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图书馆,「温暖」一座城——三门行活动回顾

炸糕导言
对于星航班的星星来说,小花老师口中的有为图书馆一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两天时间,不仅有利己与利他的哲学式思辨、青山绿水之中的自我探寻,还有朴实有爱到让心底再次柔软的有为图书馆。今年的9月3日和4日,创见者们走进三门,走进有为,与三门新联会的成员们一起交流人生事业的瓶颈与突破,并在有为图书馆的热情接待下探寻三门这座文化小城的魅力。
1创见者&三门新联会联谊活动(上半场)

在上半场环节,创见者们和三门新联会的成员共同探讨如何突破事业瓶颈,寻找更好的自己,创见者菡萏、钢铁侠、石头奶奶、唐炜分别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分享。

创见者菡萏进行主题分享

参与者说(By豪斯大叔)
这项讨论体现了各个层次年龄的焦虑状态,有的讨论者纠结于工作几年后是否寻求跨行转型来突破事业瓶颈,有的家庭与事业已经相对稳定,但事业停滞不前,如何说服自己,以及获得家人支持。这些问题都表达了「瓶颈期」的焦虑状态。石头奶奶目前在研究中美职业中期转换的现象,在她的分享中,发现人们在中期的转换与其它时候很不一样,更强调意义的探寻,寻求自我的一种“突破”,而这种转换本身不仅是外在寻求更好的机会,同时也是「向内」进行探索,去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她用了一个很好的词,叫做「降噪」。去除周围人的不同声音,聆听内心,追问自我——是否真的要这样做。如果是大城市,之前积累的资源与信息的掌握,试错转型的成本其实并不大,甚至跨行转型,几位分享者也分别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应对职业转换的。但我们的主题是「联结大城市与小镇年轻人」,所以也非常关注在像三门这样的四五线城市,在家庭与事业比较稳定的状态下,如何突破事业瓶颈。

小组成员在讨论

首先是观念的突破。我们很多时候是自我设限,是内因。我们在职场新人时期就被教育一辈子只需干好一件事,不折腾。而现在的人是可以同时发展多项专长的,好比我们都知道的一个人,为什么不可以是小县城的水电工程师的同时,也可以是中国最有名的科幻作家呢?所以首先需要突破观念,认识自我。外因上,与家庭的沟通没有想象那么难,可以尝试说服家人来支持自己的想法。

当然,不是说一定要辞职重来。县城有代表性的公务员与教师群体,可能不太适合再辞职创业。举个例子,第一组讨论有一位老师,教授产品设计,辞职去公司应聘不现实——更何况自己项目经验不足,公司并不会重用。怎么办?我们可以超脱于放弃理想与坚持自我的二选一,比如利用专业写公众号,比如在知乎上写回答与专栏,呐,万一一不小心就成网红咧?

大城市里熟悉互联网的人们,搜索知识已经不再说百度一下–我们习惯于利用知乎搜索专业答案,去果壳与丁香园搜索养生谣言的真假,去网易公开课搜索感兴趣的学习视频和TED演讲,懂得英文会知道搜索Wikipedia比百度百科靠谱太多。在大城市部分白领已经习惯花钱买知识来提升自己,例如利用「在行」与「知乎Live」。互联网本是打破小镇与大城市边界的最好工具,而在这里,还是有着比较大的鸿沟。所以下一步,创见与有为的连接,我们会想更多办法,让他们熟悉互联网下的学习方法论,熟悉互联网下如何利用工具去高效率获取知识,联结更多人获得突破。

无论我们的焦虑是处在哪个年龄哪个城市,突破瓶颈,是通过高效率工具与方式积累成长后的必然,包括观念本身。因为效率最高的方式,就是利用互联网工具,才会更好地在互联网这座最大的图书馆里获取知识信息,降低连接人与人的成本。特别是小城里人们,事业瓶颈的突破才会变得容易。

2创见者&三门新联会联谊活动(下半场)

 

下半场的主题是“突破自我价值——感受公益的力量”,三位嘉宾:牛晓、吕秀娟、杨帆,分别就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公益经历。

创见者小太阳(有为馆长)在介绍有为

参与者说(By白杨)
此环节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牛晓老师的分享,她作为一个母亲、一个老板,却最终把“自己”捐给真爱梦想基金会,成为一个公益人,使我动容,天地大美于行,是我的榜样!我不确定目前的公益圈,还有多少怀揣着纯粹初心的从事公益活动者,但牛老师对公益,定是真爱,确信无疑。

2009至2014的五年间,她出色地完成了从一个宝宝的妈妈到2个宝宝的妈妈的角色转变,从捐赠第一间梦想中心到第六间乃至更多梦想中心的积淀,从一个老板到一名有信仰的公益带头人的突破。想必这其中的辛酸与欢乐,或许只有她清楚,然而有幸的是当天的分享,她将这冰山一角的两个故事讲给了大家,她透过嘴角的坚强,传递着一幕幕感人的瞬间,我很感动,几欲落泪:甘肃会宁的一位物理老师,在真爱梦想的一次活动上,对女儿说出了自己从不、从无、从未说出过的“我爱你”,那一刻,他第一次感到不曾有过的体验。而他,是全天下父亲的一个缩影,第一次真实地表达了自己接纳美好的突破。此间,牛老师还分享了真爱梦想的一个理念:帮助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而要坚守这样一个理念,谈何容易。接着她为大家分享其中一个坚守者的坚守:有一次去一个落后山区的梦想中心考察,其中的一个梦想老师听到牛老师要来,便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只为见一面,只为一个承诺的了结。见到牛老师的那一瞬,这位不顾舟车劳顿前来的老师泪如雨下,表示由于种种原因,她坚持不下去了,这是一场承诺的告白,也是一个现实与梦想冲撞后的无奈。牛老师答道:我们个人的能力很微小,但不能因为自己的微小,而选择转身离开。言语虽短,意味深长。最终,这名普通的梦想老师还是选择留下来,坚持着,直到今天,她是蔡文君。

这是天上的目标,夹杂了一线教师的坚持,成就的公益活动中,最感人的桥段,也是最挤人泪腺的所在。能让牛老师全身心投入公益中来的动力,我想,这两个过往故事中的主人公,便是最好的注脚,最有力的解说。我想,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益教育,是我努力的方向。也就像牛晓老师所言:真正的教育应该帮助人实现内心的成长,而不是追随外部的诱惑;带来广阔的事业,而不是蒙蔽于狭窄的格局;坚持独立理性,而非寻找标准答案;理解多元差异,而因此臣服于宽容。而这,正是我理解的创见的初心。一如此行,处处吸引着我的眼球,映射到五脏,绵甘醇厚,回味无穷,受益久远。

3真人图书馆

真人图书馆是一种小组分享形式,它的想法源于,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部图书馆。这次,创见的星星们作为“图书馆”去分享自己的故事,而来自三门的初中生作为听众去聆听和互动。

创见者炸糕和中学生们在进行“真人图书馆”

参与者说(By炸糕)
我分享的内容,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想跟孩子们说的,就是“全人教育”。之前还担心自己的题目过于严肃,后来发现,这个题目在我这只会更加严肃。什么是全人?孩子们的回答从“全体人类”的忍俊不禁,到“完整的人”的一语中的。我们现在的教育最看重什么?“考试”、“结果”。孩子们天真的样子,但对周围的要求感受却尤为真切。怎么样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难道我们现在不完整吗?三组小朋友会轮流听我们分享。第一组是一群顽皮的男生。考虑到我的题目的严肃性,我首先问,你们想聊什么?“恋爱的故事”。想了想恋爱其实也是属于全人教育的范畴的(话说任何东西都属于全人教育吧),我就接着问,你们有喜欢的男生女生的请举手?没有人。那你打算什么时候谈恋爱呢?“没想过”、“研究生毕业”。我赶紧委婉的扼杀了这个想法,以避免之后出现大龄单身青年的后果。

到了第二组小朋友,画风瞬间变了,大家非常安静的坐在了我的周围。于是我进入了“全场说教”模式。你们以后想做什么?“没想过”、“不知道”。看来“不知道”是常态了。第三组叽叽喳喳来了一群女生+吃货,我头瞬间大了。女生们对于何时该谈恋爱有着清醒的认识,甚至有一个已经有了前男友。在小朋友的号召下,我开始了自己声泪俱下的恋爱故事分享。结果发现被自己讲成了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的悲伤剧情,哎,所以说你们不要学我,从小就要培养与异性的相处,不谈恋爱也可以先当好朋友啊。

除了恋爱问题,我还跟小朋友们聊了聊怎么样能够把现在的爱好去跟以后的职业挂起钩来。有的同学说自己的爱好是“运动”、“唱歌”,这些确实很好,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很难变成职业的。我说我也很喜欢唱歌,下面立即有小朋友说“那你唱一首”。我真是不喜欢反应这么快的小朋友。没办法,孩子们瞬间围到了我面前,于是掏出手机百度出周杰伦的彩虹,竟然还有小朋友知道这首歌。我还喜欢跳街舞,“那你跳一首”。我……全人教育意味着尝试很多从没尝试过的事情,比如当众即兴舞蹈,于是我只得跟小朋友们说“所有人站起来跟我热一下身”,然后完成了惨不忍睹的舞蹈。

孩子们欢快的离开了图书馆,我却陷入了沉思:本来是给小朋友讲故事,却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一个只会讲道理不会讲故事的人。如此可爱的小朋友,会不会像我一样在教育的摧残下变成一个个迷茫、无趣的社会人,或者一个个工作机器?与其是我在给小朋友做分享,更多的却是看到自己身上的焦虑与缺失。

4创见书架

书架即桥梁,一头是知识、经验和智慧,一头是成长、梦想和可能。自去年6.10创见书架落成以来(欲了解创见书架项目详情,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一年的项目运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呢?在这个环节,创见者们有机会接触真实的公益挑战,并通过头脑风暴一起思考解决方案。

创见者小怪兽阐述小组方案

参与者说(By毛毛)
在有为的冬夏令营大学生志愿者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有为这个地方有一种奇妙的归属感”,没有在有为呆过几天,没有跟那些或调皮闹腾或安静懂事的三门中学生们相处过的人,大概很难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有幸在今年夏天7月成为有为高中夏令营的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在三门呆了十天之后,终于对上面那句话感同身受。于我而言,再次回到三门,回到有为,看到熟悉的图书馆、看到特意赶来见我的营员们,跟他们一起唠唠近况,跟即将迈入大学生活的营员们唠唠大学那些事儿,听听仍在跟书山题海奋战的高中生营员的小牢骚,跟他们一起吐个槽之后再严肃正经的建议他们暂时压下那些不满和愤懑,认真对待高考这个他们必须迈过的坎儿。除了这段与这些营员们的温暖记忆与联结,有为还教会了我在与青少年的相处中,什么是真正的平等和尊重:从来都不是拿捏着一份过来人的身份,像前辈告诫后辈那样的说教姿态,而是真正的把他们当做朋友,用心感受他们向你倾诉的一切。对于敏感的少年们来说,那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值得用最真诚的善意去回应。

结束语
「人的一生,就是在寻找回家的路」不管是上海,还是逃离去的大理丽江,有了越来越多的独立书店,提供空间让你去阅读。哇哦,开个书店很酷。

可是,还会有些平凡普通的人,回到了家乡,开了家公益图书馆,就像今天我们来到的「有为图书馆」。

没有售卖几块钱一张的明信片,却有从天南海北寄过来的祝福明信片,铺满一面墙;

没有价格越来越贵的咖啡,有馆长“小太阳”请我们喝的、妈妈家的新鲜茶叶泡给我们喝。

可能你看到正文图片里的幻灯颜色不对,那不是白平衡不准,因为投影仪灯泡都早该换了,馆长小太阳腼腆说,这是捐赠的。更腼腆的是,卖个十块钱的漂亮水杯,旁边还要写上成本价。

平凡的人,才会记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们在潘家小镇吃喷香的糯米饭,馆员点徵放不下孩子们,用饭盒打包了剩下的饭。

一座图书馆,「温暖」一座城。

关于有为图书馆:浙江省首家民间公益图书馆,创立于2012年。旨在以图书为载体,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推广阅读,丰富本地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本地青少年培育独立思想、开拓视野。

关于新联会”:由三门县各个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有职业人员等代表人士组成的一群代表人物,通过不定期开展联谊交友、教育培训、服务社会、参政议政等方面活动,立志成为三门县最具思想和贡献力的中坚力量。

作者|豪斯大叔,白杨,炸糕,毛毛

编辑|毛毛
图片|韵帆
校对|竹玉
排版|毛毛

欢迎与我们一起成为【生活的思想家】!阅读更多创见读书生活笔记,参与创见者俱乐部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请点击《创见》微信账号(C-sight)自定义菜 单,您可以了解:为何发起《创见》,发起者,创见者,志愿者;同学慧,石头村,百宝乡,1st JOB,长青树等各类俱乐部活动。也可以阅读《智识文集》《创见文集》《旧文曦思》《传承笔录》等读书生活笔记。点击自定义菜单中【完整目录】更可以查阅 各类历史文章与活动,也可以浏览www.csight.org网页版的同步更新!欢迎创见者一起分享各类建议或意见到《创见》合作联系邮箱:Csight@126.com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