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上一篇【素朴放言】之一《中国文化小学生的告白》是针对“儒释道三家的共同体”的“中国文化”在当下的整体开篇,这篇《写给远方的母亲》则是第一个故事-对已故慈母的忏悔独白。
百善孝为先,相信大家都熟记在心。今天且不说“孝道”,仅说说“什么是‘孝’?”这个开放式命题,你会有怎样的答案?
然后你是否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来跟他们交流日常、争执不休,要求他们接受现在人的生活和想法…直到他们某一天突然生了重病然后后悔莫及?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否做到了发自内心的尊敬呢?孝顺孝顺,不顺何以为孝呢?”
西籽说要“传承”,因为每一位历尽沧桑的长者都有她的人生故事与值得传承的力量,我们是否有陪在他们身边倾听他们的心声?值此新春佳节之际,我们借素朴的故事,希望每位创见者都能给予父母最及时与最真切的关爱。
欲重读【素朴放言】之一《中国文化小学生的告白》,可在《创见》微信号C-sight里直接回复关键字“613”。
匆 匆写完素朴放言之一《写给创见的感悟》,转眼一个月已过,期间收到几位朋友的反馈,深为感动,谢谢朋友们真诚的关心、支持与鼓励,让我有了想法,我是一个 不孝的人,如果把自己的经历总结出来供人批判,期望给他人,尤其是年轻人做个反面典型,如此也算善事吧。今天接近中午时分,时间很紧,安静片刻,长叹一口 气,想念远去的母亲,去年的今天,她老人家远行了;一年了,又快过年了,不知道您最近可好?(无语泪流)。
我的母亲是个善良而又坚强的人,正如那个时代大多数人一样,生于忧患,死于忧患,这首写于甲午年正月十二,献给仙去的母亲,侧面描述了她的一生。
说 起来很难形容母亲去世前后的奇事。我们是东北吉林人,母亲病危却身在成都,周遭没有多少亲戚朋友,最后的几天,母亲病情急转直下,更是让人始料不及,手足 无措,呼天抢地,无力回天。机缘巧合,幸得成都文殊院首座智海大师推荐“莲花助念团”,感恩素昧平生的人们,无私地连夜赶来,陪着我们在母亲病床前,一起 助念,让我们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刻,不停地提醒我们,母亲临命终时,正是往生最为关键时期,家属万万不可哭泣,更不可触碰母亲的身体,免得引起母亲的嗔心 而不好。


这 首《忆母•深心》写于母亲去世的二七之日,说来惭愧至极,长久以来,我一直自认为是个孝顺的儿子,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我确实对待母亲尚可,例 如,2012年春节,自己刚刚挣到一点钱,就立刻为母亲在长春买了一套新房,当然,同时也为我的岳父岳母买了房子,然而,是否做到了发自内心的尊敬呢?孝 顺孝顺,不顺何以为孝呢?
2013年春节,母亲来到成都,不久查出肺癌,一时间,我手足无措,叫天天不应,幸好朋友推荐了四川的火神派传人唐医生,为母亲开药治疗,短期内起到了效果。正当我们稍微宽心的时候,母亲的肺癌急剧恶化,国庆节后,病情急转直下,身体虚弱不堪了。
母亲一直不肯找西医治疗,当时我还不理解,实际上,西医治疗基本是既遭了罪,又花了大钱,最终不起作用。母亲为了我们着想,宁肯自己遭罪而痛不欲生,而不愿再让我们经济上背上巨大的债务。仅此一点,母亲之伟大,之不平凡,如同泰山之巍峨,永远屹立在我的心中。
正如《论语 为政第二》所说:“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母 亲去世前夕,悲痛的心情笼罩着我,只有在睡去,才短暂地忘记了忧愁,然而早晨醒来,又陷入深深的恐惧与忧愁之中,难以自拔。某天夜里,我终于如梦初醒,彻 底反省了自己的过往,不知道多少次当面顶撞母亲,甚至直接批评母亲的不是,实在是后悔莫及、痛彻心扉、难以言表、无语泪流。
写到这里,情绪不稳,恰逢周末,居家休息,未料想再次打开电脑,被打算的思路,难以找到从前。难道不是吗?很多事情,只要放下,就再难接续。
这 首写于母亲离世四七日,几十年来,母亲为了家庭付出了无数的心血,苦苦支撑我们的求学就业之路,含辛茹苦,忍辱负重,总算把我们兄弟二人拉扯成人。小时 候,家里常常断粮,现在的孩子们难以想象当时的情景了,上个世纪80年代,老百姓普遍生活贫困,还不觉得怎么样,只是,常常怀疑,时时自卑,不知道为何, 我们是这么的困窘。
印象最深的是,也是最为惭愧的是,在我大学时期,母亲独自到乡下承包日杂店,隆冬季节,东北的寒冷只让人难以承受,为了给我提供生活费,母亲在乡下整整两年,积攒下来的血汗钱支持我读完了大学,至今想起,仍然心绪难平,不能自已。

母 亲是个要强的人,去世前的某一天,拉着我说起来,总算把欠别人的钱还清了,没有什么大的遗憾了,只是可惜了那套新房子,还没有居住过一天。母亲的一生,颠 沛流离,老无所依,只是到了2012年,由于我的工作关系提高了工资待遇,母亲的生活才略有好转,偶尔也会发出一点感慨,言道总算不是亲戚中最穷的人了。 说实在的,母亲真的没有享受过生活,辛辛苦苦一辈子,转眼消失人天隔。
也许,这就是命运,这就是人生。佛家说我们处于娑婆世界,意思就是不完美的世界,母亲为了家庭而穷尽一生的精力,辛苦操劳一辈子,换来的还是一场空。
这 首写于母亲离世七七之日,当时的心情稍微平复,从身体的极度疲弱、心理的极度悲伤中逐渐走了出来,不觉得春已满人间,唯独不见母亲的笑容。母亲是个不爱笑 的人,可能生活的压抑与贫困,内心的苦闷与挣扎,有太多的烦恼让母亲笑不出来。可不是吗?儿子不孝,孙子难缠,母亲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女儿,当今的中国社 会,世俗笑话说的好,养儿子是建设银行,说的一点都不错,全是给别人养的儿子。
时至今日,没有一天我不想念去世的母亲,经常拿起手机想给母亲打电话,然后,突然间怔住,缓缓明白过来,母亲已经不在世间。不觉得暗自伤悲,难以言表。
正如《论语》所言:“宰 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 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这段话的意思不难理解,如果真的要理解,我还是劝大家不要理解的好。因为实在太难受了。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以孝道为根基,绵延数千年,特立独行于世界,正如《论语》所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今天是小年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又是独自一人,身在成都,想起仙去的母亲,看着成都久违的冬日阳光,洒落在水电集团六楼会议室的地毯上,楼下的梅花绽放正浓,又是一年春好处,母亲永在我心中。
编辑| 菡萏
图片| 素朴
校对| 叶子
排版| 菡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