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心的场域遇见彼此—记1st JOB二期【星航班】第一次线下聚会

韵帆导言

在星空中碰撞出人生最美的火花

加入创见已经一年有余,加入之初看到1st JOB第一期的招募,就心痒痒的想要深入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可惜当时碍于年龄限制无法加入,而今年放宽年龄限制,便立马申请加入!

虽然课程才开始一个月左右,心中的收获满满的,在第一模块中我们向内心探寻,将内心沉淀下来聆听世界的声音。4/26第一次线下见面课,结合了第一模块的阅读感悟,一个个在微信群中陌生的小伙伴变成真人站在面前,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故事,16个不同的故事在创见交织,开始了你的故事中有我,我的故事中有你的深刻交流,星星们交互擦撞出精彩的火花。

☞真人介绍O2O

从人生的CEO到线下见面

图为二期星星听馒头介绍

课程一开始就来一场O2O自我介绍,馒头们用心的把任务二的作业结合到自我介绍中,从星星们的作业摘出“人生事业规划-如果你是自己人生的CEO”部分做成ppt,大家根据这部分内容先来猜是哪位星星。得益于隔天打卡交(hu)作(gou)业(da)的制度设计,虽然大家此前只在年会上匆匆见过一面,但“命中率”还是非常可观。除了加深了星星们的互相了解,我们也看到每一颗星星都对于自己的人生壮志筹成,想要用短时间累积自己丰富的能量,成为夜空中最闪亮的那一颗。

每一颗星星都有不一样的梦想和不一样的故事,点徵同学说,自己精灵名中的“徵”容易被大家读成“徽”,用这个方式大大提高了别人第一次就记住自己的概率,是极好的搭讪方式。也有星星的精灵名是个性亮点,又或是长久以来的别称。我们透过了精灵名以及人生梦想,更深刻的认识了彼此。

☞U型理论

放下批判,敞开倾听,用同理真正的听见声音

图为其中一个小组讨论

开场过后,小花先带大家了解了目前大热的“U型理论”,在随后的“教练圆圈”环节中,星星们被分成了三组分别作练习。其中的镜像反馈练习对每位初次接触的星星们来说都是一大挑战。就像小花在练习前导言的,我们的文化、教育方式习惯了随随便便就给一个人贴标签、做价值判断。在学校,老师会习惯批评学生不认真,懒惰;在家里,父母也会指责我们的行为,把外在的表现归结于孩子品性的错误,而忘了追跟溯源的去感同身受孩子遇到的困难。我们从小成长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习惯“被评判”,长大之后,自然而然的忘记同理、体会的感动以及重要,以为给建议以及评判能帮助对方。我们看到异于自我的人或事,是不是都习惯性的做价值判断,“他应该这样”、“他这么做肯定是错的”、“为什么别人都可以做到,他就是不行呢?”,这些负面的能量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让我们慢慢忘记简单的感动。

在教练圆圈的练习当中,每一颗星星都要秉住一不小心流露出来的批判之声,吓止自己一不小心就给对方建议,用更多同理的方式,感受案例提供者的感受。把自己放到对方的情境里面,用陪伴及体会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存在,进而敞开心胸接纳你的到来。练习结束之后,星星们表示这实在是太难了,那些建议的话语就像火箭一般从肚子里直直的冲了出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吞了回去。也有案例提供星星表示,因为同组人没有秉好,到最后一味的给建议,让他关上自己的心,不愿意去聆听。

在“被评判的事情表征”背后往往有一层真正想表达的内容,而这些无言的诉说,才是一个人真正渴望被听到、被看见的东西,才是真正能产生爱与包容、安全与信任场域的源泉所在。让我们放下心中的“评判之声”、“嘲讽之声”,听听隐藏在言语背后真正的心理诉求;也试著放下“恐惧之声”,正视自己心中的真实感召。用陪伴“看见”别人,用觉察“听见”自己。

☞演绎人生

直面人生缺点,在直接的反馈中看见真实的自己

图为其中一个小组的演绎小品

这个环节中,各位星星们也分别组成了三组馒头团,每组各针对某个星星提交的职业规划 “挑毛病”和“泼冷水”,体验了一把当“馒头”的感觉。相较于上一个环节中的”聆听””体会””放下批判”,我们在这个环节中被鼓励直面问题,直接提出。这些经过激烈徵选进来的星星当然不是省油的灯,当场炮声隆隆,星星使劲开炮。

三位被轰的星星包括修格、炸糕和荟爷可谓勇气十足,有人流泪,有人虚心受教,也有人坦承了自己一段真实故事。成为星星都不容易,每一颗星星都有著不同的特质,但勇敢、坚强、有梦想是我们共同的人生语汇。

我记得此前在微信群中自我介绍时,不少星星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触——这一场相遇是偶然中的必然。聚会当天,在“演绎人生”环节,小品呈现的形式虽然略有夸张,但我们更靠近了一些。创见1st job是一个真实、开放、信任场域的联结。不管是作为那个被馒头团“挑毛病”的星星还是自己模拟馒头,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或多或少都在别人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我们相信这里,也愿意在这里敞开自己。

☞家谱练习

批评后的内观,在家谱中看见自己人生养成

图为二期星星在绘制自己的家谱

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是一岁左右学会走路,两岁左右学会说话,但从我们呱呱落地的时候,上天就注定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无可替代的,在人生的画卷中,正因为每个人的涂抹和落款不尽相同,所以,呈现出的画面才多姿多彩,韵味无穷。而正是这些涂抹(人生发展经历)和落款(生物遗传和与生俱来的行为倾向),我们才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当我们去探求“我是谁”的哲学命题时,去梳理自己的人生发展轨迹与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个环节在铁樵夫的指导下,分析了弗洛伊德家族的家谱,在一个系统的视角下,探求几代人之间关于关系、模式的延续以及改变,可以很明显得看到整个家族的发展与家族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都息息相关,我成为今日的我受到家庭中深刻的影响,我不想成为今日的我同样也是受了家庭中的影响,正因为这些血脉的流动交织,创造了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让我们期待下一个任务中星星们血脉相承的“灵性”与生命的流动。

☞写在最后

在火花中遇见最美的自己

整个活动延续了将近六个小时,在不同的环节中我们都体悟到了馒头的用心,从敞开内心聆听,到勇敢批评,最后遇见最真实的自己,六小时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星星之间更贴近了一些,更了解创见了一些,也更深刻的看见了自己,而看见自己之后才能看见真实的世界。

在连续的精彩环节之后我们回到现实,已经贴近的星星花了短短的功夫就选出了三位班代表,午餐环节经过激烈的辩论产生班长,并在当天晚上微信完成所有班委的工作分工以及二期星星班的命名”星舰班”。

从线上到线下,在从线下回到线上,创见1st job演绎了最完美的线上线下结合,让我们持续关注,看看这一年创见星舰班如何点亮灿烂的夜空。

图为二期星星集体合照

编辑|竹玉

图片|小花

校对| 小花

排版| 秋实

欢迎与我们一起成为【生活的思想家】!阅读更多创见读书生活笔记,参与创见者俱乐部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请点击《创见》微信账号(C-sight)自定义菜 单,您可以了解:为何发起《创见》,发起者,创见者,志愿者;同学慧,石头村,百宝乡,1st JOB,长青树等各类俱乐部活动。也可以阅读《智识文集》《创见文集》《旧文曦思》《传承笔录》等读书生活笔记。点击自定义菜单中【完整目录】更可以查阅 各类历史文章与活动,也可以浏览www.csight.org网页版的同步更新!欢迎创见者一起分享各类建议或意见到《创见》合作联系邮箱:Csight@126.com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