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菡萏,缘于《创见年会》而走入自己的“创见”之旅。这朵含苞欲放的莲花,在整个会议筹备过程中经历了 “心塞”、“放下”到“认可”、“共鸣”的心路历程,而这段心灵与思考的旅程记录也正好解密了创见年会的整个筹备过程与幕后花絮。很喜欢菡萏的最后吟赋的这段<能融上师>:“一个真正有信仰在修行的人;会安心做自己的事,不再为别人的看法而分心,因为‘人生苦短’,只能以感恩心领受来自身边的一切有缘人的恩惠,再以恩典传递出去。”
“少有人走的路”之年度同学慧的”思考发散与交汇”由此铺陈完毕,而其中的咀嚼与回味将与我们对生活的思考继续绵延。羊年春节后,我们将组织一次对整个线上线下年会中各类心得的总结慧,来梳理上一个冬末的收获,开启另一个新的“春来”。如果哪位参与年会的创见者想与筹备组、嘉宾、志愿者们一起花上半天时间梳理总结,请与我微信联系。
一曲“菡萏吟”,让这个年度同学慧余音袅袅,就请让我们一起来品味……
创 见年会筹备小组的第一次会议,黛正早早的召集了小范围志愿者小组,约好晚上6点在公益新天地附近的小饭馆碰头。恰巧那天是冬至,也是一个周一,打工者最无 爱的“忙日”,会议、活动上新、问题排查、各种沟通、各种报告、各种工作部署… 无一例外的,我又迟到了。即便提前已经计划好,但关键时刻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紧急事情胁迫的,包括打不到车的种种原因,我又迟到了。( P.S. 作为一个做互联网营销和社会化媒体多年的电商广告狗来说,迟到不放鸽子已经是很好的表现了 - 身边的闺蜜亲朋好友们,特别借此机会表示一下歉意。)
终 于在8点多钟跳下出租车,抱着领任务的工作状态奔向了小饭馆,屁股还没坐定,刚跟第一次见面的钢铁侠、少年Pi和悟空打了招呼,就被黛正直截了当的问了 句:“来,说说你觉得创见所倡导的是什么?你觉得你有独立的人格吗?”那是我第一次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可能你们最近已经听到了无数次的关键字提及,但是我 和你们一样,几年来甚至是十多年来我都没有再想过这样有思想高度的问题,每天讨论最多的都是如何提升ROI、如何完成KPI、如何做好marketing plan、如何做campaign、如何有创意做一个WOW、如何招人留人… 独立的人格?仿佛有一朝回到高校的感觉。
“… 什么是独立的人格”我愣了一下,然后继续以保守谨慎的研究者一定要问一下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的态度反问回去,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式的让脑子暖热起来思考问题 的典型回应方式。钱多投来同情的眼光,一边吃着凉了一半的菜一边说“我刚才也被问过了,你说吧”。“来,悟空你来解释一下”黛正又以学者引导性的惯性手法 把问题交给了另一个人。悟空接下翎子,解释道:“独立的人格,简单说就是你有没有遵从自己的想法,不受别人的左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你觉得你现在做的 是你喜欢的事情么?为什么你觉得做喜欢做的事情赚不了钱呢?”接下来的1个小时里,我开始一边辩解,一边接受刚认识5分钟的悟空同学的“攻击”,然后我再 自我剖析式的反击回去,每一次挖掘到更深处都像是给自己插了无数的冰刀。每个人说的每个字都如同打字机一样录入进了脑子里。
我 想我是有独立人格的,因为人生道路上的几个关键性选择都是自己做的,最后到底换不换工作,到底走哪条路,可能会有哪位贵人推了我一把,但每次的决定都还是 自己想好再定的,而且非常明白有取必有舍,做了一个选择更需要为此承担更多。外界的因素会影响我的情绪,但是从不会干扰我的选择。既然我有独立的人格,为 什么我还有诸多不满?为什么我用来自我辩解的语句都是以怪别人开始的?那顿饭对我来说,吃的不太好,本来是要领任务的,但最后吃的是开席2小时后的排骨 汤,后来再怎么回炉热,喝到肚子里还是冷。当晚回到家就觉得心塞,脑子停不下来的节奏,夜不能寐。
工 作十一个年头有多,前面9年的快速成长期是以对新兴领域的热忱和冲劲换来的。而我一路走来也似乎是充满了各种贵人和运气: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社会化媒 体口碑研究和互动营销),遇到了几位不错的老板,受到高标准严要求的训练,参与了产品从开发成形到业务拓展和客户服务的完整过程,尝试了在学习型组织里担 任潜力新员工的职场导师的角色(CIC Shine),接受了系统性的哈佛管理课程培训(GroupM),然后在工作十年后又迈入了时下也算最潮的奢侈品电商领域。每一次跳槽都是为了扩充自己工 作范围、提升眼界和实践,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是为了努力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
几 乎每一年我都有过一次职业生涯的迷茫期,因为各种外在的原因,纠结着想要不要放弃。事实其实就是,90%的念头都只是念头而已。接着被各种人家递过来的棒 棒糖和胡萝卜安抚,想想或许可以再坚持一下?然后和朋友们聊天、喝酒、吃饭、旅行、逃避。直到再被大棒打,再被安抚掉,再被打再被安抚的循环,周而复始。 直到有一天挨过大棒以后,没有人再递来棒棒糖了,有点失落。
其实这就是打工的生活,不论你是基层员工还是高级白领,都是打工的。如果你的职业目标与公司的发展目标不一致,如果你的价值观和公司掌舵人的价值观不契合,不要责怪人家为什么不懂你不迎合你不支持你的工作,也不要指望别人来替你做选择,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适合就是不适合。
当我始终下不了决心,还在算自己银行帐户里的数字还够交几个月贷款过几个月生活的时候,黛正在群里抛来了几个问题:
2. 你做过少数派嘛?比如某个时候,100个人99个朝左,右边没有路,你却去右边开路了…
3. 你有真正的爱好嘛?比如为了做这个花几万个小时,没钱贴钱也干,干一辈子也乐此不疲。
4. 你现在内心有恐惧嘛?为什么而感到恐惧?比如没有安全感,钱不够有保障,能力不够,必须别人的认可……
我认真思考了一下,2天后的圣诞节,公司圣诞派对之后,我向老板交了辞职信。
一周后的跨年夜,我在崭新的笔记本扉页上写下了新年愿望:放下。

C- Sight年会在黛正、叶子和悟空的积极准备中热火朝天的进行着,因为钢铁侠、钱多和我还有工作在身,更多时候就是等着被分配任务的角色。大家正是凭着对 这样一件能让更多人重新思考起来、重新深度阅读起来、重新拿起笔来的事情充满了热情,每一次准备会议都能聊到饭店关门。(好吧,我要补充一下,为什么会老 是意犹未尽地聊到那么晚?因为大多数时间我们都是像在大家经历的年会当天那样在思想碰撞,并没有在分配工作!这点让我这个A型血强迫症人有点抓狂。不过经 历的整个过程是极其美好的。)
就这样,本次《创见》年会随着1月7日创建人黛正的一篇发刊词《为什么我们需要“创见”?-因为我们的“怕”与“恨”,更因为“爱”》正式开启。更让志愿者小组受到鼓舞的是,《创见》年会活动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和认可:
年会主题 “少有人走的路”之<创见者真人秀–拾集>的前五位分享者,在第一周的分享获得无数好评
活动行网站报名帖发出3天内,就收到了66名参与者申请,这在门槛极高的活动中实属罕见
必 须要说的一点是,在仅仅有7个人的志愿者筹备小组里,4个人有全职工作,几乎一半的人我一个月前才认识,总共见面时间不超过3次, 更多的沟通和工作协调都是通过微信来完成的。活动设计、场地协调布置、当天的准备、摄影摄像安排、演讲者的沟通、台卡名片的设计、交流沟通环节的引导等 等,都是由一个全新的非组织形态的“团队”完成的。当中有过争执、有过妥协,但都是奔着“把创见年会做好”的目标去的,所以大家可以彼此信任,有问题也能 有后备方案及时解决。当然,所有的核心纽带都源于创始人“黛正”,也是因为她的信任和判断力,促成了这样一个“我们可以一起做点什么”的非常有执行力的团队,这点在很多商业公司都不曾见到过。
时 间紧迫,我们摈弃了很多大家擅长的华而不实的“营销手段”,忠于挖掘更坚实的内在,比如你在活动现场没有看到大大的背景墙,没有精美的设计和LED大屏幕 等等,而是进入场地后满屋子有些熟悉有些触动到内心的文字。筹备小组那天写的很High,狠狠地玩儿了一把,一直写到11点咖啡馆打烊。

那 一刻我更加确信,比起赚大钱出小名,我更享受的是一种大家一起创造一些什么的快乐。主角的位置我不感冒,在认同的人背后默默支持他并成为团队中的一员才是 我的爱。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非常了解自己的能力,把自己放在对的位置,和自己好好相处,也是独立人格的一种表现吧。
那 天有点霾,但一进入公益新天地,看到那样的树、小路和老房子,就有种扑面而来的清新感和求知欲。再进入暖气开的十足又人头攒动的房间里,每个人都很认真地 为自己取一个精灵名,选中一个喜欢的颜色开始跟同一个小组的新朋友结识起来。一屋子充满期待又热情的脸庞,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

分享的环节里,5位就在我们身边的重量级“平凡人”,老男孩、少年Pi、暖风、仙桃和星尘分享了他们“少有人走的路”。作为主持人,我稍稍留意了一下到场的 所有参与者,发现几乎大家都放下了赖以生存的手机,专心致志地听着、思考着、记录着。非常感动。就在几个月前陈奕迅巡回演唱会的杭州站现场,因为内场很多 人一直看手机,他大发雷霆,中断了半首歌的演唱。可见现在的人们能挣脱出手机、微信朋友圈的吸引是有多难得。

话 不多说,相信这几位嘉宾的精灵名字和他们的故事创见的朋友们已经非常熟悉,每个人在听完他们的分享以后都有自己的解读。这里我也不说太多,只是特别惊喜的 是,作为主持人的“优待”,我被安排进了主桌,和每位嘉宾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沟通。下面就是我想分享给大家最打动我的那些话,和大家共勉: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改变一部分老年人的想法,然后让这部分老年人去影响更多的老年人。

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对与错,环境、我们所处的周遭都是动态的,所有的选择的考量都是相对于当下的。

他们问我做公益的动机是什么,好像一定要我给出他们想要的答案。我说我就是图开心,我就爱干这个。
– 星尘(曾著名外企市场总监投身于公益事业已十一年)

最后我想引用巴黎政治大学前校长的一段话:“Life is short, break the rules, forgive quickly, kiss slowly……”

需要有一些人过着“从心所欲”的生活,做自己觉得好玩的事情,过慢节奏的生活,活得像个少年一样,始终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
– 创见并不能帮你解决你的问题,只能提出问题让你开始思考。
– 解决问题只能是靠自己,而且是水到渠成的,只需要遵从自己的内心。
– 还依附在他人的反应上才能作出对自己的判断和反应的,肯定需要先建立一个更加坚实独立的人格。
【能融上师】一个真正有信仰在修行的人;会安心做自己的事,不再为别人的看法而分心,因为“人生苦短”,只能以感恩心领受来自身边的一切有缘人的恩惠,再以恩典传递出去。
——————精灵分割线——————
《创见》年会: 本次《创见》年会的主线 “少有人走的路”之<创见者真人秀–拾集>,邀请了10位平凡而独特的“创见者”与大家一起探讨“少数派经历”,“人生意义与事业生活结 合的智慧”,以及“独立人格”的思考。创见者的年龄与生活背景各异,关注分享的视角各有特点。十位平凡而独特的“创见者”在《创见》年会期间,与大家一起思考和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1. 做少数派的事业与生活经历,与其中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
2. 过去与目前的工作生活中,如何把“个人价值观人生意义”与“自己的事业创业工作生活”比较完美的结合起来?
3. 关于“独立人格”的认知与思考,对其他“创见者”的建议与分享?
1.8-1.23日已播放第一到第十集,内容如下:
801 塞亚人:创业路上绝不孤单的“少数派”
802 悟空:读书与自我实现中“独孤求败”
803 夏天:我在公益世界的“平凡之路”
804 叶子:人在职场也要聆听内心的“悸动”
805 乐欢:教英语与教合唱之“欢乐”同理
806 老小孩:“大爱”15年只为老人建“梦工厂”
807 少年Pi:为研究理想中国勇敢做“第三类人”
808 暖风:从“奇葩”房产中介老板到心理咨询师
809 仙桃:“从心所欲”过平凡隽永的一生
810 星尘:从33岁的外企高管到后11年的全职公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