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
从创业者到投资人的职业转化
大一开始参加创业比赛,大二做家教超过400小时,大四两次创业经历。卖过蔬菜、卖过MP4、也卖过篮球,2009年做过“高大上”的电商O2O,也尝试过教育咨询。5年的创业公司经历一直在磨练自己,进入VC(创投)只是人生职业的开始。
“你与众不同的the U of life 故事”
在18岁以前,我是一个土的不能再土的普通学生,在最底层的学校念书,每周的零花钱可能都不及现在一顿最普通的中餐。我记得高考的时候,学校1000多位考生参加考试,只有不到10%的本科录取率,我所在的火箭班也才只有50%考上,我是幸运者之一。进入大学校园,我刚开始非常自卑,因为自己的知识积累太少、英语水平低、甚至连穿着都很土,所以我都很少说话,我深知只能靠自己。于是开始尝试申请班干部,参加老乡会的演讲,每周一次,锻炼1-2个月后自己开始有了努力的方向。我告诉自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打开自己,接触更多的人,在大学期间做出点有意义的事情。
2009年我开始频繁接触互联网、电子商务,尤其是看《赢在中国》嘉宾们的创业梦想和大咖们精彩点评,深深激励的自己。终于在夏天时,鼓起勇气和伙伴们一起创业,立志于做最后三公里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当时VANCL、京东的模式是行业的榜样,但我们发现了几个问题:1、他们送货时间太长,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而且拿快递不是很方便;2、都只卖一种品类,对于其他品类的需求不能满足,而淘宝里的品牌大都没见过,消费者也不敢买。所以我们定位出做本地化的电商服务平台,电商网站+实体购物网点+配送+售后服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我当时作为江西省的团队开始执行,最好的时候一个月销售额好几万,2名全职,其他均为学生兼职团队。但1年左右时间我开始迷茫了,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无法解决,那时候也根本没有投资人,更没有可以给自己指明方向的老师,最终因为遇到困难无法解决而选择放弃。那次之后,我知道创业真的不容易。
钢铁侠这个称呼也是创业散伙的最后一天,我给自己起的称号。从那天起,我开始意识到,创业的种子,已深深扎在自己内心里。总有一天,我一定要自己创业,我需要向外界证明,通过勤奋和努力,以及对互联网的认知,我会做出点成绩。
进入职场最记忆深刻的一段是自己招募并带领一个团队做行业B2B平台,作为新手的我,当时绞尽脑汁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开发产品、媒体编辑、营销运营、销售每个环节都自己参与。一年多的努力在行业里做出了一些口碑,但最终因为Revenue很低而解散。那次之后我思考了两点:1、我喜欢在创业公司工作,因为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2、需要聚焦一个行业或者领域,不然你再聪明也总有人比你强。
进入创投行业之前自己积累了一年,因为之前自媒体的经历很幸运与北大做PE的前辈相识,跟他学习了不少关于投资的知识。他对行业的理解、对新事物的看法以及对人的判断都非常专业,也非常smart,那时我开始下定决心自己也要做投资。一个月的research、2-3个月不断混迹在孵化器里听项目路演,我定位自己是一个最懂创业者的投资人。源于统计学毕业,对数据感兴趣,所以偶然因素结识现在的公司老板,我们立志投资国内大数据方向的优秀创业者。
我觉得,每个阶段每个时期选择的“对话者”也不太一样,比如在我创业非常困惑的时候,我每天和另一位合伙人对话,无时无刻。我们经常会问自己,创业的初衷是什么,怎么样才能把业务做的更好,接下来面临的这些问题我们如何才能解决,下周、下月我们该如何做更好。不断的对话会让我们双方都清楚,目标一致才能齐心协力。
比如在工作中遇到瓶颈的时候,我喜欢在比较放松的环境(夜宵、KTV)中,向朋友“吐槽”,工作中的不顺畅可能每个人都存在,和朋友之间相互交流后经常会发现自己所处环境的好处,不仅在心理上有了相互疏导,更重要的是之后和领导、同事间配合也会变得更加高效和默契。
以上两种情况更多是短期的,但因为我从大学时就定位自己做和创业相关的事情,所以一直没有中长期的不确定性,不确定的可能是公司和行业。我自己适应能力还算比较强,在一家公司我能够比较快速的适应环境、同事间的相处以及工作的强度。在我毕业5年内,我没有给自己扣上行业的枷锁,我试图接触更多的行业,更多不同的工作,以寻找哪个会更接近我的梦想,接近我当初认定的方向,只要满足我就干,在这点上从未质疑过。
所以,在遇到事业的不确定性时,我建议可以尝试以下两点:1、对自己做一次深度的思考,把从小到大重要的事情都串想一遍,列出重要时点的当时状态和关键词,然后写在一张纸上,也许看几次你应该会清晰;2、列出事业不确定性的原因,分析为什么不能确定,哪些是客观的哪些是主观的,主观的因素就多和身边了解你的朋友交流,寻找心理上的Sponsor。
你对“the U of life” 的独特感悟
其实从去年才开始真正思考人生与事业的不确定性问题,坦率说我不是恐惧或担忧,而是不断的问自己,10年后自己想做成什么样的人。一旦想清楚自己要什么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太会有恐惧感。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我现在作为一个VC投资人,我的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认为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信念,如果仅仅作为养家糊口的技能,我想这事情也变得简单了。信念又回到了10年后的自己,愿意花10年时间做一件事情,其实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信念明确,那就坚定方向,不断的提升自己,最终结果一定不会太差。如果还在迷茫、犹豫,对未来缺乏自信,那就可能会有恐惧或担忧。
想想自己过去的经历,大学的统计学专业为现在做数据领域的投资打下了基础,大学多次创业经历为自己的定位做好了准备,不断的突破、不断的创新造就了自己坚韧的毅力。其实高考我的第一志愿是爆破系,谁知道滑档会读统计学,当时在学校时统计学是冷门,都没地方用得到。创业一路的艰辛别人都认为是自找的,天知道现在能用得到。可是今天看来,好像每一步都有用,我这才发现,人生就一定要多走动,转换多一点的角色,这样事业可能因之前若干个小点全穿起来,才不会有担忧和恐惧。
创见倡导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灵魂、奔放的思想。我们要学会独立的思考、独立的创造,不依赖于其他的钱权力量,固有的权威和思想体系。遇到人生事业的困惑学会多“与人生对话”,战胜了内心的纠结,就有可能爆发自己的小宇宙,产生无限的能力,为自己为家人造福。
最后我想说,当你面对人生与事业的不确定性时,是件好事情,这是在提醒你,该需要你认真思考了,如果路走对,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你都过得快乐。如果选择逃避,其实你等于是给自己打了麻药,该疼的永远都逃不掉,而且还可能会让这个时间更长,何苦呢?
线下参会的创见者提问钢铁侠&钢铁侠回答:
1.问:关于人生的不确定性,要是将来发现自己目前的选择是错的怎么办?
答:假如发现当下的选择是错的,那么以后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说,试错的过程也是人生经验的积累。
2.问:初心可以找到吗?
答:初心是可以找到的,问问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这样真的能让自己平静下来并且得到快乐吗?
《创见》年会:本次《创见》年会的主线“the U(Uncertainty) of life – 直面人生与事业的不确定性”之《创见–2016拾集》“真人秀”,邀请了10位平凡而独特的“创见者”与大家一起探讨收获直面人生与事业的不确定性的方式,成为更好的自己。
十位平凡而独特的“创见者”在《创见》年会期间,与大家一起思考和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
1.The U of life: 过去的人生选择与事业发展中最独特的要面对“不确定性”的挑战与经历是什么?
2.The Dialog with Life and Self: 面对人生与事业的“不确定性”,你最常采用的“与人生对话”的方式是什么?
3. The Fear of Life: 你对”人生与事业的不确定性”会恐惧或担忧嘛?为什么?
4. Become the CEO of life: 成为自己人生的CEO,你觉得需要关注的地方是?就这个话题,你最想与其他“创见者”分享的经验与感悟是?
3.14-3.23日,我们已经播放第一到第四集,内容如下:
(点击上述标题即可查看哦!)
图片 | 网络
校对 | 黛正
排版 | 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