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见者智识文集 》 — 司徒嘉伟:爵士暖男的成长之路【菡萏特别采访】

菡萏导言
机缘巧合,菡萏有幸结识了司徒老师-司徒嘉伟(Jonas Seetoh),生于1988年,留学英国学习爵士声乐和钢琴,并在回国后的1年多后就已取得非常大的成就 – 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专业级爵士歌手、钢琴家、教育家和词曲作者。
看过那么多迷茫的同龄人,非常惊叹于一位85后的年轻人可以在20岁不到的时候就确定自己的人生道路,25岁就在自己所爱的领域上发展得非常成熟,并已经在中国的爵士舞台上崭露出锋芒。于是,菡萏表示了想要采访一下司徒老师的愿望 。
除却舞台上明星的光芒,私底下非常活泼又谦逊的司徒老师欣然答应,悉心地逐一分享了他对于愿望梦想、职业态度、个人价值观甚至是音乐教育和学习上的众多想法。
正因为他的勤奋、专注和坚持,司徒嘉伟才能走到今天的成绩。而熟识他的人们,也非常相信他一定会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关于司徒嘉伟(Jonas Seetoh)
中国为数不多的专业级爵士歌手、钢琴家、教育家和词曲作者。拥有罕有的白人灵魂声线。其声音温暖,成熟而富有魅力,能娴熟而不矫作地拿捏各种爵士演唱技巧,无论是冬日的被窝中,还是宽敞的音乐厅里,你都会立刻爱上这个声音。

司 徒嘉伟5岁开始习琴,在国内音乐学院学习了4年的流行演唱。在这期间他受到了美国爵士男歌手 Kurt Elling的影响,并意识到自己对爵士和即兴音乐的天赋。 2009年,他师从自己的爵士启蒙老师Benoit STASIACZYK学习爵士声乐、理论、钢琴及即兴,也因此走上专业爵士演唱的道路。之后 还得到与多位大牌爵士音乐家合作的机会,如Jeff Neve、Jenny Scheinman、Alvin Atkinson、 WVC Trio(马来西亚)、美国林肯中心全明星爵士乐队等。

2011 年,司徒嘉伟以优异的入学成绩取得入学奖学金,进入Royal Welsh College of Music and Drama (英国皇家威尔士音乐学院)攻读爵士演唱硕士学位,并以优异的入学成绩 取得入学奖学金。2013年7月,司徒嘉伟以全系第二的成绩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他精通爵士声乐,钢琴,作曲及编曲,无疑是位专业数一数二的高材生。同 时,他也是当年校长荣誉奖学金的唯一获得者。

求 学期间,司徒嘉伟的演出足迹遍布英国,他经常表演于威尔士首府Cardiff卡迪夫市的 Dempseys Jazz和Cafe Jazz两家爵士俱乐部,并在Brecon Jazz Festival和Hay Festival两场音 乐节献演。现今司徒嘉伟常驻上海,且驻演于中国最著名的爵士酒吧JZ Club。 除了与自己乐队演出外,司 徒还经常与其他一线爵士乐手合作,包括人声天王Bobby McFerrin, 英国国宝级爵士歌手Tina may, 著名歌手顺子的音乐总监/爵士吉他手顾忠山Lawrance Ku,中国著名爵士歌手赵可Coco Zhao,新加坡爵士钢琴王子Jeremy Monteiro,澳洲小号手Toby Mak, 台湾新生代鼓手黄子瑜等。

2014 年底发行的首张个人爵士专辑《岛•叙》,远赴英国精心录制,启用全英一流乐手,其中包括Van Morrison御用萨克斯大师Lee Goodall。专辑里,司徒包揽了大部分编曲,颠覆经典曲目的同时却不失传统爵士的味道,才华淋漓尽致地展现。英国爵士钢琴家Richard Roberts曾评价他:“一位充满潜能的爵士音乐人,一位前途无量的音乐家。”

灵魂,即兴,Scat,地道的爵士唱腔,复古衬衫和礼帽,这些都是他的招牌,他,就是司徒嘉伟。
Q = 来自菡萏的提问Jonas = 司徒嘉伟(Jonas Seetoh)
PART 1 – 关于自己
Q:你是在什么时候确定要走“爵士”这条道路的?

Jonas: 当我在初中、高中的时候还在一个学文化的阶段,所以还没有确定自己的人生的道路;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才决定一定要走爵士这条道路。那时候我跟我的同龄人可能不太一样,我的同学虽然也是音乐学院毕业,他们大部分也不确定要做跟音乐相关的工作;但是,我特别坚持我要做音乐,一定要做爵士。这个可能是跟他们很不同的一点。

其 实我在大学的专业是流行声乐,跟爵士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当我听到Diana Krall边弹边唱”The Look of Love”,就为这种音乐深深着迷,希望我一定可以向她那样。我那时候是在广州,其实要学习爵士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当时广州相对是“流行”音乐的城市,爵 士乐没有那么发达。那时候只有一个法国老师指导我,也是我仅有的学习爵士的途径。包括爵士的酒吧,爵士乐手都是非常少的,氛围也不像上海这么浓郁,比如像 我现在所在的JZ这个爵士品牌下、JZclub、JZschool,都拥有很多具备非常高水准和素质的爵士音乐人及老师等等。
Q: 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Jonas: 现在来说,我最大的梦想是在Monk(注:孟克国际爵士大赛:International Thelonious Monk Jazz Competition)的比赛能够入围到Final(决赛),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进入到那一轮(Jonas腼腆地笑了)。因为这个比赛是我非常仰慕的比赛,所以我非常希望能在那里展露一下拳脚。可能我目前的能力还到不了那个水平,但我相信我以后还是有可能的,这会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Q: 哇,那真的是一个非常值得中国爵士乐迷期待的moment – 可以得到国际级大师们的认可。所以,爵士真的是你一辈子会去做的事情?Jonas:对,我一辈子都会搞音乐。可能我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去不同的国家,见识不同的音乐,和当地的乐手一起玩、JAM,我觉得这个会是我一辈子去做的事情。
Q: 听上去就很棒,那么你今年有没有给自己设定什么目标?

Jonas:我现在正在做我的新专辑,这也是我今年的目标,预计可能在明年的农历新年完成。这张专辑是一张我自己原创的中文的爵士专辑。所以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里面囊括所有的创作包括所有的作曲、和部分的填词、编曲等等,这张将不同于我的第一张Standard专辑《岛叙》,那里面基本都是翻唱的经典爵士作品,所以第二张专辑的工作量会更重一些。
Q:你的“个人价值观”和“自己的事业工作”是怎样结合的?Jonas:我觉得我的人生的价值观跟我的事业融的挺合的,这两者于我其实是同一种东西,我的人生跟音乐是不能分割的。我觉得除了音乐我不想做其他东西,不是我不能做其他的事情,比如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我也能洗碗(情不自禁的又笑了)。但是我真的只想做音乐,音乐也是我的事业。
Q:你觉得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Jonas: 其实爵士音乐人的困难是挺多的,哪怕在国外也是一样的。外国的同学和朋友也会跟我说,爵士音乐人肯定不能变得很富有。因为相对流行来说,爵士乐还是小众的 音乐,你不可能变成像刘德华那样的大明星。我觉得在经济方面也是个困难吧,我们不能有很大的经费去制作自己的音乐专辑吧,所以要学会去“省”。

另一方面,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有很多问题和难题,比如说这门音乐的音乐性太强了,需要你花很多的时间、很多的精力才能捉摸出来。

PART 2 – 对现代年轻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年轻人音乐教育的探讨

Q: “创见”经常会遇到很多迷茫的年轻人,他们可能一开始走的职业道路都是“被选择”而非自己“主动选择”的道路,有一些初入职场走了一两年又开始犹豫要不要 追求自己喜欢的,比如艺术、音乐等等;但是考虑到换行业的挑战成本其实蛮高的又迟迟不肯行动,所以整个人的状态都处于一种纠结的负面的状态。作为一个爵士 音乐人和已从事几年爵士乐教育的老师,你也接触过非常多的年轻人,对于此,你有没有什么特别想跟他们说的?

Jonas:在我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笑:当然我现在也是年轻人!)。以前小一点的时候也会有点浮躁,一会儿想玩这种音乐,一会儿又想玩那种音乐。但是真的需要沉下心来,才能不被身边的流言蜚语阻挡了自己的真正的目标。

我刚开始学爵士的时候也是非常专注的,在钢琴上一边弹一边唱,一个很小的点都用4-5个小时来练,没完没了的练,(到现在看来真的是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我觉得focus是最重要的。

Jonas和他的学生们在Woodenbox的汇报演出上
Q:你觉得中国学生、或者你经常说的“亚洲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什么问题?Jonas: 我在JZschool也已经做了一年的老师了,会教爵士声乐、流行声乐和即兴伴奏等等课程。目前国外的小朋友挺多的,但是亚洲的学生也慢慢多起来了。因为 我自己本身也是广州人(国人,亚洲人),所以自己学习的过程中、看自己的同学、朋友还有学生的经验总结中也慢慢发现了一些亚洲学生的问题,我也会经常跟我 的外国同事和其他乐手们讨论。
对,我觉得亚洲学生可能思维比较固定一点,没有那么大的发散性,而且还会比较critical,“批判性” -对自己太挑剔了,如果出现了一点点的差错,就会对自己非常不满。我觉得习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很正常啊,遇到了就let it go,或者说过了这些错误,我们会有更多的想法,idea,是不是?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亚州学生不大敢用自己的“乐感”来唱歌或者玩音乐,而更多的是偏重一些理论和技巧。当然,对亚洲学生来说,技巧是比较有优势的,但是“乐感”就经常被锁在自己的窗户里放不出来,所以我觉得,亚洲学生需要把自己音乐感觉那扇窗打开,这样你的技巧才能更好的支持你的音乐。因为毕竟到了最后,你要表达音乐其实就是要表达你的乐感-你的感情。
Q:你在教学的时候会用一些什么特别的方法来帮助孩子们?Jonas:我在教学的时候,经常会让学生用身体语言带动乐感。比如说他们在唱比较有groove(律动)如Funk这样的东西的时候,我会让他们动一动脚,就好像原地踏步的走路,来打拍子,这样的话,能用身体的律动更好地带出他们的乐感。
也 有一些时候,一些学生对歌词的理解也不够好,一开始记住这首歌的旋律,但是没有分析里面更深层的意思是什么,所以忽略了那一点,往往就会表达出跟歌曲不搭 的意思。那我会尽量讲解一下歌曲的背景,希望能让学生去先理解歌曲里的意思,这样唱歌的时候才会有更恰当的更好的感情色彩。
Q:非常感谢Jonas的分享,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创见认识你,了解爵士。Jonas:谢谢,我希望通过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可以有更多朋友关注我,也关注一下现在在中国玩爵士乐的人。

编辑|菡萏

图片|司徒嘉伟

校对|叶子

排版|菡萏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