《创见者智识文集》—“海笑谈”系列 —学习的能力(不停的学习是“宇宙上最伟大的力量”)

IMG_3498

导言: “海笑”除了正式工作身份外,还有很多头衔,包括专栏作家,大学兼职教授,会计学专业博士,金融法学博士后,中国注册会计师,金融分析师(CFA)等等, 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同在英伦留学时,就深感其求知欲旺盛,勤学好学,可谓学富五车。然而“海笑”在国际高中座谈会上对年轻一代却说:“无论对于个人,家 庭还是对于社会,狭隘定义里的优秀和成功,远没有做个正常人重要!”那就让我们来分享“海笑”对“做个正常人”提出的首要素养:“学习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见者智识文集》

“海笑谈”系列-学习的能力(不停的学习是“宇宙上最伟大的力量”)

我 大学本科学的是计算机应用管理,听起来是很容易找工作的专业对吧?没错,刚上大一时候,高年级同学跟我们交流经验说,大学四年不用学了。咱们专业就那些门 课程,如果将来工作用得着,临时用哪个部分,再恶补哪个部分。如果知识更新太快,学完了就过时,那不就更用不着现在学了嘛。我当时听进去了,大一第一学期 汇编语言就吃了个不及格。害得我多年以后,由公派出国申请英国的硕士时候,还要在申请书里解释为什么大学各科分数那么低。那时没有好好考试,但凭着兴趣, 把《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还是认真学下来了。这在我多年以后写复旦大学的会计与金融学博士论文时意外帮了大忙。做金融投资模型,用的是一种叫做 SAS的统计语言编程,我对它一窍不通,从头学起也来不及了。所幸凭着原来学到的结构化编程的思维方法,我自己发明了个问题导向的学习法,金融上我想解决 的问题,把它转译表达成程序上要解决的问题,到专业网站上去找这类问题的程序语言怎么写,或者请教班上本科学统计学的同学。找到了相应的程序段,每个命令 符号我不懂它的意思,再去看介绍SAS语言的入门资料。

这 个不太成功的故事给大家的第一个坏消息是,你们这一代更需要不断的学习。中国古代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好像背会了半本《论语》一辈子够用。但《论语》开 篇一句是什么大家记得吧?(这时候几位同学很快答出来)——“学而时习之”,意思是学知识并去不停地温习和践行它,就是劝大家养成一辈子学习实践的习惯。 英语有个老掉牙的谚语“活到老学到老”(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最好的榜样是股神沃伦.巴菲特。股神是中国的称呼,因为大家觉得做人太普通,都去封神。比如男神,女神,股神。好吧,这位神仙爷爷今年84 岁。他在半个世纪的投资业绩,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

然而他自己说,在这一个十年中赚到许多钱的方法,下一个十年未必管用。因此巴菲特把自己变成一部学习的机器。他的终生合作伙伴芒查理.格这样描述巴菲特:“如果你们拿着计时器来观察他,会发现他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是在看书。他把剩下的时间大部分用来跟一些非常有才干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有时候是打电话,有时候是当面。仔细观察的话,沃伦很像个学究,虽然他在世俗生活中非常成功。”

顺 便说一下什么叫做最伟大的投资业绩。从1965年至今近50年,巴菲特合伙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价值累计增长近7000倍,相当于每年比上一年增长 19.7%。也就是说如果1965年你父母的一位美国亲戚如果买了巴菲特公司的股票1万美元,说要捐给你父母将来的孩子的高中,那么今年,林校长受到的一 笔捐款应该是7000万美元。同样时间范围内,如果他没有买巴菲特的股票,而是买了美国的股票指数,比如标普500指数,一共增长了不到100倍,也就是 100万美元,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了。

所以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 ——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是利息,是年复一年的利息,简称“复利”。去年春节你投资了一百元钱,用比巴菲特稍高一点的利率,20%来计算,今年春节就是 120元,这120元继续增长,明年春节就是120元的基础上再增长20%,144元,后年变成172.8元,再过一年,只用了4年就变成207.36 元,翻了一倍。同学们的人生也是这样,你们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以为是在做加法,慢慢的增加,实际上不知不觉间做的是乘法,时间一长就会出现惊人的结果。不断的学习就是最好的投资,年复一年,就会呈现宇宙上最伟大的力量,最神奇的魔法。

1. 学习跟职业的关系

你 们将来的职业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世界上很多最好的律师,大学读的是文学。一些最好的作家,鲁迅,渡边淳一,还有现在的余华,冯唐,都是医学生或外科医 生。跟巴菲特齐名的另一位世界级投资家索罗斯学哲学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是电影演员,功夫巨星斯瓦辛格还当过加州州长。马云是英语教师,锤子手机的创始 人罗永浩是新东方的英语教师,俞敏洪在北大教过6年英语…

我乘出租车时候很喜欢听交通广播电台,听播音员口齿伶俐,风趣幽默的节目,这是个很吸引人的职业,也有较丰厚的广告收入做支撑。但是最近这个行业受到不小的冲击,原因是什么?滴滴打车,快的打车软件绑定了出租车司机,在车上不停播放乘客呼叫出租车的讯息。

所 以你现在的所学,不一定是你未来的职业。你所向往的职业要求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结构,也未必是课堂和老师安排的这个样子。咱们已经生活在一个高度不确定性的 时代,一切都可能被新科技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所颠覆。个人命运如此,公司和行业都是如此。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基业长青》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管理学畅 销书之一。讽刺的是,当时很多可以作为榜样的公司不存在了。摩托罗拉被分拆,柯达申请破产保护,诺基亚被收购。当伟大的诺基亚公司濒临破产,现任CEO约 玛·奥利拉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布同意微软收购时最后说了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说完,连同他在内的几十名诺基亚高管不禁落泪。但是现实不相信眼泪,学的慢了,转型的慢了,个人、公司和行业都可能被颠覆、被淘汰。《基业长青》的作者柯林斯在2010年又出了本书《基业长青2:基业为何不能长青》。看来正过来反过去,“大师”都能挣钱。

2. 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内容

前 面说了这世界变化快,你不得不一直学习。股神巴菲特如此,最伟大的公司如此,否则就很快被颠覆,被淘汰。那么应学习什么呢?最重要的,不是学具体某个知识 点,而是掌握和领悟学习的方法。大家肯定听过“学海无涯“这个成语,我们高中时还常常讲学海无涯苦作舟。有人反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是学海无涯乐 作舟。这都没说到点子上。学海无涯,方法作舟。《庄子·养生主》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无穷无尽,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如果没有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能力,必然要作死的。

这 里绝不是说,学习的内容,知识存量的积累不重要。没有最起码的知识的积累,妄想走捷径学到学习的方法,就像习武之人马步、站桩都不练,就想凭着悟性掌握凌 波微步这些上乘武功。人类积累了几千年的知识,浓缩成初高中教科书呈现给你们,这是无比荣耀的传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编写过经久不衰的《经济 学原理》教科书,他在序言里说,很羡慕第一次翻开经济学教材的新生们,那种走进新世界的欣喜,回忆起来历历在目。 你们每天走进的都是一个个新奇的数学、物理、化学、文学的世界。为了让大家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采取了上课,练习题,考试的方式,这样的做法肯定把兴趣的 含量大打折扣。但这个代价又不得不付出。你要练出六块人鱼线腹肌,就得大量有纪律的,规律的训练,忍受腹部燃脂的酸痛,你要让和谐的钢琴曲从指间流淌而 出,就得忍受长时间乏味的练习曲。《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小时候困在汪洋大海上几个月,金毛狮王谢逊强迫他背诵了大量武功秘籍,为后来独步天下打下深厚的 基本功。这个阶段谁也跳不过去,经过反复练习,学习方法就可以悟出来,有的同学是渐悟,有的同学是顿悟。

不管怎么悟,都是一个反复训练持之以恒的过程。现在互联网创业很火,这个圈子里有个盛传的法则,叫做一万小时定律。说的是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在他选的那个领域都能大有成就。如 果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周工作5天,那么是5年。如果某项爱好每周练习20小时,大概每天3小时,10年就能可能成为专业一流选手。人类神经学和社会心理 学领域的实验研究支持这个论断,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最诱人是,用不着头悬梁,锥刺股,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就可以了。有副毛泽东很赞赏的明朝时期的对联,“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没过一日曝十日寒。”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2014年 世界杯德国对8:1战胜巴西,有人写了个新龟兔赛跑的故事。说的是1998年巴西球星罗纳尔多已经名动天下的时候,一名20岁的德国粉刷匠克洛泽,因参加 一个地方足球业余队的选拔落选,在屋顶一边大口呼吸新鲜空气,一边大把大把的掉泪。但这老兄十几年如一日练习,从业余队踢到专业队,从地方队踢到国家队, 在2014年世界杯上以36岁的高龄担任德国队队长。此刻昔日童星罗纳尔多,只有大腹便便的坐在解说席上黯然伤神了。其实罗纳尔多尚属坚守敬业的,其他诸 星早已沉沦,化作一颗颗自燃的流星。

年 轻的天才不是练习时间短,是他们开始练习的年龄早。早年成名的人,例如比尔·盖茨13岁时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电脑终端机,开始学习计算机编 程,7年后他创建微软公司时,他已经连续练习了7年的程序设计。远远超过了同一时代的人对计算机软件的理解。他大一时候辍学经商,背后是他的计算机学龄已 经超过1万小时。

3. 寻找自己的天分

我 们高中时候还有一句话,爱迪生的,“天才是99%的汗水和1%的灵感”。这是激励大家努力学习的。爱迪生没有告诉你,或者他说了,但教科书把后面这句给删 除了,付出了99%的汗水,如果没有1%的灵感,还是不灵。就像煤气罐充了99%,但打火装置,就是那1%,这个火花不启动,一满罐天然气都没有用。所以 大家一定要找到自己容易打出火花的那个兴奋点。可是反过来,不能说积累那99%的过程就不重要了,也许只有在99%的汗水的过程中,才能找到1%的灵感。 就像寻宝,你自己最天才的,最独一无二的那个优秀的基因密码,你的爸爸妈妈,你老师和你自己都不知道它是什么,它藏在哪里。这就需要坚持和耐心。

苹 果手机的创造人乔布斯2005年有一个著名演讲。说他大学里花光了养父母所有的积蓄,也没有找到有兴趣的方向。在休学期间,他意外选修了一门书法字体的课 程,一下子就被那些优美的线条,创意的字体所吸引了。他自己的话说,“那是一种科学永远不能捕捉到的,美丽的,真实的艺术精妙,我深深地陶醉其中。”这只 是一个偶然的爱好发现,并没有什么用处。但如果乔布斯同学挂念着明天的作业,后天的考试,后年的升学,很自律让这个一念之间的,没用的兴趣火花随之熄灭, 那么十年之后第一台Macintosh电脑,就缺少了各种可供选择的漂亮的字体。微软公司把这些字体照搬照抄到了Word文档里,我们现在电脑上打字,还 在享用着乔布斯选修课时候的灵感。

当 有一个东西让你感兴趣,一定充满自信的爱护和选择它。说不定跟未来你的命运,你的价值,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如果还没有找到那个火花,不要着急。也不要害怕 失败和挫折感。有一个女生,大学毕业七年后,一无是处,她结束了一段短暂的婚姻,失去了工作,独自一人扶养孩子。父母为她焦虑,她为自己忧心。唯一的长处 是善于给孩子编故事听,于是写成小说去投稿,十二次被出版商拒绝。这个人是J.K.罗琳,《哈利波特》的作者。

《创见》是由黛正(DZ)发起,由创见者(C-sighter)一起主笔的原创读书与生活笔记。让我们一起分享彼此认知世界,传承思想,创见未来的历程与感受,让每个人平等地成为自我生活的思想家!

 

《创见 (C-sight)》中所有文章(自然包括本文)均为笔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经允许的改编请绕行!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