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都,你知道还有另一个“新天地”吗?–“普育”之传承,公益之多态

IMG_3500

 

上海黄浦区太仓路上的新天地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早已闻名遐迩,而位于上海普育西路105号的公益新天地正在悄然崛起成为上海“另一个新天地”。鉴于《创见》年度同学慧,本周日即将在这个公益新天地举办,我们不得不来扒一扒这个新天地的历史,并为这里多元的公益生态做一下广告。

今天,当我们出入在5A写字楼,端着咖啡,念着洋文,与外国老板讨论全球金融与市场,回味着太仓路上新天地里混搭的鸡尾酒与爵士乐时,你或许不曾想到在你热爱的魔都,同在黄浦区的普育西路上,一所孤儿院改建的另一个“新天地”正在韬光养晦,继续传承她的“普育”光华!

有两个方面,我感觉非常有必要给喜欢“太仓路”版新天地风格的有情调有情怀的俊男倩女们也普及一下:一是明清以来的公益历史传承,二是公益本身之多元生态。

1. “普育”之传承

新普育堂的前身是清末建立的普育堂。清末太平天国被镇压后,苏南浙北逃难和谋生的难民大量涌入上海,给上海的社会治安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治六年,新上任的上海道应宝时即利用善堂来处理难民潮问题。他从上海道库中拨出银两若干,委托地方绅商组建善堂,取魏文帝《车渠赋》中“惟二仪之普育,何万物之殊形”之 义,取名“普育堂”。堂址设在上海城内陶沙场(今文庙附近)。普育堂采用了近代的董事制度,董事为民间绅商, 主要是收容无家可归而又无力自谋生路的幼童和体弱老人。1912年,上海慈善团经过商议,决定另觅土地建立新普育堂。在上海市政当局的支持下,陆伯鸿在陆 家浜同仁辅元堂之普安亭义地,兴建了5排二层楼的房屋,取名“新普育堂” 成为教养兼施的新型慈善组织。当时上海城的城墙刚拆掉,造新普育堂用的就是这些拆下来的城砖。

民国时期,上海的慈善家层出不穷,慈善机构之多居全国之首,最多时达100多个。留养类慈善团体主要有南市的新普育堂和普益习艺所、闸北惠儿院,江湾的妇孺救济会和法租界的济良所,其中规模最大、留养人数最多的是新普育堂。民国以后,长期受传统文化熏染的上海绅商阶层,其传统的仁义道德思想没有随政权更替、政治演变而改变,继续积极从事慈善事业。

然而,这份公益慈善的传承并没有中断,20世纪初远东最大的留养类慈善机构“新普育堂”于1956-2001年期间成为上海第一儿童福利院,而如今其旧址上正建立起一个继续绽放“普育”精神的“公益新天地”。 整体园区完好保留了上海老城厢中西结合红砖建筑群,利用了清朝遗留的老城砖墙(咸丰五年),合作发起与经营方上海市民政局,上海社会福利发展(集团)有限 公司与上海恩派社会创新发展中心(NPI),一致希望能在上海打造一个公益新地标,建立一个结合政府、社会各界、企业、公益组织和团体,以及公众共同参与 的公益文化平台。

2. 公益之“多态”

在咖啡馆和音乐会里待多了,脑子里想象到“公益机构”几个字,你联想到的是哪些组织呢?弱势儿童与残障人士救助,拿着有个红十字箱子的学生们拉你去捐钱,还是……?

所以,我想通过列举部分已经入驻“公益新天地”的各类机构在做的事情,让大家了解“公益”其实涉及很多领域,很多方面,不仅仅是消除贫困,救助弱势,更是让每个生命平等互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首先,你听听几个机构的品牌名字:“巴黎咖啡”,“老小孩”,“禾邻社”,“粉墨轩”“小笼包”,“知了”,“醒来”,WABC ……., 本身就够有意思,有情调吧!这个公益新天地,哪里输过太仓路那个?

巴黎咖啡:新天地门口“最情调”

由于这里将咖啡馆与办公室整合,提供符合商务的开放空间,所以成为热爱社会创新的创客们交流思想火花的聚集地。同时,咖啡馆将专业咖啡技术,营运技巧,客服知识等技能传达给弱势群体并聘用他们。

老小孩:延续老小孩青春的“梦工厂”

老 小孩是一个凝聚近10万人的老人网络社区,通过“虚拟社区平台家园体验”、“老年人梦想和项目展示”、“为您服务联盟产品和服务试用”等为公众提供丰富多 彩的主题性   互动内容。老小孩好声音志愿者团队、老小孩梦工厂、老小孩艺术工作室将利用网络录制传播更多老人自己的科技助老的故事剧,向更多社区老年人展现活力生活理 念,同时还将研发10-20门适合老年人学习的2小时公益课程,培训老人更多科技实用项技能。

醒来- 认识死亡,了解生命

“醒 来生命体验馆项目”(www.xinglai.org)以心理学架构为基础,依托高科技手段,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帮助人们认识死亡、了解生命,拓宽生命 视野格局。最终实现打造国内生命教育体系中最具有实践意义的社会组织,不断推进围绕生命的教育体系、学术交流、产品服务、技术研发工作。可关注其微信号-醒来,阅读生命与死亡样本故事。

知了 – 特殊艺术文化的传播者

上海知了公益文化传播中心成立目的是建立一个残疾人人才库,打造一支有相当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团队,铺设一条残疾人人才进入、提高、输出的通道。发展以残疾人为主的特殊艺术的文化传播。目前正在做残疾人网络平台,以及残疾人话务员培训—永不消逝的电波,使残疾人与社会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WABC – 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梵高

WABC无障碍艺途通过建立社区站点工作室的形式,在现在的社区阳光之家开设艺术潜能开发课程,给喜爱绘画、音乐、陶艺等艺术创作形式的残障学员一个展示自我艺术才能的机会。 同时,我们通过专题展览、销售衍生品等方式,让大众了解和认可特殊群体惊人的艺术创作力,实现残障人士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同步提升。比如,“寻找中国 的梵高”项目让家庭乃至社会去了解、接纳脑部残疾儿童。在社区开设美术课程和活动为平台,在学员进行绘画及团体互动的同时,以他们的绘画作品为起始点,由 设计师志愿者进行再设计,生产和销售贴近百姓生活的相关衍生品,来解决一部分的资金问题。同时,也承接相关企业订单,给企业提供一个崭新的实现社会责任的 渠道。

粉墨轩 – 弘扬中华“非遗”与国粹

粉墨轩致力于保护、传承、发扬中化非遗国粹,并将创建中华非物质文化公益平台作为终身事业,在公益新天地围绕以下3点方向开展活动:保护中华非遗项目,整合建立中华非遗支持和交流平台;传授弱势群体相关非遗技能,提供更多就业发展机会;促进跨界合作交流,帮助园区形成公益产业链。

小笼包- 让听障设计师为“梦想发声”

“1+1项目”、 “design and sign”和“为梦想发声” “心距离、新和谐”等项目是小笼包的核心项目。“1+1项目”通过与多领域跨界合作,提供聋人与主流社会匹配的实训环境,帮助其获得就业。“design and sign”,雇佣听障设计师和健听设计师,协同完成企业CSR报告、年报、企业内刊等平面排版设计。“为梦想发声”,联合企业、高校、基金会、媒体和公众力量共同为聋人举办主题联展、沙龙、工作坊、论坛等。

禾邻社- 用植物地图连接我们与自然之美

主要通过全民植物地图计划,自然艺术教育和手艺社区等项目来重新建立人,自然和本土文化之间的联系。全民植物地图计划:鼓励和组织社区居民制作本地植物地图,增强社区凝聚力、恢复公共空间的活力。自然艺术教育:通过绘本阅读、多媒体讲座的互动体验、家长教师培训等方式,使童能够发现万物之美、感恩自然、了解传统、建立基于审美能力的自信;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对儿童进行审美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和培训,使成年人成为儿童学习成长的引导者和陪伴者。手艺社区:以上海娄塘古镇为起点,关注城镇化及工业化影响下的城郊边缘历史社区的建设发展与更新问题,渐进式的培育市民精神,涵养社区自身的文化意识及根源。

当然,入驻公益新天地的公益机构还有很多很多,微信篇幅局限无法一一罗列,还是请你来别样的新天地坐坐逛逛,自己探索吧!最后奉上地图,尤其来参加《创见》年会的创见者,不要在1911的牌坊下迷路哦,期待我们周日美好的“遇见”……

地铁与自驾车来访路线:

普育西路105号(近地铁8,9号线陆家浜路站)。停车需从普育东路靠近大统路入口进入,建议地铁环保出行。

公益新天地园区内探索路线

了解公益新天地各类活动与组织,还可事先浏览官网: http://www.gyxtd.org.cn(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注:文中各类关于普育堂与公益新天地介绍,均汇编自相关网络博文及公益新天地提供的资料,属汇编文本,仅用于介绍此次《创见》甄选公益新天地作为<年度同学慧>地点的缘由,并非《创见》原创类文字。

————————精灵分割线———————

《创见》年会:本次《创见》年会的主线 “少有人走的路”之<创见者真人秀–拾集>,邀请了10位平凡而独特的“创见者”与大家一起探讨“少数派经历”,“人生意义与事业生活结合的智慧”,以及“独立人格”的思考。创见者的年龄与生活背景各异,关注分享的视角各有特点。

目前年会报名已经全部截止并审核确认。但无法到场的创见者不用担心,1月19-1月23日期间会议现场的5位嘉宾<真人秀>故事线上版本也会陆续播放,并附上年会现场一些针对性的讨论互动整理,让大家未到会场也能体验“同学”交慧的乐趣!

十位平凡而独特的“创见者”在《创见》年会期间,正与大家一起思考和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1. 做少数派的事业与生活经历,与其中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

2. 过去与目前的工作生活中,如何把“个人价值观人生意义”与“自己的事业创业工作生活”比较完美的结合起来?

3. 关于“独立人格”的认知与思考,对其他“创见者”的建议与分享?

1.8-1.12,我们已经播放第一到第五集,内容如下:

1.塞亚人:创业路上绝不孤单的“少数派”

2.悟空:  读书与自我实现中“独孤求败”

3.夏天: 我在公益世界的“平凡之路”

4.叶子: 人在职场也要聆听内心的“悸动”

5.乐欢: 教英语与教合唱之“欢乐”同理

(微信回复“真人秀”看已经播放的故事)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