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见》是一个关于“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灵魂,奔放的思想”的倡导项目,是生活思想家的俱乐部!2014年的教师节《创见》启航至今一周年,我们分享着《智识文集》、《创见文集》、《传承笔录》等创见者共创的读书生活笔记;创见工作坊里有【石头村】主办的向内心探索的“心理类”话题分享会,与【百宝乡】主办的向外联结的“营销管理类”话题沙龙,也有共思共创的【同学慧】;致力于青年人的导学计划“1st JOB”这个春天开学,如今已经学程过半,与“有为图书馆”合作的“创见书架”也顺利落户…… 非常感谢二十多位创见志愿者让各个项目一直的自主发展,自然生长,收获丰盛。如同今年1.18创见者年会的主题“少有人走的路”所启迪的,创见这一路走来,我们没有遇到“孤独”,而是更愉悦清明地【看见】自己,看见一个可以共同联结与创见的未然!
菡萏主编让我这个9.10 写篇文章贺岁,思虑几日,还把用《创见》1st JOB项目的宗旨与我在果壳“在行”平台聊天的话题“become A CEO of Life” 作为入新一个秋天的《创见文集》首篇标题……以下只能说是我这一年来断断续续对这个话题的梳理吧,聊以共勉!
**********************
Become A CEO of Life – 人生即创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的极速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社会文化与教育方面的问题(所谓,走的太快了,要等等“灵魂”),青年人在人生与事业规划教育方面普遍存在各类“浮躁”、“迷茫”与“纠结”,缺乏独立与健全的人格,辩证思考的方法论,踏实实践的态度与阅历,可以例举的缘由很多,比如:
• 独生子女政策 (孤独,自私,社会交际合作能力缺憾,挫折教育少)
• 乡村留守儿童问题 (童年孤独,贫困与受侮经历,遗留“创伤”)
• 子女与父母的代际沟通问题 (父母教育与沟通方式长期遗留问题)
• 应试教育问题 (缺乏实践性、创新性、辩证与独立思维)
• 成功学盛兴 (急功近利,缺乏自省,拖延症,心无法“静”,人无法“慢”)
• 中国传统文化“断层”(对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无知,浮躁的文化修养)
• 乡土文化“断层”(对乡土自然缺乏“亲切”了解,城乡隔阂)
……
而逐步改变这些个人与社会问题,需要的是青年人自己动手去实践的一场“修补自我”的“慢炖”,疗愈心灵,丰盈周遭,造福社会。
其实【人生即创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因为“你自己”就是人生一辈子最重要的产品,“你的人生历程”就是一场最重要的“创业”,“这一生中的你”就是那个最需要你的艺术“匠心”的“作品”。如何才能【Be the CEO of your Life】呢?我们这样假设,如果18岁成年能活到81岁。18岁之前的7-6-5,我们分别扎根爱,探索喜欢的社会交往方式,形成自我认同的三观,18岁之后有9个7年的轮回,如同跑马拉松,21年才上半程,21年还有下半程,更有21年调息感悟,修补总结,为下一个转世的回眸。也许前面18年你无法规划,那后面63年你还可以独立地选择这一次人生更想要如何渡过。立己才能立人,经商求学做管理都是;谦卑地洞察领悟自然大道,才懂做事的分寸拿捏,至善与无为并不相悖。
《创见》发起本身,是希望给所有想成为自己人生CEO的同道一个心灵的家园。拥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灵魂,奔放的思想,成为自己生活的思想家,让无聊的生存变成有聊的生活。如果这也是你的求索,那么请与我们一起成为【创见者】,一起为彼此求索修行的道路“燃灯”……
也鉴于发起《创见》的“初心”,结合个人以下几方面的经历与感悟:
• 在创业领域与行业里接触到上百位新步入社会与即使工作多年的年轻人主要遇到的人生纠结与职场技能的普遍缺乏;
• 6年多来通过JA与其他公益辅导关系接触上百位各类大学生,看到的目前大学教育普遍匮乏的方向;
• 陪伴女儿教育过程的12年里看到的目前中小学体制内外教育体系的创新方向与继续存在的问题;
• 过去2年多接触人文教育类社会企业,开展《创见》,设计1st JOB,与参与果壳“在行”对话过程中已经证实的一些行之有效的“修补”方式方法。
我想在这个2015年的教师节里分享一份目前梳理的“人生即创业”的《自我成长修为指南》,一份简单的概览地图与几点可尝试实践的方法。
第一部分: 关于“体”的“修为”
很多问题是1-18岁间接受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过程中遗留的问题的体检与修复:我们的大中小学教会了大家如何提升能力,但没有教“体会内心幸福感”与“管理人生期望”的能力;而“体”这一个部分首先就是要修复大家客观辩证的重塑“三观”的“自省能力”,为人生管理的“太极”打下一点基础,慢慢才能学会做事做人的收放自如,学会如何保持一定的内心平静安宁,找到合适自己的“自省”方法。
1. 接受每个人其实都有童年创伤 :
我们需要为自己种下一颗属于自己的苹果树(比如:缺少爱与接受溺爱都会是“创伤”)要了解自己对人生的爱恨喜怒由来,理解并接受个性特点形成的缘由,懂得如何传承(取长补短)。
方法1:与父母进行深入的访谈交流,看清自己身上从父母个性里流淌的血液、精神与影响;
方法2:自我解剖,用笔写下自己内心最直接与真实的答案:“你的人生,最恐惧的是什么?为什么?”
方法3:阶段性人生笔记,对个人过去人生得失诚恳梳理,童年、青少年的影响(尤其创伤与传承部分的反思),对未来10-20年的期待。
2. 拾起被忘记的“初心”:
当客观刺激(家庭背景,人生际遇,公共知识)与主观刺激(个人独立意识觉醒,思考人类整体生存,探索个人与社会“存在”价值的统一性)相互碰撞后,我们的“初心”才会觉醒。
方法1:写自己的《遗愿清单》 (如果你的人生还有3年-1年-3月-1周-1天); — 自己是自己的“巫师”“算命师”,学会用“旁观者”眼光看待自己的各类选择,学会“自省”。
方法2:对自己过去与未来的人生事业做SWOT分析与其及基础上的3年规划;
方法3:采访自己最信任的朋友,了解三个问题:
“我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能举个例子吗?”;
“我最让你讨厌的地方是什么,能举个例子嘛?”;
“如果让你给我一个人生建议与祝福,你会希望我未来改善的方向是?举个例子,改善了以后我就会或不会如何了?”
3. 开启从来没有学过的“人生哲学”:
中国教育体系里没有让同学去学习哲学,理解认知论,所以不懂什么叫“信仰”,不理解管理“人生期望”的艺术与法道。
方法1:重新开启对中国古典哲学的认知与兴趣;比如推荐阅读南怀瑾老师《原本大学微言》《论语别裁》,老子的《道德经》等;
方法2:从西方哲学家与管理学大师的视野来印证人生管理的哲学逻辑;比如推荐阅读德鲁克的《经营完美人生》;
方法3:学习“辩证”的思考问题与追究万事万物根本的能力,理解不同的认知论;比如推荐阅读《科学的哲学》;
第二部分: 关于“用”的“补充”
中国新中国至今的教育体系里相对缺乏的元素包括:观察生活与沟通采访,辩证思维,科学的理论抽象能力,系统化循环可持续模式思维,细节与落实的能力,契约思维,实际组织筹划小事情的能力,做专才的专注力,宏观政治经济的视野,艺术人文的审美能力等。这种“缺乏”与“偏颇”(部分“营养不良”又部分“营养过剩”)在很多目前的大学生乃至工作近10年的年轻人身上都有烙印。
1. 观察生活,社会组织,与人
方法1:参访某个行业中某个公司组织的资深人士(之前不认识的),了解他的组织运营模式方法挑战,了解他其中的事业与人生思考;准备约访,采访提纲,写成采访笔记。
方法2:了解某个社会组织的运营方式:比如法院,检察院,社保局,环境局等,了解某类社会组织的功能,运作方式,评估得失成败的标准。
2. 辩证与科学的抽象力
方法1:自制某个“概念”的百科,辩证的总结各方面对这个“概念”的定义与观点。(辩证的概念与理论对比能力)
方法2:看上百页的研究报告(比如PPT版),写出一份不多于3页的概括总结 。(数字分析总结能力)
方法3:选择一个公司来分析其行业的5力模型,评估其市场规模;用商业模式画布的方式构画这个公司的“商业模式”。(对可持续商业运营模式的理解)
3. 从思考规划到落实
方面1:写一份多方战略合作执行合同; (契约的设计,理解为什么要有法律与契约)
方面2:设计图文并茂的“招揽邀请采取某类行动的”广告一份,比如微信版本;(思考到落实的能力)
方面3:写一份集体活动组织的方案与各类细节工作分工准备方案;(规划组织的落实能力)
4. 专长的构建与专注
方法1:确认一个自己想树立的“专长” – 就目前在这个专长上自己已经积累的方面写一份个人简介(bio), 然后准备一份可切实执行的自己关于如何继续树立这个有竞争力的专长的10000小时修炼计划。
5. 宏观政治经济的视野
方法1:每天读各类新闻,选择某个自己特别观察的领域,查各类相关资料与讨论,写一篇就这类“国家大事”的社评。
方法2:每天看新闻(专业高质量的那类),尤其政治经济部分(5-10条),针对自己最有感触的一条新闻,写上百字左右的个人感想。
6. 艺术人文的审美能力
方法1:也许看名画、雕塑、服饰是最笨的办法,但个人经验告诉我,看过最美的东西,眼睛也会少一些庸俗;比如:去过超过20个博物馆或美术馆(逗留在1小时以上那种),看过200幅以上世界名画,听过10次古典音乐会;又比如从头到尾认真看过20部以上中外经典长篇小说(经典指超过100年以上,世界公认的经典)。
第三部分: 关于“志”的“创见”
1. 关注社会问题(不是路过,而是参与),看到事业机遇:
方法1:确认自己最感兴趣去参与解决的社会问题,然后就此问题写一个你希望能简单树立的“社会新规范”,然后写一下可能树立起这个社会规范的方式方法。
方法2:阅读一些典型的商业计划书(3-5份),然后针对这些商业计划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自己的批评意见与建议解决修改方案。
2. 事业可以“慢炖”,专长影响力与信任都需要时间磨砺:
方法1:如果今天你告诉各领域的小伙伴,你未来10年可能在某个领域做一番事业,你觉得哪些人会在哪些方面帮助你呢?(你自己先列出来;然后尝试问一下你列出的伙伴,但修改一下条件:“如果你1-2年内,会去做这样一个事业,你会加入我嘛?”看看他们的回答,以及为什么会与不会?对比你自己列出来的预估的表格)
3. 人生事业的幸福指数KPI由你自己打造
方法1:列出你一生中自己认为最需要完成的3件事情(有定性定量的完成标准;为了每一件事情的达成,你最多愿意“放弃”做什么 – 也就是得失成本;自己或让好友评估看看这个愿意放弃对比你的想收获是否能合理“对价”);
方法2:列出你的人生=创业计划,然后清晰的列出为啥这个人生创业计划可以帮你完成自己认为一辈子最想完成的三件事情,最终定义你人生幸福的三个KPI是?(假设你自己闭上眼睛离开人世的时候,你会如何评估自己的一生是幸福的?)
以上这三大类12个方面的【修为实践建议】仅个人这段时间的一些总结,还有待不断地积累与完善,尤其在实践方法选项上。目前列出来的方法,都是曾经对某些人行之有效的方式,所以分享给大家,或许你也值得去尝试。又或者你会问:“我去实施了这个方法,那结果如何评估与反馈呢?”
我想说“成长成熟”不在于你知道了更多的“好答案”,而在于你懂得了如何问一个“好问题”。我更想说的是,知行合一,去实践本身就是“修为”,从“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慢慢用心体会,反复思索感悟,自然会有所得。又或者,你只是去做了,然后记录下来,过半年一年甚至更久后,自己回头再来批改这份自己的作业,自己就能当好自己的老师。所以说,这是一场“慢炖”!
如果你想要做自己人生的CEO,一方面不要妨碍别人“成就自己”的自由,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自己必须更加勇敢与宽容。
想坚持一份独立的人格, 首先要勇敢,但不是固执己见,而是应该更加宽容豁达的接受别人。因为如果你无法接受别人是独立而自由的灵魂,为何别人与这个世界应该接受与宽容你的“独立宣言”呢?
人要勇出,心要静退。
懂得给予,才能理解收获!
编辑 | 菡萏
图片 | 黛正
校对 | 桌子
排版 | 菡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