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80/90身体里的“老”灵魂-不是复古是复活 – 创见者智识文集(菡萏特别采访系列)

基因@X-lab

 

菡萏导言
认识基因和“复活老上海”团队,完全是一个难忘有趣的“被搭讪”过程。那是一个工作日的上午,我和朋友约了在“星爸爸”聊一个关于他的旅游的项目。脑洞大开的聊2小时以后,准备撤。然后就被邻桌的基因和她的小伙伴们围上来了。“你好,打扰一下,我们也在做一个关于文化和旅游相关的项目,你们有时间可以我们再聊一下吗?” 于是,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了关于“复活老上海”这个项目的故事。
以“旅行”为主题的项目这两年特别多,特别是细分市场的领域更加百花齐放地开出来了。基因和她的小伙伴们想做的更加是偏上海本地的文化旅游 – 为现在的年轻人,用他们听的懂的语言讲述上海的故事-建筑、人文、历史等等,让他们可以体会到具有上海特色的文化底蕴与其背后的故事,用心游走在城市的记忆中。
可以说是直接行动派的做风,想到这个idea就开始做,1个礼拜的时间就聚集了100多个对老上海的老建筑感兴趣的朋友们,制定好线路以后,就开始了她们的暴走计划… 项目才开始6个月不到,她们的app已经获得了36kr和锤子手机的推荐。

这篇访谈初稿完成在6月中,期间基因希望“复活老上海”可以成长得更加丰满一些再正式亮相在创见者面前。于是,这篇稿子终于在国庆长假的今天和大家见面了,希望国庆长假在上海的朋友们也可以从“复活老上海”里提供的史料、路线和建筑介绍中重新了解我们身边的这座城市 – 上海。

一群80/90身体里的“老”灵魂
-不是复古是复活
菡萏:是什么契机让你们想到了要做这个项目?
基因:我们要做的,不是“复古”,而是“复活”
 
现在的文艺范们,他们旅行,他们出国,他们走马观花似地看遍了一个个城市,一个个国家,一片片洋洲,但他们忘却了脚下这片土地……其实旅行并非要远走他乡,只需静静地聆听生活中的这座城市。
所以我们几个人想做“复活老上海”项目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倡导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上海的本土文化,让大家在自助旅行中真正体会到具有上海特色的文化底蕴与其背后的故事,用心游走在城市的记忆中。
在怀旧风盛行的今天,老上海似乎被定义成一种风格,它代表了经典与复古。但我们十分遗憾,在不断地调研与交流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关注这座城市本身的记忆,他们所说的怀旧也仅仅只是浮于表面的一种新时尚。
而“复活老上海”倡导的则是一种新的生活体验,放慢脚步,漫游生活的同时静静地享受这片土地的文化与其背后的深意。将怀旧入侵人们的精神领域,把现代与过去相融合,让怀旧成为每个人精神领域上的一种新体验,让过去复活,让现在重生。
菡萏:怎么从项目初期“一穷二百”的日子开始的?好像你的团队都是90后的妹纸吧?
基因:简述起来可以用“拉皮条日记——萌妹子与老大爷们的回旋”来概括
都说创业团队是最苦逼的团队,很不幸,我们有幸成为了众多苦逼者中的一员。而作为团队中仅有的两名90后萌妹子,拉皮条这件事情当然不负众望地交付给了我们。项目成立第二周,我们抱着“牺牲色相”,“英勇就义”的信念,日日蹲点于上海图书馆、档案馆和各大老建筑,搭讪着四处经过的年迈大叔们。(如有路人看见两位少女走街串巷,只搭讪老大爷们请务必不要报警!)不知是运气太好,还是因为颜值太高,在仅有的一周中,我们勾搭了众多大牛。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走在静安别墅的林荫小道上,看着廊间前的老奶奶们织着毛衣,扯着家常。远远走来一位其貌不扬的老大爷,我们本能地上前一步聊情怀,不聊不知道,一聊跪地上,我们就这么随意一抓,抓来了电影开拓者郑正秋之孙——郑大罗。两大本泛黄的相册与剪报瞬间点亮了我们的世界……还有原南市区文化馆馆长,英国剑桥历史系教授,怀旧吧老吧主……(此处省略一万字内心的澎湃心情……此事也告知我们,万事从搭讪开始……)
当然萌妹子与老大爷们的故事不仅限于如此美好的搭讪事件。我们在档案、图书馆遇到的管理员,外滩景点的保安们,也都是老大爷们,他们似乎就没这么好对付了……
菡萏:哈哈:D,原来我被搭讪也是一种策略啊!那么你们做的活动中有没有特别难忘的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基因:那么必须要说一下我们的“外滩吐血重游日记”——5次暴走,1条线路!!!
说起外滩,不得不提的万国建筑群,从中山东一路2号至33号,每一栋建筑其背后都藏着不同的历史与故事。百年沧桑之后,它们仍然矗立在黄浦江畔,却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它们是上海的荣光。而对于我们来说,这条满是历史印记的道路,给我们带来的是吐血经历。
作为锦上添花的战术,团队一致通过采取线上线下活动并行的方式聚拢第一批天使用户。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殊不知我们给自己挖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坑,我们几乎每周都在“万国建筑群”之间穿行,亲力亲为组织线下活动,调研用户。
(我们从搭讪老大爷华丽地转为勾搭游客们,可还是脱离不了拉皮条的命!)项目成立8周时,我们总共重游了5次外滩,面对着成群金发碧眼的洋人们、带着小红帽的外来游客们,仿佛自己手里只要再多上那么一面小旗帜,就可以成为外滩专职地陪导游了。5次暴走的经历,虽然痛不欲生但也确实接触到了最最真实的用户反馈。当然代价也是惨痛的,白嫩小鲜肉变成了黑俏老腊肉,至今都白不回来……(菇凉们!切记!出门游玩!防晒很重要!)
菡萏:初期的活动效果不错,好像你们也开始做了自己的APP,把版图不仅局限在微信群中。可以说说你们团队合作过程中的一些小故事吗?
 
基因:做少数派的理念——女屌丝们的觉醒
我们的APP“复活老上海”上线已有2周时间,在上线的第一时间团队每位成员都和用户面对面做了细致详尽的调研,我们也在调研中发现了很多关于产品上的问题……
在团队中公平、公开、公正的民主投票中,我们把先前的理念全都推翻,我们不再注重浮于表面的怀旧,我们想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体验。虽然这很痛苦,但产品上任何一份小小的先天不足,都会导致用户体验上的差别,我们要确保把产品做到让人尖叫。
“复活老上海”想要的通过鲜活的记录,突破地域、时空的局限、无论你身在何处,都能放慢脚步,静静体会这座城市的文化与印记。每一片土地都有属于他的人生故事和值得传承的力量,让慢活成为一种新生活,让“复活老上海”成为一种新体验,让过去复活,让现在重生
女屌丝们已觉悟,我希望男屌丝与文青们请紧随其后,尽情期待“复活老上海”的最新迭代,一个全新的复活体验!

注:最近“复活老上海”app获得36kr的推荐,这是对我们这半年来努力追求的最大鼓励和认可。

关于“复活老上海”和“X-Lab”
关于“复活老上海”
是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实验室旗下“复活”团队打造的一个项目,致力于推广新的生活理念–旅行并非远走他乡,只需用心倾听生活城市的故事,游走在城市的记忆中。项目内容包括APP和线上线下系列活动的组织。目前只覆盖上海,后续推广全国。
• 项目微信公众账号 fuhuolaosh
• App下载:点击左下“阅读原文”链接
关于“x-Lab”
x-Lab是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创新孵化器,我们致力于通过创新方法孵化公司内部及外部产品。通过支持内部和外部的创业以建立过去无法存在的联接。我们认为一件伟大的事情是首先是一群有工匠精神的人一起玩更有趣的事情,基于这两点x-Lab被打造成一个无中心化的组织,相比传统组织,它的创新性、颠覆性得到了极大发挥。
编辑| 菡萏
图片| 基因
校对| 叶子
排版| 菡萏
欢迎与我们一起成为【生活的思想家】!阅读更多创见读书生活笔记,参与创见者俱乐部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请点击《创见》微信账号(C-sight)自定义菜 单,您可以了解:为何发起《创见》,发起者,创见者,志愿者;同学慧,石头村,百宝乡,1st JOB,长青树等各类俱乐部活动。也可以阅读《智识文集》《创见文集》《旧文曦思》《传承笔录》等读书生活笔记。点击自定义菜单中【完整目录】更可以查阅 各类历史文章与活动,也可以浏览www.csight.org网页版的同步更新!欢迎创见者一起分享各类建议或意见到《创见》合作联系邮箱:Csight@126.com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