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作为本次《创见》年会的主线 —“少有人走的路”之<创见者真人秀>,我们邀请了10位平凡而独特的“创见者”与大家一起思考和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1. 做少数派的事业与生活经历,与其中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
2. 过去与目前的工作生活中,如何把“个人价值观人生意义”与“自己的事业创业工作生活”比较完美的结合起来?
3. 关于“独立人格”的认知与思考,对其他“创见者”的建议与分享?
1.8-1.12日期间,我们将每晚首先播放第一到第五集,内容如下:
1.塞亚人:创业路上绝不孤单的“少数派”
2.悟空: 读书与自我实现中“独孤求败”
3.夏天: 我在公益世界的“平凡之路”
4.叶子: 人在职场也要聆听内心的悸动
5.乐欢: 教英语与教声乐之“欢乐”同理
1.13日我们会向您揭秘将来到1.18日下午<上海公益新天地>现场分享这三个问题答案的另外5位创见者!
如果您对这些创见者的故事或本人感兴趣,或者您对这三个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见解想与我们分享和交流,请发送邮件至csight@126.com, 或者直接报名参加1月18日在公益新天地举办的《创见》年会,您可以在现场与他们面对面交流。
赛亚人“少有人走的路”心得摘录:
– 当初选择创业的时候实际上是顶着很大的压力的,父母希望我能去考公务员,因为这是大家眼中光鲜的工作和铁饭碗。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我所了解的公务员既不像大家想得那么好,也并非是我喜欢的一项事业,从长远来看,也绝非是一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因此,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并且有远景的事业才是我考虑未来的出发点。
– 当你觉得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成了"少数派",那只是相对你有限的认知而言。实际上,"少数派"的力量远比你想象的要强大。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随波逐流,而选择坚持梦想。当我开始创业,并参加一些创业的活动和组织之后,我发现这个群体实在很强大并且有太多优秀的人加入其中,所以你既不是少数派也绝不孤单。
《创见》是一项公益倡导计划,倡导“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灵魂,奔放的思想”;是一份由创见者(C-sighter)一起主笔的原创读书与生活笔记;一个思想交流,智慧共创的平台;一起交换视野,智能与信任的正能量场!《创见》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创见者,一起分享彼此认知世界,传承思想,创见未来的历程与感受,让每个人平等地成为自我生活的思想家!
想了解更多本次线上线下<年度同学慧> 主题“少有人走的路”的思考,请微信回复1004,阅读《我们为什么需要创见?》
———————————————————
<创见者真人秀>第一集
赛亚人-创业路上绝不孤单的“少数派”
赛亚人简介:一个希望能将人生活得饱满而丰厚的人。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设计系。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主要提供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产品的UI设计服务。
1、"与众不同"的我,做“少数派”的事业与生活经历?
我在比较小的时候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思维方式:即做决定只看事情本身的好坏,而不去在意一些大众或世俗的看法。因此,我对于我所做的事情或选择通常是不太在乎别人如何评论的。这样做并非要刻意去塑造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而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独立思考和判断的人。
当初选择创业的时候实际上是顶着很大的压力的,父母希望我能去考公务员,因为这是大家眼中光鲜的工作和铁饭碗。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我所了解的公务员既不像大家想得那么好,也并非是我喜欢的一项事业,从长远来看,也绝非是一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因此,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并且有远景的事业才是我考虑未来的出发点。
创业初期,由于缺少商业经验,遇到过不少挫折,公司发展得也比较缓慢。看到周围同学们一个个发展的不错,也一度有些失落。但我始终看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UI设计的需求,在持续数年的积累和坚持后,在互联网大发展的浪潮中也迎来UI设计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机。
同时,我也很快发现,当你觉得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成了"少数派",那只是相对你有限的认知而言。实际上,"少数派"的力量远比你想象的要强大。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随波逐流,而选择坚持梦想。当我开始创业,并参加一些创业的活动和组织之后,我发现这个群体实在很强大并且有太多优秀的人加入其中,所以你既不是少数派也绝不孤单。
2、"个人价值观人生意义"与"自己的事业创业工作生活"如何结合?
如果要谈人生意义的话,简而言之,我将人生看作是一场体验和经历的过程,而非结果。因此,人生的意义在于丰富自身的体验与经历。于是,我尽量避免总是去做一成不变的事情,尽量避免把自己的眼光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尽量多地去接触自己未知的领域和世界。
当我以这样的方式面对人生的时候,我的关注点就不再是看谁赚得多,谁的房子住得大,或者谁的工作更加轻松悠闲。因为这些都不及丰富的人生经历来得宝贵。当你面对挫折与困难时也绝不会抱怨命运的不公,因为这些都让你的人生变得饱满与丰厚。
当然,既然选择创业,每天都要面对很多身不由己的事情,被各种事务缠身。这个时候,尤其要能够从每一件事情当中找到丰富过程和成长的意义,最终成为一个拥有众多精神财富的人。
3、对独立人格的思考,与其他创见者的建议与分享?
我多年前参加一个远房长辈的葬礼,感悟到一个人的离去,对这个社会和周围人的影响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重大,除了留给亲人的悲伤和回忆,周围的大多数人还是继续原来的平淡生活。那些生前纠结着的关于面子、人情等等问题,此刻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人生唯一不会落空的等待是一定会归于寂静。于是,这短暂的一生,如果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不能将过程进行得多彩,而活在世俗的眼光里,将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
因此,一个人能否形成独立的价值观和人格,能否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对于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而中国的社会往往强调从众心理,去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去按照大家普通认同的方式去生活,便觉得是一件具有安全感的事情。而这样很可能最终会让你对人生过得平淡无奇且碌碌无为。
创见响应:非常感谢申请参与《年会》的创见者积极回答两个参会问题,这里摘录几条如下,以响应赛亚人的分享,预热所有参与“年度同学慧”的创见者内心的探讨,或许你能分享更有意思的应答?
问题:你觉得自己拥有“独立的人格”吗?为啥?
回答1:“没有。关于那5个问题,1,2题的答案都是没有,爱好有很多,但是没有一样真正的作为事业来做,非常没有安全感,现在的情况也是钱不够能力不够,主要是内心不够强大。本质上比较理想主义,觉得自己是没有爱和理想就无法百分百投入的人,不太擅长情绪管理。要说的话就是好奇心和求知欲强,但是往往容易三分钟热情。觉得自己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是因为不擅长独立做决定,总会担心是不是“对的……”
回答2:“我觉得是!从小特立独行,怪才是多数人给到我的评价,而我自己也是,追求真理!并且不惜代价!”
回答3:“我对独立人格的存在是不确定的。就像音乐不甘流行有了摇滚,而摇滚乐又分岔出IndieRock,所谓独立的产物总是相对而言。诗意的存在,比诗本身更重要。我更愿意说,我是独立人格的追求者,并向往着独立精神。”
问题:你最期望通过这个创见分享会收获的是什么?
回答1:感觉自己现在还是挺迷茫的,虽然有喜欢的事情,但是总会纠结”能不能做“”是否合适”“有没有前途”这种问题。自己也明白瞻前顾后不好,就是找不到方法去解决……感觉自己现在眼界还是蛮窄的,希望能通过这个分享找到些启发吧
如何平衡工作和兴趣,如何对待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如何主导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随波逐流而且还流不成功……反正问题还蛮多的,想多了就会有点消沉呢
回答2:结识一群有思想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会非常开心~
回答3:对于一个下午来说,认真做好倾听者,也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
另:线下版1.18日<创见年度同学慧>报名参会非常积极,按目前已审核确认数量已接近满额,但我们调整了原参会设计,另外加了10个名额,有需要的请加快申请,感谢大家支持!
————————精灵分割线———————
《创见》年会通告:1月18日下午1:30-5:30在魔都的“公益新天地”将迎来“年度创见同学慧”,并以“少有人走的路”为主题,实现创见者之间关于“独立的人格”的线下分享与探讨。接下来的两三周里,你在《创见》会读到更多的人生故事,会有10位平凡而独特的“创见者”通过线上与线下两种方式与你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1. 做少数派的事业与生活经历,与其中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
2. 过去与目前的工作生活中,如何去把“个人价值观人生意义”与“自己的事业创业工作生活”比较完美的结合起来?
3. 关于“独立人格”的认知与思考,对其他“创见者”的建议与分享?
本次《创见》年会完全实行邀请制(RSVP)。所谓“非诚勿扰”,鉴于整体线下活动的互动性要求与局限,只能从所有申请者中挑选出几十位最迫切希望参与线下版“对话”的同道共识这次先来与会,未申请到及其他创见者,都可以参看所有线上同步分享,也可以之后参与每月“创见同学慧”的其他主题活动。凡最终受邀现场参与者,须全程参会,谢绝打酱油!
参会申请:请点击微信左下角-阅读原文,填写参会申请报名;
2个申请参会问题如下:
1)你觉得自己拥有“独立的人格”吗?为啥?
2)你最期望通过这个创见分享会收获的是什么?
收到申请后,会统一通过csight@126.com确认,并最迟于1月13日之前最终邮件确认是否“线下版活动”申请参会成功。
第一次线下年会,总有各类不周到,请《创见》同仁同道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