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生,你其实可以不用过得那么“精彩”–《创见者智识文集》来自“毛毛”的反馈

IMG_3547

黛正导言

6月16日我写了《创见文集》的第七篇《你能去掉心底的“贪图”吗?》(创见微信号里回复1007阅读),当晚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反馈,分享类似的感触,尤其是来自“毛毛”的分享可谓是最长的也是让我咀嚼最多的。她说:“我们好像每个人都很忙,忙着顾不上坐下来听那个人好好跟你说说话。很可能,TA并不需要你帮TA做什么决定,TA只是想找个认真听TA讲话的人而已”。我认真地看完她的留言,对毛毛说,你把这些感触整理成一篇文章吧,我想创见者也都会想看到这份直白的感触:关于【贪图】,更关于一个其实不必要那么“精彩”的人生!

毛毛简介:非典型性90后,喵星人脑残粉,火影忍者死忠粉。曾经是个中二少年,现在是个严肃的逗比。坚信一定有一种温柔,可以横贯每一个不能相互理解的生命。励志做个靠谱的人!

————————————————

这一生,你其实可以不用过得那么“精彩”

来自:毛毛

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从早到晚的事情安排的密密麻麻,让人喘不过气来,觉得连多睡一会儿的时间都像是偷来的。有可能你清楚地知道并认同你当下的忙碌是为了什么,那是再好不过。但越是在年轻的时候,你可能并不能真正明白你为什么要忙成这个样子?为了更好的“前程”亦或“钱程”?为了对得起自己从小到大那个“好学生”的完美形象?为了那些所谓的“不辜负这大好青春”?不不不,我知道,其实大部分一直很努力的孩子并没有想这么多,他们只是习惯了尽量把事情做的完美一点而已。套用小说里的一个经典句子,他们只是“不愿意将就”而已。

喜欢把一件事做完美并不是一件坏事,只是我们需要把“自己在做、自己会做、自己能做”的每一件事都做到精致么?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如果能把自己追求完美的特性专注到一件自己最热爱也最擅长的事上,是不是故事的最后,会是完全不同却更加精彩的结局?一个连你自己也想象不到的可以比现在更幸福的结局?

你问我答案是什么,对不起,我也不知道。因为我自己也在经历这样的挣扎。

你怎么知道你以为的就是你命定的天赋呢?你怎么知道你现在在做的这些事就不是呢?明明好像做着也挺开心挺擅长的样子。人最难明白的就是自己的本性。

你怎么知道如果你坚持了自己最擅长也最热爱的事,这个世界最后会给你展示的机会呢?还是连一个出场的机会都不给你你就像泡沫一样消失在了阳光下?你怎么知道如果你因为坚持了这件事,却因为现实的压力无法很好地照顾好家人,在生活扇你一掌的那一刻你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人最难平衡的就是理想与现实,人也最怕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

最 近两个月感觉总有做不完的事,一件接着一件。已不记得有多少次在自习室听着窗外小鸟啁啾才从电脑前拔出头来,恍然惊觉天已微明。事情多,想记录的情绪也 多,却总找不出一个合适的时间去好好整理最近的心情和那些脑子里缠绕成一团的乱麻,匆促之间往往只顾得上用手机捕捉零碎的三言两语。往往想尽情写点什么的 时候,不是事情在催人,就是身体已经迫不及待要和周公约会了。

有时候觉得,如果当下屈于现实或者贪图某些虚浮的热闹而错过了自己真正擅长并热爱的东西,这一生该多么遗憾。虽然那件事可能你并不讨厌,甚至还有点喜欢,但它终究不是你最喜欢的那一件。

但有时候想,是不是得不到的永远才是最想要的。

说 不定,你以为你错过的A是你最热爱的,但其实,你只是在假设如果你当初选择了A而不是B,你有可能会更幸福。就像当初死心塌地要学建筑,走过很多弯路,做 过很多冲动的选择,但当我泡在图书馆看了一下午的建筑专业书,跟一位忘年交老师聊了很久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迷恋的是将自己所见、所想的景物呈现在图纸 上,然后做成实物。我好像迷恋的并不主要是建筑师这个职业,而是设计,更窄一点来讲,是建筑设计。如果是这样,那我为何不能把它当做一项终生的爱好呢?我 可以在一个阳光微醺的午后,携一卷画纸和一套马克笔,到任何一处想去的园林,画一张喜欢的手绘;可以带着朋友、带着家人,为他们讲解建筑之美,与他们分享 我的喜悦与快乐。把某件事当成一项爱好而不是工作,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或许能更好地保护这份难得的热爱吧。毕竟有些事,人力终不能及。

少不更事的时候,觉得那些唯唯诺诺,不断纠结坚持理想还是屈于现实的人活的太没骨气。总觉得喜欢就一定要去追,不管付出多少代价。不然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看吧,典型的中二少年。

等到慢慢长大,开始变得成熟,不再那么轻狂无知。知道生活不止一种模样,大部分人只看到TA愿意看到的那一面,所以其实你并没有觉察到你以为的那些过得很精彩的人有怎样的无奈和遗憾。

成熟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脆弱,表面看起来比年少的自己强大了,能承受更多的压力和打击。但其实内里脆弱得一击即倒,有太多害怕失去和已经失去的东西。所以才会看到某个电影里的情节,就突然像傻子一样哭的一塌糊涂。对很多人来说,年纪越大,越想留住,越有勇气留住的东西越少。

我觉得不只是我们这个年代,每一个年代,每一代的年轻人,其实真正能沉得下心来坚持一些东西的人都很少。花花世界,烦恼多,诱惑更多。总是担心选择了一样会失去另一样,但最有可能的是,担心来担心去,最后两样都得不到。

我们当下身处的这个时代,躁动不安的除了对事,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愿意耐心地听彼此说说话的人越来越少。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下面这个(本例子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天意):

A:“我是这么想的……,因为我……”

B:“啊啊啊,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不用说那么多,你这样不行,你应该……,我……”

A:“可是我觉得……(被打断)”

B:“不不不……”

A:“唔,可是……我曾经……(再次被打断)我……”

B:“行了行了,你这样的想法我见多了,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不听劝呢……”

大家好像都在忙各种各样的事,自己喜欢的也好,被各种原因所迫的也好,好像对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兴致缺缺。我们好像每个人都很忙,忙着顾不上坐下来听那个人好好跟你说说话。很可能,TA其实并不需要你帮TA做什么决定,TA只是想找个认真听TA讲讲话的人而已。

社交网络的出现与兴起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互动更加频繁,可相应的,个人生活也越来越缺少独立的空间,一个人的一举一动被很多人同时关注,人也因此变得更加浮躁与缺乏耐心。可是,我们来这世上走一遭,不是活给别人看的,我们能不能尽量不要让别人的眼光绑架自己的人生?毕竟,你的生活,对别人来说,永远是隔岸观火。快不快乐,幸不幸福,酸甜苦辣咸,只有自己才能尝遍每一种味道。

如果在看着这篇文章的你也认同这样的观点,并同时被各种事情绑架了生活、绑架了初心,那我只想对你说——这一生,你其实可以不用过得那么“精彩”。

编辑|黛正

图片|黛正

校对|叶子

排版|黛正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