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兔-愿赌服输- “担当”人生这场大赌局–《创见-2016拾集》第七集

竹玉导言

10%和90%的概率相差多远?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也许概率已经失去了它惯有的权威,对于特定的人来说,当10%的坏运气到来,其实就是100%,人生这场“赌局”,可解读可分析,唯独不可请人“代为决定”,学会担当,也许才可直面人生和事业的不确定性。

《创见》年会线下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年会的后半程还在继续。线下活动的分享,讨论,对话,其实给了我们更多的参考,让我们把对生活的思考与探索,继续深入下去,扩展开来。3月27日-4月10日期间,《创见》将继续播放第5集到第10集《创见-2016拾集》“真人秀”,并附上整理的线下版年会参与者与“主人公”的共鸣。

线下参会创见者对那兔“the U(Uncertainty) of life – 直面人生与事业的不确定性”之“最共鸣”:

——成熟的标志就是:选择并接受后果

——首先要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既然是自己做的选择,那么就不要后悔

——有担当就不畏惧

——要对自己目前环境理性分析

那兔-

愿赌服输- “担当”人生这场大赌局

那兔简介:

第四类人,男博士,正处于学术民工向金融民工的转化过程中,压力与纠结始终存在,怕输,但愿赌服输。

人生就是一个大赌局,所以我觉得不确定性是始终存在的,选择也是每天都要做的,但是事情的重要性不同,不确定性的影响,以及在面临选择时的纠结程度也就不同,并且大体上是一种正向关联的关系。所以今天要谈的我想也应当是重要的人生选择,幸运的是,到目前为止我的生活都比较平淡,没有戏剧化的情节,我喜欢平淡的生活。当然从讲故事的角度看,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可以拿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也不太好。所以要从我平淡的生活中找出一件重要到值得与大家分享的人生选择,并不容易,我思来想去,还是把职业选择的事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我的职业选择也就是大约一年前才确定了大方向,现在也只是基本确定了具体的工作,所以这一选择是对是错还无法判断,有缘的话,五年或者十年后可以再和大家分享一下。现在能和大家分享的主要还是我如何做出选择,以及从中领悟到什么,这也符合这次命题作文的要求。

做选择其实大概都要分两步走,一是权衡利弊、理性分析,二是摒弃感性、果断决定。我想面临选择时会纠结,往往是完成了第一步之后,在第二步卡壳了。第一步都没有完成的,我想不是纠结,是拎不清,这应该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回到我自己的问题上,作为一个博士生,我的职业选择在大方向上其实并不复杂,基本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进高校or进企业。但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选择,考虑到年龄,考虑到现实的经济压力,一个博士的首次职业选择非常重要,因为未来可调整的空间一般很小了。本科毕业,工作的不爽可以考研,可以读MBA,硕士毕业,工作的不爽不一定要去考博,但是年龄还小,有时间再多换几次工作。但是,博士已经没有那么的时间了。

对进高校和进企业进行权衡利弊其实也并不是很难,简单的说,进高校的好处在于路径依赖,毕竟博士那么多年都在做学术研究,虽没有丰硕的成果,但至少不是菜鸟了。而进企业则要从零做起,混的还不错的硕士同学都已经至少做到一个Team的Leader,而自己要从零做起。当然,进高校的最大劣势在于长期的收入不足,而收入则是进企业最大的好处。虽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是也需要关系粮食和蔬菜。当然,还有其他blabla一堆的因素要考虑,但这些都不是我今天想说的重点。我想说的是不确定性是一定会存在的,不论分析的多么理性,哪怕总结出了概率分布曲线,依然会很难做决定。举个栗子,如果我有神奇的大数据,和最先进的统计模型,可以算出我进高校有60%的概率会很成功,40%的概率不成功,进企业不成功的概率是60%,成功的概率是40%,那么我能很容易做出决定么?我想也还是不能。60%和50%、40%有多大的区别?很难说的清。

那么我纠结的点在哪?事后再想,应该还是由于不确定性导致的对未来的恐惧。当然,纠结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性格造成的,性格决定了人对于不确定性会有多么恐惧,可能一般人面对70%:30%的选择时就不再纠结,而特别纠结的人在面对80%:20%,甚至90%:10%的事情时还会纠结,他们会过分放大小概率事件的影响,而最果断的人则根本不考虑概率,不考虑另一种可能。

既然我把做选择分成分析和决定两个步骤,而纠结又是出现在第二步的,是由不确定性导致的对未来的恐惧所引起的,那么,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其实是不太会和别人讨论我的纠结。因为,和别人讨论往往会得到一堆分析性的意见,但这不是我需要的,我不是因为不会权衡利弊而纠结,而是因为不确定性、因为对未来的恐惧。所以,说的夸张一些,我不会和人沟通,我需要和神“沟通”,当然,我不是教徒,我不会祷告,但我真心希望有一个我可以接受的神,可以宽慰我对不确定性、对未来的恐惧。顺便扯远一些,我曾经和别人提出过一个观点,我觉得,不确定性是宗教产生的原因,但是被别人反驳说是生死问题才导致了宗教的产生,不过我觉得一方面,生死本质上也是个概率问题,如果每个人都确定自己的死期,死或许也不那么可怕,另一方面,很多事情其实并不能直接牵扯到生死,但往往都会有不确定性,所以我觉得不确定性是人类需要宗教的关键所在。

不过既然我不信教,我不想和别人讨论,那我目前就只能靠自己,靠自己说服自己,告诫自己要勇于承担做出决定的后果,不要逃避和拖延,决定总是要做的。我不知道这种方式是否适合别人,我并不是精神分裂,但我会和自己对话,这是我应对纠结的方法,坦白的说效果一般,但有需要的可以考虑。对于我而言,我不断对自己说的话,或多或少地是会影响到自己的想法。不过,我还是觉得终极解决方式还是应该找到真正的“神”或宗教。请大家自行理解何谓“真正的神或宗教”。

最后,如果只能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做自己的CEO,那我想应对不确定性的人生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担当,要敢于为自己的决策负责。其实,再细致一点来看,纠结是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逃避、拖延,因为恐惧未来而选择止步不前,瞻前顾后,不愿意为自己,或者为别人承担做决定的后果。就像开始的时候我把人生看作一个大赌局,在最后,我想从自身的角度看,应对不确定性的最好办法就是“愿赌服输”,只要愿赌服输,就会敢于下注,但这一定是知易行难的事情。所以,我只是提供一个思路,大家还需共同努力。


《创见》年会本次《创见》年会的主线“the U(Uncertainty) of life – 直面人生与事业的不确定性”《创见–2016拾集》“真人秀”,邀请了10位平凡而独特的“创见者”与大家一起探讨收获直面人生与事业的不确定性的方式,成为更好的自己。

十位平凡而独特的“创见者”在《创见》年会期间,与大家一起思考和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

1.The U of life: 过去的人生选择与事业发展中最独特的要面对“不确定性”的挑战与经历是什么?

2.The Dialog with Life and Self: 面对人生与事业的“不确定性”,你最常采用的“与人生对话”的方式是什么?

3.The Fear of Life: 你对”人生与事业的不确定性”会恐惧或担忧嘛?为什么?

4.Become the CEO of life: 成为自己人生的CEO,你觉得需要关注的地方是?就这个话题,你最想与其他“创见者”分享的经验与感悟是?

3.14-3.23日,我们已经播放第一到第四集,内容如下:

1. 极光– 写一张【人生说明书】给自己

2. 二妹– 当我跨过【结不结婚?】这个最纠结

3. 行者–因为信仰,我不再纠结【移民/换职业】

4. 樱桃– 走过死亡边缘,终于内心平静

年会后,我们已经播放了第五、六集,内容如下:

5.钢铁侠–从创业者到投资人的职业转化

6.铁樵夫–找到深深扎根的“向往

(点击上述标题即可查看哦!)

编辑|黛正

图片| 毛毛

校对| 黛正

排版| 竹玉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