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孩”们的博客:生命不会因为衰老而停止思考-【长青树计划】

IMG_3544

大鱼儿导言

Hello大家好,我是【长青树计划】的主编之一大鱼儿。

【长青树计划】旨在关注老年人精神生活需求和当代中国的“代际沟通”问题。

通过和好小孩网站的沟通,我们发现老年人们也写日记,也爱分享;他们也爱诉说,期盼有人好好倾听;他们也在与时俱进、每日都在思考。

创见【长青树计划】携手老小孩网站,通过阅读分享老小孩们的博客,希望在看不见摸不着的“代际沟通”问题上架起一座桥梁,让我们离他们的心灵更近一点…

关于老小孩网站(www.oldkids.cn):国内最早的关注老年群体的一个线上线下互动的网络社区,目前已成立15年,旨在帮助十万余名老年人掌握科技信息,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数万名忠实的老年客户,他们不仅参加老小孩的线下活动,更愿意在老小孩网站上写博客记录老年生活。

“老小孩”们的博客:生命不会因为衰老而停止思考

这两周,我集中阅读了老小孩平台上较为活跃的30个老年人近几年的博客,平均每个人的博文数都超过1000篇,文章有原创、有转帖。据观察,这30个老年人的博客主要分为:

1.养生健康类,就像常见于朋友圈的养生文章一样,老年人喜欢在自己的博客上贴相关内容;

2.旅游类,老年人退休后空余时间较多,很多人会选择参加旅行团旅游(联想这次“东方之星”游轮);

3.业余爱好类,老年人退休后上老年大学,学习使用电脑、书法、舞蹈、摄影等;

4.人生感悟类,老年人活了几十年对人生有自己的体会,愿意在博客上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

这次我的目光集中在老年人的“人生感悟”类博文,从中了解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我将老年人“人生感悟”的博文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1.虽然老了,头脑却很清醒

当 我们提及老年人时,随即联想到的是“人老珠黄”“老糊涂”这些否定的词汇,在焦点都放在“90后”时,我们常常忘记,老年人依旧对世界有着自己强烈的感 受,这种感知和理解世界的能力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逝去,所以,他们愿意抒写自己的感受,甚至发表自己对时代话题的观点。

高产的博客量:一位老小孩的用户自退休后,13年来,每天都坚持写博客。

“13年前的11月1日,我写下了有生以来第一篇博客,并把它成功地发到了网络上。从那以后,博客成了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天又一天,一月连一月,一年接一年,没有中断,没有懈怠,坚持到了今天。” —八达岭

老年人有着自己的人生哲学:

“老岳母今年90高寿了,但每天都要写上一篇大字。每次我去看她,老人都会把刚写完的大字本拿出来,让我欣赏评论。我发现,在岳母写的字中,“淡”字格外多。” —八达岭

老小孩:八达岭的博客

同时,他们对当下热点话题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老年人的博客里,看到她们对“剩女”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家长看似关心孩子,为他们考虑的极周到,心情可以理解。但他们往往忽视了一项最为关键的事情,几十年的生活是他们相伴的,自己老的传统想法未必正确,何必用自己的条条框框来羁绊小辈的幸福啊。”— daxiang

2.子孙是宝贝儿,儿女都太忙

在老年人的博客里,可以看到大量记录孙子、孙女的故事,因为很多老人

退休后都帮着儿女带孩子,他们和孙子辈互相陪伴。

“在 我检查她的作业后,却让我感到她功课的分量。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已学到了度量单位的转换,人民币的等价交换,时钟的分秒计算……,这些等量代换的计算和代 换,较难较复杂这些内容我们小的时候大概都是三年级左右的学业吧?即使现在有的老人和家长也不一定全能搞得一清二楚,何况一个只有六、七岁的孩子。再加上 现在的语文功课也教到了很难懂的语法之类,让孩子承受越来越难的学业。我总感到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把孩子逼得失去了本有的天性。” —晓风残月

“孙子是个内向型的不善言表的孩子,不会说动听的言语,更不会说一些体贴哄老人开心的话,就是送我们礼物时,也只是生硬的说:“这个给你”。但我完全理解和洞察他那颗关爱爷爷奶奶的心。其实我们老一辈人,是最容易满足的,一句关爱的语言,一个温柔的微笑,一件礼品都会让我们快乐不已!” —子芹芋

提到儿女时,难免提到儿女的忙碌,一方面表示理解,另一方面,非常想和儿女有更多的交流。

“前几年女儿买房搬走了,因距离很近,每天晚上他们三口都来吃饭,饭后就都走了,我们思想很少交流。开始我不适应,感到苦闷与孤独。后来,特别是来《老小孩》后,我已经完全调整好我的心态了,找到了我的位置。他们有他们的生活,任务重,压力大,时间宝贵;我们有我们的生活,我们要轻松愉快地享受生活,有我们的朋友,有我们的乐趣。这些,我已经在《老小孩》找到了。” —子芹芋

“照例吃晚饭的前后总是会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她或是在下班的路上,或是在到家的刹那,总是会带来向我们的问候,或向她妈妈汇报自己及外孙女的情况。今天的电话比平时稍微晚了一些时候,妻子担心地询问:“怎么了?在忙什么呢?”—晓风残月

老小孩:子芹芋的博客

3.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话题

在老年人的博客中,经常见到他们感慨朋友的离去、死亡。因为死亡离他们不再遥远,老年人在博客里更主动地去提到死亡。如果电视新闻里看到某个孤独的老人死去,他们更会由此联想到自己。

“我用机顶盒回看了电视纪录片《银发汹涌》,不由心情沉重,思绪万千,片中的人物和场景真实地反映了老年人的窘象:空巢、独居、贫病、孤寂….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人老了,怎么办?小区阿公阿婆议论纷纷,甚至提到,为了尊严,希望立法“安乐死” —鸿雁于飞

“偶然从报纸上看到浙江嘉兴的一对老人惨死在家中的情形,心情沉重,有一种无以名状的辛酸。老人有一个独生儿子,很有出息,在上海某职,薪水丰厚,母亲经常对人说儿子将来接他们去上海生活,可是14年过去了,他们还在嘉兴,儿子每周给他们打一次电话。” —云舒

4.一个人也要活得有尊严

很多老年人并没有选择和儿女住在一起,而是和老伴、或者一个人住。在老年人的博客中,他们表示,希望自己独立且有尊严的老去。

“我觉得还是自己老窝好,自己老窝随意自在,我也是无论住在儿子或亲戚家,他们对我再好,我还是想回到自己家。” —向和平

“拜读了‘开开心心好’老师介绍的《如何优雅的老去》的博客,感慨很多。…..老人要活得有尊严,潇洒,有气质。” —云舒

———————————

看 完老小孩30位活跃用户将近几万篇的博文后,我最深切地感受是,老年人的内心世界依旧那么丰富。我常以为生命在中年后就因缺少可能性和可变性而定型,很多 人会停止成长和思考,陷入凭过往的经验而生活的日常。但老小孩们的博客却让我意识到,人到老年,即使身体上大不如前,但在思想上,从未停止思考。常言道, “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增加,却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和宽度。” 老小孩们退休后坚持写博客,就是在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前提下,身体力行地阔宽生命的厚度。

另 外,在看这些博客时,我常想起自己的父母。因为在外地工作,不在他们身边,我常忽略我的父母也正从从中年人走向老年人。在看到“晓风残月”提到女儿每日的 电话时,不禁想起自己上次给父母打电话已经是几周前了。有时上班时看到老爸QQ在线,跟他聊几句,他就会说,“先忙工作吧”。和许多父母一样,一方面,他 们希望能多和子女沟通,另一方面,他们又怕自己耽误了儿女的工作和发展,成为儿女的“负担”,这个矛盾点,造成了父母被动和敏感的内心,担心这个担心那 个,作为儿女的我们,在与父母的交流上,是需要更主动一些。

透过“老小孩”的博客看到的这四点,可能只是老年人内心很小的一部分,在未来,长青树计划的小编们会继续跟“老小孩”的博主们进行沟通、交流,发布更深入的文章,也希望借此计划能让更多人和我们一起关注老年人,也关注我们自己的父母。

文中引用较多的老人博客地址:

八达岭:http://www.oldkids.cn/blog/blog.php?uid=9755

子芹芋:http://www.oldkids.cn/blog/blog.php?uid=7028

云舒: http://www.oldkids.cn/blog/blog.php?uid=260806959&cid=-1&k=&date=&page=12

晓风残月: http://www.oldkids.cn/blog/blog.php?uid=9703&cid=863

向和平: http://www.oldkids.cn/wo/uindex.php?uid=260779070

编辑| 大鱼儿
图片| 大鱼儿
校对| 菡萏
排版| 桌子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