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正导言:提 到暖风是心理咨询专家,参会的创见者都特别好奇,想问他的问题也很多,尤其是关于如何“觉醒”的部分;而知道暖风在专注投身心理咨询咨询行业之前还是个成 功的房地产中介行业创业者,大家就更好奇了。暖风自己本身的经历与转折,最终再次转行的冒险与幸福感的收获,或许就能解释自我“存在感”探索与觉醒的旅程 之可能性与必要性。
《创 见》年会线下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年会的后半程还在继续。线下活动的分享,讨论,对话,其实给了我们更多的参考,让我们把对生活的思考与探索,继续深入下 去,扩展开来。1.19-1.23日期间,将继续播放第6到第10集<真人秀>,并附上整理的线下版年会参与者对“主人公”的各类共鸣与想说 的话。
线下参会创见者对暖风“少有人走的路”之“最共鸣”:
– 寻找自身的存在感,觉醒?!觉查?!/自我觉察与认识非常充分,人生目标定位明确,很棒!
– 拥有独立的人格,有一个前提应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样可以“简化”周遭的环境,更有力量。
– 人格是觉醒的部分,因为缺少存在感,所以要寻找存在感/为了“存在”,所以“追求”!
– 什么样的特质就会吸引什么样的同行
– 不适应那个组织,不是自己不好,而是不合适
– 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长项,找到自己被社会的需求
– 积极推广心理学,使更多的人减少与避免心理问题
———————————————————
<创见者真人秀>第八集
暖风-从“奇葩”房产中介老板到心理咨询专家
暖风简介:影 像工程创业,平面设计出身,大学毕业两年内,因为性格太过单纯和理想化,不能适应职场的规则,多次被淘汰出局,于是断然抹掉所学专业,毅然决定投身销售行 业。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凭本事挣钱,不用面对职场的勾心斗角就行。02年进入房地产中介入行,05年自己创业,陆续开了8家分店,员工上百,获 得了人生第一桶金,10年学习再造,转身心理咨询界,开始各种学习成长,12年正式结束之前的事业,投身心理咨询行业。
1、"与众不同"的我,做“少数派”的事业与生活经历?
房产中介是一个在很多人眼里,感觉非常低下的行业,行业内乱象繁多,而我偏偏喊出了个“力塑中介新好形象”的口号。在片区,我们的企业文化,员工素质和形象与行业内其它公司截然不同,几乎就是一个另类的中介公司。
我 们有完善的客户回访系统,在客户买房卖房周年日,生日等时刻都会送上我们的祝福。那时心中单纯的理想,就是能做到像万科的王石那样的坚持不送礼的骨气,看 很多王石的书,学习苏州德胜洋楼的德胜员工手册,将基层员工当作是公司的主人,信任他们,虽然文化素质不高,但一样可以做到自主化的管理自己。公司上下把“坦诚是最大的智慧”作为大家的沟通基础,公司注重每个员工的真实互助与成长,我自己个性中的一些东西,淋漓尽致地折射在了公司的每个角落,每个员工的心中。
在 整个公司,我们几乎没有其它公司员工普遍存在的业务员之间因抢单而出现的恶性竞争,员工做私单等恶劣现象。很多外地同行业的公司看了我放在优酷上的内部培 训视频,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过来学习考察,想要加盟我们,但自己当时觉得没那个能力在人家加盟后帮到他们,所以就主动拒绝了很多加盟的申请,放弃了一块 很好的业务和发展机会。公司结束多年后,很多外地的员工回老家了,依然会经常联络,有几个女生回家谈了朋友准备结婚了,都会想着带老公到上海来看看我,感 觉这里就是她们的娘家,内心感觉非常幸福和感动。
回想起来,虽然知道自己价值观中的那份感性和对现实生活的理想化部分,对于真正更好地管理好一家公司来说,是有些太过了的,但那个就是当年的自己,最真实的,意气风发,谁与争锋的自己,无怨无悔。
2、"个人价值观人生意义"与"自己的事业创业工作生活"如何结合?
选择放弃传统行业,进入目前依然还算是新兴的心理咨询行业,应该就算是一份追逐梦想与寻找人生的意义的冒险之旅吧。现在正在很努力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收入大不如从前,但内心的成就感、幸福感与自我满足感却远超从前。
也正因为对于人生和自我的探寻,可以让我有机会在婚姻家庭和教育孩子的点上,更好地做好一个丈夫和爸爸的角色,人生因此而真正有机会去创造一个平衡。以前每天都陷在事业中,无暇思考自己的人生究竟为何而活着,是家里人眼里标准的三好男人,但我自己却从来看不见自己;现在的我,不光是为了家庭而活,也更多地是为了自己而活。
3、对独立人格的思考,与其他创见者的建议与分享?
我认为人格是一种我们在后天的成长中,在我们的无意识中,不自觉形成的一种防卫和面具,我们自己本身并不等于我们的人格,真实的自我和我们的人格并不是一回事。每个人在生活中,对于存在感的追求的那种力量维持了这二者之间的平衡,并且让我们透过这样的平衡的过程,展现出了真实自我的很多广阔的特质。就如生活中,不同人格特质的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追逐着存在感,有人通过不断地帮助他人,有人通过不断地追求成功,有人通过感受内在的悲伤,有人通过对知识的不断探求等等。
人 格,让我们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自发性地一次次陷入同样的问题,大多数人一生都“不自知”地在人格枷锁中不能自拔,这也正是我们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叫 强迫性重复。而一旦我们增强了自我意识,直接去感受我们的人格机制,那么它就不会像以前一样自发地运作,去影响我们的生活了。所以,我认为“独立的人格”其实指的是对人格的自我认知,独立的自我意识,人格获得不断健全与整合的过程。我们应该学会放手,学会放松,变得更加清醒,获得更强的存在感。
但存在感本身不能永远自发地被保持,没有任何的公式或技术能让我们自发地一直存在于当下,因为这种技术,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这就像是在睡觉的时候保持清醒一样,我们不需要强迫自己,不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也不需要用意志力来改变自己。真正持久的解决之道就是用不断增强的自我意识来找回自我,从一个更高更广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人格,这样,旧的习惯和模式就会慢慢消失,如同奇迹一般,当我们能够体验到一定深度,陈旧的、自我防御的人格结构就会慢慢解体了。当我们身体释放出本来就有的巨大能量,那时,我们能做的事情可能会让我们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
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我非常认同创见提出的关于独立人格的概念,我们只有不断的发现自己,面对我们的人格部分,我们才能不被其诱惑,才能获得灵魂的自由。
————————精灵分割线———————
《创见》年会:本次《创见》年会的主线 “少有人走的路”之<创见者真人秀–拾集>,邀请了10位平凡而独特的“创见者”与大家一起探讨“少数派经历”,“人生意义与事业生活结合的智慧”,以及“独立人格”的思考。创见者的年龄与生活背景各异,关注分享的视角各有特点。
十位平凡而独特的“创见者”在《创见》年会期间,正与大家一起思考和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1. 做少数派的事业与生活经历,与其中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
2. 过去与目前的工作生活中,如何把“个人价值观人生意义”与“自己的事业创业工作生活”比较完美的结合起来?
3. 关于“独立人格”的认知与思考,对其他“创见者”的建议与分享?
1.8-1.20日,我们已经播放第一到第七集,内容如下:
801 塞亚人:创业路上绝不孤单的“少数派”
802 悟空: 读书与自我实现中“独孤求败”
803 夏天: 我在公益世界的“平凡之路”
804 叶子: 人在职场也要聆听内心的“悸动”
805 乐欢: 教英语与教合唱之“欢乐”同理
806 老小孩:“大爱”15年只为老人建“梦工厂”
807 少年Pi: 为研究理想中国勇敢做“第三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