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主动走出去了解社会与职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stJOB】

桌子导言

《创见》1st JOB导学项目的“人生与事业规划模块”中,为星星们准备了一个职业访谈任务,要求星星们去访问自己感兴趣行业的资深人士(在该领域工作有5-10年)。通过与这些“前辈”们的交流,去了解这个行业领域目前的发展、职业布局与道路状况,特别是从他们身上去观察业内人士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为自己的职业启航和人生道路画个“概念图”。

本文以”小鱼儿”的访谈为例,列举了职场人士访谈的可能注意事项,展现一个主动探访可能带给大学生们的收获。如她自己所说,记录的“不是一些在网上就可以获取、或是和采访前类似的感受”,而是“对未来关于律师领域一些新的看法和将要采取的行动”。她为访谈做了充分的准备,并因此收获了职业起步之路上的宝贵体验,我想这正是1st JOB希望传达给大家的:大胆的走出去,行动会给你惊喜!

星星“小鱼儿”:

鱼,生活在水里,随性而游,它摇摆着尾巴,静静的游着,自由自在。而正如有句话道:Life is short,but art is long!尽管我才二十芳华,青春无限,我仍然需要认识并已经认识到了生命的短暂性和有限性,就像小沈阳说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有时,我就在思索,人这一生如此短暂,要怎样才能不辜负这些年华,甚至更好的话可以留下些什么。世界太大,中国太大,一个省也太大,就连一个城市也不敢夸下海口,我只是想能够影响到与我交往的人,给他们带来些正能量、独特的观点亦或是快乐就已经心满意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聂律师访谈记录

今天完成了我的访谈二任务,即向自己所感兴趣的职业领域的一位工作至少五年以上的专业人士。本次访谈的机缘和我们的星星“向日葵”有关,采访任务布置下来之后,采访三的合作小伙伴向日葵佳丽姐就主动向我介绍了她现在的老板——上海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聂彦萍律师作为我访谈的对象,而聂律师也在她百忙之中抽出空接受了我的采访。在跟聂律师确定了合适的时间之后,今天下午就去拜访并采访了聂律师。

关于本次采访的准备,我主要还是今天上午花了一些时间准备的,准备时间比我规划的少,准备内容也做得没有和规划的一样多,但最终,我结合自己目前对于法律行业的了解和自己内心真正的困惑,确定本次采访的主题为:深入了解聂律师作为资深法律工作者这么多年来在法律行业的宝贵经历,并以此作为我未来在法律行业奋斗的一个榜样。并主要准备了4个问题:

1、您认为在法律行业发展,成为法律行业的人才,什么样的品质和技能十分重要?

2、您在法律从业生涯中,您的那些经历或者发生的事,让您觉得对您的职业生涯产生了很大的启迪?或者说您认为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有哪几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

3、其实我平时在网页及听闻的多是律师执业风光的一面,自尊、自由、高薪。但我很想从前辈您作为一个有切身体验的资深法律工作者了解一下,你们需要承受的压力或要付出的?

4、请教聂律师对于我这样的双非、非法学名校的法律学生,若想在未来职业发展中脱颖而出,本科阶段需要培养哪些能力?若未来职业定位为律师,特别希望前辈您对我可以达成这个目标指一条路,提些建议。

在去往律所的路上,我还在担忧,担心自己问的问题水平太低,浪费聂律师宝贵的时间。还担心聂律师会反问我一些问题,而自己之前积累的素养不够,没有能力回答。

在走进聂律师办公室之前,有点担心自己在访谈过程中的礼仪会出什么差错,而想起之前向日葵佳丽姐介绍说聂律师是所里出了名的平易近人才让我有些放松。走进办公室,见到聂律师的那一刻,首先向聂律师问好,并介绍了自己,觉得见面礼做的还可以。而聂律师真的很平易近人,从开始一直到整个采访过程,开始聂律师就亲切的问候我,接着还用她的茶具冲了一杯茉莉茶给我喝,整个采访过程中,聂律师的语气、眼神都散发出一种亲切感,并没有高冷或是不耐烦,很尽心力的回答我所采访的问题。这一点就已经打动了我:尊重每一个人的态度、和乐于助人、宽容的情怀。

关于本次采访的一些收获或者说想法,我想记录下来的并不是一些在网上就可以获取、或是和采访前类似的感受,而想谈一谈本次采访对未来关于律师领域一些新的看法和将要采取的行动。

首先,聂律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律师做久了,应该是一位杂家或是说博学家”也就是说,想做一名素养高的律师,涉猎一定要广。并推荐我学习经济、财会类的知识,为以后更好处理法律实务做准备。并且读书确实很重要,也是扩展涉猎面的好方法,书的门类自然也是多涉猎,而不局限于法律领域;

其次,聂律师还给我提了一个十分实际、有用的建议,就在接下来的暑假就去律所实习,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向自己感兴趣的律所投递简历,毕竟只有自己真正在律所里实践实践、做做事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对律师工作感兴趣,也会对未来自己到底该选择哪个行业、或是法律行业的哪个领域。这个实用建议打破了我以前固执的认识:律所不接受没有通过司法考试的实习生。但无论怎样,想在暑假去律所实习,一些法律基础知识和素养要继续提高。

还有,求索法律的道路艰辛且漫长。工作中,会有来自自身的心理、道德以及由于能力不足带来的压力,也会有外部因素导致的压力,比如中国司法机构本身的黑幕。并且,从性别角度来说,女律师目前的职业前景确实处于弱势地位。前辈希望我能明白这些背后的事实。我能理解目前的这种情况,但仍对未来充满希望,也期待自己真正去法律行业工作后能用自己的头脑去应对所面临的困难,正如乔布斯所言: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最后,聂律师很友善的跟我建议了很多小窍门:建议我去了解社交礼仪方面的知识,是职场和生活都必须具备的技能或是说素养;并说道如果我真的想夯实法律基础,学习法律知识,网络资源是既有效又方便的资源,听一些公开课,提前关注一些司法考试网站的讲课,都是不错的资源;还有一个观点也鼓舞了我:团队招聘人才看人而不是看学校,能力比学校更重要。这确实让我作为一个非法学名校的学生陡然增加了不少信心,但也从侧面提醒了我能力的重要性,我要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

人生第一次和大律师的访谈就定格在了2015年5月6日下午3:20,发现自己原来也可以有和自己崇拜或心生敬畏的人士交流的机会,只要自己真的想去做,只要去努力。这个感慨让我觉得呼应了小花馒头对我南怀瑾选集读后感点评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创见,没有这次作业,难道你就没法打开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大门了吗?我想是,也不是。”

访谈过后,除了访谈带来的意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也是未来真正的意义所在。做一个‘行者’十分重要!

馒头评语:

小鱼儿的访谈重点放在自己的感受上,其实更加符合这个访谈设计的初衷。访谈任务只是一次尝试,有了这一次,希望大家继续与更多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资深人士沟通,敢于聊,敢于问,并且知道如何准备访谈,如何利用有效的时间问“好问题”。约访谈不难,关键是会问问题,问关键问题细节问题,获取更深入的对某个行业专长工作情况的深入领悟,会问“好问题”的人,还会发现你的问题激发了访谈对象,他会因为你的问题带出更多分享,并很愿意与你沟通交流。

附录:1stJOB导学项目对【访谈报告】提出的构思写作考虑因素:

1. 访谈本身来讲,希望了解到你约访的经过,访谈内容与感想;所以一份标准访谈报告里应该包括

1)访谈对象背景简介 (希望大家提前做准备,了解对方,及其行业公司自身背景)

2)约访与会面过程与感受 (希望你去约一些“有挑战”,本来不敢约的人,然后对比你想象的“难约”与实际见面的情况)

3)访谈内容(可以一问一答记录,也可以简单概括成会议记录)

4)会面后自己收获与感想的总结

2. 访谈时,1对1面对行业资深人士,可以考虑问更加个人化具体化的事情。

1)问他自己的职场路程,尤其在行业里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他的职业规划是如何做的?

2)  问现在他与他的团队具体每天在做的事情是什么?让他能举例子说明,这样你才会对他的工作有更加形象具体的了解。以后在与专业人员沟通中,要注意追问,很多时候我们止步与一个专业名称, 然后似懂非懂,听了一堆概念回来,好像逻辑很清楚,实际上很抽象,过不久你就记不得了。需要激发访谈对象讲一个具体的事件与例子,才能更好的理解。希望有机会一段时间后再做一次“续访”,针对你目前访谈报告里有意思的点,深入去问他各类具体实例与细节,这个对你未来在领域找工作创业才会有更好的裨益。从抽象到具象,往往不是一步之遥。

3)在访谈中问题常常会问得很大,其实很多大的问题的答案(比如行业发展阶段,行业竞争模式,用户分类,行业乱象等)互联网查一查也会知道很多,而很多日常公司里人的工作内容与细节,公司操作与各类对我配合环节上的事情却只有公司里在岗位上的人知道,做访谈最关键是好学会问这些“内部信息”,这个会是很珍贵的访谈资料。另外,也可以根据事先在互联网查到的公司架构运营模式,行业布局与竞争等,可以问一些他企业内容的具体应对方式及其细节,尤其是你自己感兴趣好奇但网上查不到的内部细节。

3. 访谈任务是一次尝试,有了这一次,希望大家继续与更多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资深人士去聊。这个任务希望让大家学会

1)真正走出去,与有经验的人聊,敢于聊,敢于问,不怕并指导如何有效的与行业资深人士深入交流沟通;

2)知道如何准备访谈,如何利用有效的时间问“好问题”;约访谈不难,关键是会问问题,问关键问题细节问题,获取更深入的对某个行业专长工作情况的深入领悟,会问“好问题”的人,还会发现你的问题激发了访谈对象,他会因为你的问题带出更多分享,并很愿意与你沟通交流;

3)其实每个人的访谈笔记,都是自己内心纠结的“投射”,记录的重点之间都反应了你目前在思考与困惑的领域。如果与其他同学同时访谈一个对象,可以交换访谈笔记,看看彼此是否着眼点不同,发现自己的内心“投射”。

1stJOB导学项目

《创见》是一个生活思想家的“俱乐部”,今年推出“以老带新”的“传承计划”之第一期项目“1st JOB”,旨在让社会工作创业年资长的创见者(馒头Mentor),给即将与刚踏入社会的20-25岁年轻人(星星Star) “导学”,学习经营人生与事业的智慧,把个人发展,人生价值,事业乐趣与社会意义相结合。做好“自己人生”,这场最重要的创业的CEO。

1st JOB的含义,一方面指第一次正式踏入社会去工作(即第一份正式工作),也指Jump out of your box, 跳出自己的盒子,打破陈规,突破自己。导学项目旨在帮助学生拓宽企业管理,营销规划,研究咨询,广告传媒,社会创业创新等方面的全局与前瞻视野,养成系统化的自我学习方法及商业思维,形成独立自主的人生与事业的规划和选择,寻找到独特闪亮的“自我”,成为自己生活的思想家。

(【创见】微信号中回复5001详细了解)

编辑| 桌子
图片| 小鱼儿
校对| 菡萏
排版| 桌子
欢迎与我们一起成为【生活的思想家】!阅读更多创见读书生活笔记,参与创见者俱乐部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请点击《创见》微信账号(C-sight)自定义菜 单,您可以了解:为何发起《创见》,发起者,创见者,志愿者;同学慧,石头村,百宝乡,1st JOB,长青树等各类俱乐部活动。也可以阅读《智识文集》《创见文集》《旧文曦思》《传承笔录》等读书生活笔记。点击自定义菜单中【完整目录】更可以查阅 各类历史文章与活动,也可以浏览www.csight.org网页版的同步更新!欢迎创见者一起分享各类建议或意见到《创见》合作联系邮箱:Csight@126.com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