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实导言
想要跨越自身能力和理想的鸿沟,我们总要面对自己的懒惰。敢于面对、乐于修正、久于坚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欲望和能量是我们在路上中所必备的技能。本文让我们跟随创见者白杨,分享他在三门行活动后的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与感受。
一、关于白杨
首先,不得不承认,我不是一个好学生,作业欠费,沟通欠胆,行动欠敏。但又不得不承认,此次三门行,给我了莫大的能量与改变,直视懒惰,思考不足,积极突破。盯着这个命题,我在想,自我价值在哪儿?平日一向打字顺溜的键盘,突然变得不再顺手。虽然如此,但我还是开始了码字游戏,无论是离题万里、有无价值还是怎么,只希望记下这两天在三门的感受,这或许就是一棵树疙瘩的自白、是自我的一个突破。
出行前,正是我暑期休假过完,刚开始上班的时候,工作可谓百废待兴,收到要离开星航班的晴天霹雳邮件,几近万念俱灰。我坐在电脑前,愣了半天,也不知道此次三门行是否要退出,忐忑与恐惧充斥着整个内心,懊恼?悔恨?无奈?五味杂陈。参加创见,实乃三生有幸,至此,我想,为大家树立一个反面典型也好,作为一个失误的炮灰也罢,只要对懒惰者有一丝警示作用,哪怕再多自我的思想斗争,我也要来。既然报名了,尽管不诚、不信、不义的标签已经上身,又能如何,都随他去吧。这个疑惑,或许是很多人的不解,而对于为何是此,我一向采取的是:不解释,不回避,不多言。然而,回程的火车上,炸糕和荟爷拧开了我已退化了许久的话柄。于是我又开始思索为何要加入1st JOB、初心在哪、缘何至此等一系列的自问,让我再次拉到正常人的轨道,走走、听听、想想、省省,或许这是自我的一个突破。

二、关于三门行
第一天上半场的真人图书馆,面对这帮调皮的小读者们,实在没想到,我竟然能成功做了孩子们的统领,引导他们投身国学经典的学习中来。其中还用背诵的方式,征服了一个小读者,相比去年不知所言、不知所措、不知所行的自己,这过程本身,或许也是一个突破。
突破主题分享环节,有幸听到第一场总结,小花老师分享的情绪管理、欲望管理、能量管理,不觉令人咂舌,引我深思。如果能够做好这三项管理的人,该是多么伟大,这无形中,已是我的目标。虽然自己一直在说,拒绝成为一个二手人,但还是未能跨过小花老师这精辟的论断,这是自我的一个改变。
于是,我克服第一天与伙伴们斗地主到深夜的困顿,早起去看日出,去用双手拥抱一个崭新的时光,一个新的开始。一大早,我由无言模式,成了一个话唠,试着去与大家沟通,笑语欢歌,感觉那会儿的自己很真,一个久违了的感觉,这是创见帮我找到的,感谢一路同行的伙伴们!那个早晨,我看到了刺破云海、突破自我的万丈霞光,很美。

三、关于自我价值
人的自我价值是个人对自己需求的满足。而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日食三餐,双眼却看不懂自己内在的需求,进而找不见自己的价值,然后习惯性地一次次否定自己,在羡慕着别人美好的生活背后,内心充盈着强烈的挫败感、一无是处,想突破,却无从做起,然后在无动于衷的状态中,让时间悄悄溜走,并最终沦为地球上充当着一个重要的造粪机器的角色。此次三门行对突破做出了专题的探讨,无奈我非好学生,笔记遗失殆尽,仅以个人极易短路的大脑,跟着这点单薄的记忆,完成此文,不足处(含文风),担待。
你在北上广一线的大城市工作和生活,每个月领着微不足道的薪水,干着权利和责任极度不匹配的工作,在上班的时候,想着下班要干嘛,怀着美好的憧憬,在下班的那一刻,驮着辘辘饥肠,顺手摸摸比脸还干净的口袋,无形之中自我的价值早已逃到九霄云外,随之而来的是挫败,那时的自我价值,无从谈起。
后来,你在人前,是大机构走出来的代表,身后似乎罩着如来的光辉,其实你内心还在做着要不要吃顿火锅的权衡。看着比你还小的同龄人,车子、房子、娘子、孩子一应俱全,还整天在你面前时不时端出美味的狗粮,你更像漏了气的皮球,再也无法弹起。就这样在看不到远方,找不到出路的境况中,很难见证自己的价值。
于是,你很想突破,却像压在五指山下的猴子一样,双眼看尽繁花似锦,无奈恐慌得没有一丝安全感。你很想跳出目前的状况换份工作,有多少次你要做出甩出一份辞呈,并顺嘴说一句“老子不干了”的壮举,却又想到临离故乡,亲人的叮嘱“只要你平安,没有哪个工作是不委屈的”、祖先的教诲“忠以养禄”;铁樵夫老师也似乎提到过“一份工作,至少三到五年,你才能看清它的面目”的大意,于是你又一次咬咬牙强挤出一个苦瓜笑面,为了更好的学习与修行,又像二逼青年一样重回欢乐的频道开工。
再后来你会发现,当你能迈过了一个个牙咬的槛,先前的磨难与汗水已帮你打磨好了流线型轮廓,一如和谐号的车头般,拉着笨重的身躯,“善行无辙迹”地在铁轨上迅速穿行,你终于有了能够独挡一面的臂膀,离初心又近了一步。终于你发现,自我价值,一如拨云见日的那一抹红彤,再次将你的身影拉长,我想,这突破的不仅仅是身高,还有内心。

四、突破自我价值,感受公益的力量
在我手指深夜跳舞在键盘上的此刻,本文已是第三稿。所以如此,唯愿把自己再和认真,有那么一丝联系,这算是一个自我的突破吧。
三门行第一天下午的另外一个环节中,让我最深刻的是牛晓老师的分享,她作为一个母亲、一个老板,却最终把自己捐给真爱梦想基金会,成为一个公益人,使我动容,天地大美于行,是我的榜样!我不确定目前的公益圈,还有多少怀揣着纯粹初心的从事公益活动者,但牛老师对公益,定是真爱,确信无疑。2009至2014的五年间,她出色地完成了从一个宝宝的妈妈到两个宝宝的妈妈的角色转变,从捐赠第一间梦想中心到第六间乃至更多梦想中心的积淀,从一个老板到一名有信仰的公益带头人的突破。想必这其中的辛酸与欢乐,或许只有她清楚,然而有幸的是当天的分享,她将这冰山一角的两个故事讲给了大家,她透过嘴角的坚强,传递着一幕幕感人的瞬间,这公益的力量,让我感动,几欲落泪:甘肃会宁的一位物理老师,在真爱梦想的一次活动上,对女儿说出了自己从不、从无、从未说出过的“我爱你”,那一刻,这名物理老师第一次感到不曾有过的体验。而他,是全天下父亲的一个缩影,第一次真实地表达了自己接纳美好的突破。
此间,牛老师还分享了真爱梦想的一个理念:帮助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而要坚守这样一个理念,谈何容易。接着她为大家分享了其中一个坚守者的坚守:有一次去一个落后山区的梦想中心考察,一个梦想老师听到牛老师要来,便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只为见牛老师一面,只为一个承诺的了结。见到牛老师的那一瞬,这位不顾舟车劳顿前来的老师泪如雨下,表示由于种种原因,她坚持不下去了,这是一场承诺的告白,也是一个现实与梦想冲撞后的无奈。牛老师答道:我们个人的能力很微小,但不能因为自己的微小,而转身离开。言语虽短,意味深长。最终这名普通的梦想老师还是选择留下来,坚持着,直到今天,她是蔡文君。
这是天上的目标,夹杂了一线教师的坚持,成就的公益活动中,最感人的桥段,也是最挤人泪腺的所在。能让牛老师全身心投入公益中来的动力,我想,这两个过往故事中的主人公,便是最好的注脚,最有力的解说,这就是公益的力量!
我想,这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益教育,是我努力的方向。也就像真爱梦想的牛晓老师所言:真正的教育应该,帮助人实现内心的成长,而不是追随外部的诱惑;带来广阔的事业,而不是蒙蔽于狭窄的格局;坚持独立理性,而非寻找标准答案;理解多元差异,而因此臣服于宽容。而这,正是创见的教育理念。如此行,处处吸引着我的眼球,映射到五脏,绵甘醇厚,回味无穷,受益久远。

五、结语
总之,太多的时候,因为曾经的懒惰,而像鸵鸟一样将头埋进沙子中,不忍直视。此行,教给了我如何去做一个真正的勇士,一如鲁迅所言: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而这正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我工作后的又一课。最后,以那天返程时,发在微信朋友圈中的几句话,作为结束语吧:
创见,一个有灵魂的精神家园,
有为,一个有期盼的魔力书馆,
三门,每次来都有新的收获。
感谢各位导师的引领,
带我走出重重阴霾,
感谢各位同学的鼓励,
拉我来跨作业的泥泞。
一个引子,能点燃片片星火,
一次游学,来澄清滴滴烦躁。
感谢馒头们,感恩!!!
加油前行吧,自己!!!
编辑|秋实
图片|白杨、韵帆
校对|秋实
排版|秋实
欢迎与我们一起成为【生活的思想家】!阅读更多创见读书生活笔记,参与创见者俱乐部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请点击《创见》微信账号(C-sight)自定义菜 单,您可以了解:为何发起《创见》,发起者,创见者,志愿者;同学慧,石头村,百宝乡,1st JOB,长青树等各类俱乐部活动。也可以阅读《智识文集》《创见文集》《旧文曦思》《传承笔录》等读书生活笔记。点击自定义菜单中【完整目录】更可以查阅 各类历史文章与活动,也可以浏览www.csight.org网页版的同步更新!欢迎创见者一起分享各类建议或意见到《创见》合作联系邮箱:Csigh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