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儿的文中写到:“趁这个访谈的机会,虽然是为了职业规划的初衷,但更多的,我想多了解要强的爸爸。”“老爸和我说,喜欢和擅长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喜欢可以只是爱好,擅长可以是工作。在现有条件下,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利用空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让两者逐渐靠拢。”“他一生遵守并领悟的信条就是‘诚信交友,诚实做事’…… ‘吃亏是福,不要太考虑得失,不要去想得到,多考虑付出,你希望的自然会随之而来’… ”“最后,在访谈快结束的时候,我收获的一点是,自信和内心富足才能给你提供源源不断的成长的动力。老爸能主动地去自学那么多他感兴趣的东西,并有相当一部分学有所成,在于他敢于去尝试,并为之付出努力,不像我在一开始就会怀疑然后打退堂鼓。他说,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星星“果儿”
干果儿是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他代表了我对于美好以及“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想象。他少年聪慧,连跳数级,15岁 就进入了国防科大后从军。太聪明的人,容易轻率,因为一切成绩都得到的太容易,容易太锐利和偏激。但是陆臻身上最难得和罕见的是“平和”。他的平和不是茫 然无知的混沌,有时候甚至很难概括。不骄傲也不谦虚,不偏执也不盲从,不畏权威,敢于怀疑,好的坏的对的错的,他能一视同仁,能给出恰如其分的判断。他也 曾对自己有过长时间的怀疑,但是他的解决方式是去正视、去面对、去解决,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在我相当长一段自我怀疑的成长时间内,给予我很大的力量。
可能和先天个性有关,我的情绪起伏比较大,每在我焦灼和烦躁时念及“平常心”三字,有种治愈系的疗效。可以说,他是一个平和的但是有着满满正能量的人。他说,要筑梦踏实,其实多少和复旦倡导的“仰望天空脚踏实地”的精神相似,我爱复旦,自然也爱他。(图片是我自己挑选的“精灵”头像)
父辈们的“灯塔”
关 于父亲的印象,文学上有太多经典的描写,宝玉对于父亲权威的惧怕,朱自清对于父亲背影的留恋,哪怕是跳着小苹果的筷子兄弟,在写到父亲的时候,也用了走心 的笔触: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趁这个访谈的机会,虽然是为了职业规划的初衷,但更多的,我想多了解要强的爸爸。
老爸不高,甚至现在还没有我高,头发白得早,和爷爷走在一起像是兄弟。可是就是这样的父亲,在我的记忆里却一直高大。他没有宽大的肩,但把我举过头顶坐在他肩膀上时却有满满的安全感,他也没有浑厚的嗓音,但是平时和蔼的他在生气时不怒自威,语气里的严厉也会让我哆嗦。
这当然不是我觉得他“高大”的全部,他让我佩服的有两点:
一是多才多艺,几乎各项全能。小到家里电器水管维修,宽到各类乐器艺术运动的掌握,他几乎都能信手拈来。而且,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他“自学成才”且小有所成,比如拆装收音机、吹口琴、魔术、刻章、二胡、绘画、书法等。
二是他良好的人缘基础,以及十年如一日的老黄牛般兢兢业业的坚韧。老 爸虽然多才多艺,却十分本分老实,属于大器晚成型。当然,“晚成”目前还是我的期望,因为总觉得他可惜了,这么有才却一辈子只在行政职位上,做着重复单调 的工作,而爱好,始终只是爱好而已,没有办法成为事业。(当然,这也和他那个时代的背景以及家庭条件有关,而且老爸对于他的奋斗历史已经很满意我也就不多 操心了)
(父亲的作品:知“竹”常乐)
对于第一点,可能受基因遗传的影响,我继承了父亲一部分对于艺术的把握。不过他偏重于抽象气质的展现而我更偏重于对于美的布局和直观呈现。父亲也是个兴趣爱好颇为广泛的人,而且会为了他的爱好孜孜不倦地坚持。比如,小时候为了拼成半导体收音机每周穿越大半个上海,步行要将近30公里的距离,去上海仅有的几家店采购收音机需要的零件,这一坚持就是大半年。再比如他对于刻章和书法的热爱,一有空就会自己坐下来拿出放大镜一笔一笔刻字,铺开宣纸一幅一幅练习。他 的字和章在单位也是小有名气,单位的日本领导甚至把他的作品装裱好挂在家里。当然,现在这些机会他都让给了我,有什么能展示作品的机会他不遗余力地首先把 我推出去参加。他从小培养我绘画和书法,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我能继承他的“衣钵”,因为他希望我能从事轻松的工作,职业书画家是他心中一条理想的道路。他说 他在培养我时最大的打击就是初中的时候我没有走职业化道路,并且告诉他“不喜欢”书法。他虽然伤心失望,但是无奈地接受了这一点。
其 实我很佩服那些有勇气选择走专业化道路的人,比如书画家、比如艺术工作者、比如运动员。因为他们找到了身上喜欢和擅长的平衡,挖掘出自己擅长的技能,恰恰 这份技能还是自己喜欢的,并且能持续不断地练习。耐得住寂寞,然后看到了繁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这么幸运找到这个平衡然后深耕。
老爸和我说,喜欢和擅长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喜 欢可以只是爱好,擅长可以是工作。在现有条件下,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利用空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让两者逐渐靠拢。如何走专业化道路,他举了两种例子。 一种是丁俊晖朗朗类型,自小“练功”终有所获。他们自幼受到父母影响和熏陶,自身的天赋加上后天的勤奋取得成就。另一种是书法家童衍方韩天衡型,半路出家 也曲线救国学有所成。童衍方老师目前是篆刻界的大牛,最初是民乐团弹琵琶出生却一直喜欢书法,半路遇到了后来的老师唐芸,加之自己对于古金石书画的研习, 打下了字画鉴赏的基础,从“老师的好学生”到现在“学生的好老师”。韩天衡先生也是半道出家学字画,原先的职业搁现在就是事业单位职员,然后自己修习,把 全部财产投入字画收藏。如果你对于目前的道路感到困惑和迷茫,如果明确知道自己不会往这个方向发展,那就做好手头的事,然后在空余时间抓紧机会向你感兴趣 的领域迈进。
至于父亲的第二条特质,老爸扔给我了八个字:诚信交友,诚实做事。
这 是受到爷爷和舅舅的影响,也和他信奉的人生准则有关。父亲的人缘特别好,年轻时候就担任组织工作,种种原因到了快退休的时候工作中又做回组织一块。当受命 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时候,他得到的评价是“众望所归”。他说,他一生遵守并领悟的信条就是“诚信交友,诚实做事”。老爸说,要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所 以朋友有难时他一定挺身而出全力相助。这点我甚至小时候有过不满:“为什么我们家里最好的总是给别人?”至于诚实做事,就是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不急于求 成,不敷衍了事,不偷工减料。老爸不像我,多是三分钟热度,他能耐下性子来一点一点的打磨,有种手艺匠人的心态。
老 爸其实本来也是有点急性子的,他沉下心来的原因主要和两个人有关,一个是我爷爷,另一个是我舅舅。据说(因为我和爷爷几乎没有过接触)爷爷是个暴脾气,遇 事冲动,易于得罪人,说话不留余地凡事不三思而后行。他补了一句,和你小时候的性格有点像(浑身中枪)。“那现在呢?”“比小时候好多了。”有进步,多少 也是一点安慰吧。“所以我那时候看到他的缺点,就想着,自己以后一定不要这样”,老爸说,和爷爷反差极大的是舅舅。舅舅的身上有股子江湖气,具体的说就是 为人豪爽不计较,重视承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一定会做到,所以周围朋友很多,而且不是那种酒桌上的“玩伴”,在关键时候都能给到他支持。老爸说,那时候就 一直向舅舅学习,模仿他的为人处世,慢慢把自己性子磨圆了。
他补充道:“最重要的一点是,记住四个字,吃亏是福。”
这句话我从小到大,不知听了多少遍了,一直很难理解。对于这句话,身边亲戚持有不同看法的也很多。我请求老爸再解释一遍。“塞翁失马的故事你应该耳熟能详了吧?简而言之就是不要太考虑得失,不要去想得到,多考虑付出,你希望的自然会随之而来。”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挺有道理,老爸做了很多服务型工作,工会的事情占用了他大量的业余时间,这些都是他自愿的无偿的付出。“那你为什么愿意花这些时间呢?”“得到别人信任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他说,做群众的工作就是为群众服务,很上世纪的回答风格,但听得我有些感动。
最后,在访谈快结束的时候,我收获的的一点是,自信和内心富足才能给你提供源源不断的成长的动力。老爸能主动地去自学那么多他感兴趣的东西,并有相当一部分学有所成,在于他敢于去尝试,并为之付出努力,不像我在一开始就会怀疑然后打退堂鼓。他说,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在《创见》微信号中回复左边绿色编码,阅读更多“父母与我们”的故事
9001–《520难忘记》:读懂父母,才能更懂自己- 我眼里的志慧传承(钢铁侠记)
9002– 那些爸妈没有告诉过我的事儿 -向日葵与父母的访谈记录
9003– “我是钟表匠的儿子” -白杨嘉兴访父亲有感
9004– “简单朴实的父母值得我学习一生”–小太阳与父母访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