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人:创业——跨越每周五天工作制的边界 |《创见·2017年拾集》VOL.08
原创2017-04-05橡皮人创见Csight
The Harder Ship Of The World来自创见Csight00:0004:08
《创见》年会线下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年会的后半程还在继续。线下活动的分享,讨论,对话,其实给了我们更多的参考,让我们把对生活的思考与探索,继续深入下去,扩展开来。3月29日-4月13日期间,《创见》将继续播放第6集到第10集《创见-2017拾集》“真人秀”,并附上整理的线下版年会参与者与“主人公”的共鸣及现场问答,敬请关注。
橡皮人简介
曾任一家500强化工公司的中国区业务负责人,目前是一家创业公司益涂的创始人。此外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一个4岁孩子的父亲。孩子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他的生活,还改变了他的事业。女儿两岁时拿着笔在墙上随便写写画画的时候,他想到的并不是阻止她而是激发了研发一面可以让孩子随意涂鸦书写的墙面的愿望,益涂因此而诞生。
A. 你与众不同的“跨越边界”的故事
A1:Boundary-Spanning Experience:
在过去1-2年的人生中,你经历过学业与事业,生活与家庭,人生志趣等方面比较大的“转变”吗?
尤其是实现某一种外在形式上的“跨界”经历,
比如,改换工作的行业,领域或城市,经历毕业、结婚、生子等人生重要阶段,有了新的习惯、爱好或获得新的成长、成就等等。
请与我们分享“你的跨界故事”。
如,在这段“跨越边界”的经历中所遭遇到的人生不曾有过的挑战,困惑与纠结等等……
当然也包括独特的欢愉,感触与收获。
领导力转型:从外企小白到刻薄老板的创业之旅
2014年初,我做了改变一生的决定,辞退了500强外企中国区业务负责人的高薪岗位加入自主创业的浪潮。
虽然从2014年开始创业,但是2014年我的心态和管理方式一直都还是外企小白,别人看我都一直是个好好先生,对人和善,为他人考虑。
直到2016年,企业面临生死存亡关头,人只有到了绝境才会反省才会改变。
在2016年我才真正的从心态上进入了老板的角色,更确切的说是刻薄老板的角色。
在一周之内,我开除了公司将近一半的员工,而这才能保住剩下来的一半不失业。
至今我仍秉承“场上是魔鬼,场下是朋友”的观念在和员工交流。
自此以来我的决策判断标准就变得极为简单——“公司利益最大化”。
在场上(工作中),不夹杂私人感情,从严要求,做出最理性的有利于公司利益的决定。
其实从另一方面而言,我相信只有公司利益最大化之后员工利益才能最大化。
虽然在某些时刻而言这些决定冷血无情,尖酸刻薄,但是没有办法,创业企业必须有一个刻薄严格的老板,这样员工的未来才有保障。
A2:The Boundaries in Life and Self:
在你上述的跨界经历中,是否看到了社会中存在的边界?
如行业、职场,地域、人群之间的阻隔等等。
是否看到了自己生活中的边界?
如生活中被你分割的不同领域,包括家庭、工作、社群,你扮演的不同角色。
又是否看到了我们内心的边界?
比如,很难改变的认知模式,思维习惯,对人、对事某些方面的处理和沟通方式等等。
请你分享一下让你感触较深的曾经或正在面对的这些边界。
社会上的,自己生活中的,自己内心里的……
你是如何看待和跨越这些边界的?
你的跨界经历对你打开内心边界有什么重要影响?
你觉得自己在跨界过程中所打开的边界是什么?
还有哪些你看见的自己内心的边界是期待未来能继续打开的?
创业企业的生与死就是一个边界
我认为一个创业企业必须经历四大轮回:
1. 不知道什么不能做,这个阶段的心态是听不进意见,只想尽快开始。
2.不知道能做什么,这个阶段的心态是整天担忧企业怎么活下来。
3.知道不能做什么,这个阶段的心态是极度关心成本管控。
4.知道能做什么,这个阶段的心态是信心爆棚,盲目乐观。
每个创业企业都在这四大轮回中时时刻刻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其中在第二和第四阶段死掉企业最多。
尤其是第四关的盲目乐观害死很多企业。其实第四关之后又会回到第一关,就是一个往复的轮回。
所以要始终秉持“公司利益最大化”的正念才能顺利渡劫,然而很多创业者在各个阶段都会忘了这个初心。
作为一个仍然在四个轮回中渡劫的创业者,我发现每渡过一个轮回,我的内心就会强大一分。
创业的四个轮回,对应了内心的“痴,疑,贪,慢”四毒。每次轮回都是对内心“定,慧,戒,谦”四识的锻炼。
周而复始,表象不变,困难不减,然而内心会变得更为平和。
B. 你对“打开边界” 的独特感悟
B1. Learning from boundary- Spanning and Opening:
在上述A1问题分享的故事中,当时支撑你完成边界跨越最大的动力来自哪里?
“跨界”的内在支持系统是如何构建的?
这段“边界跨越”的旅程中,给你最大启发和帮助的人或事是什么?
“跨界”的外在支持系统是如何构建的?
你觉得这样的打开并跨越边界的经历有什么样的独特意义,会推荐其他人同样尝试吗?
完成跨越边界的最大动力来自于背水一战的决心。
俗话说逆水行舟非进即退,创业更是礁滩行舟,稍倾即覆。
哪怕来自内心的一点退意都将造成整个公司的颠覆。如果要创业,不到止损点以下就不能给自己留退路。
在整个过程抱着不辜负的心态才能坚持下去。不辜负自己的初心;不辜负企业的愿景;不辜负员工的付出;不辜负家人的期待。
B2. Open the boundaries in our heart:
我们每个人所处的客观身心状态与生活境遇不尽相同。
每个人的思维认知模式,行为习惯,情绪情感表达方式也各具特色。
这也就同时意味着每个人都存在“局限性”,都有自己内心的“边界”。
有时候我们想守护自己价值观“底线”,有时候我们希望改掉一些坏习惯。
这都需要看见或打开自己内心的边界。
关于“打开我们内心的边界”这个话题,你最想与其他“创见者”分享的经验与感悟是?
打开内心边界要把绝大部分的时间用在沟通上。
要找到事业合伙人,和他掏心掏肺的沟通,建立起彼此的信任。让他成为你的镜子,你才能看到自己内心的边界,才有机会改正。
要留时间和自己沟通,进入冥想自省。回顾一些失误决定的真正动机,打消自己的顾虑,建立自己的信心。
年会现场Q&A——
Q1:能否举例一下自己最大的跨界的那个点,剖析跨界的原因和为什么在那个时间点选择跨界?
A: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决定。许多隐性和显性的因素促成了最后的决定。
决定不是在那一刻,而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埋下了种子,只是在那一刻爆发了。
我爆发了的时候正好符合一个前辈跟我讲的那句话,“你在外企,无论多高的职位,你拥有的只是价格;你自己出来创业,你拥有的是价值。”
一个是price价格,一个是value价值,我觉得我还年轻,我想创造Value。
Q2:您是通过跨界的经历,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边界,有想过3-5年之后自己会是个什么样的状态么?
A:我现在这个情况还是在做益涂,所以这个问题只能让我回答益涂未来3-5年的计划。
我们的愿景是:让人类的伟大创意在益涂的墙面上诞生。希望未来能够在益涂或者是我们客户的墙面上诞生更多的想法。
如果下一个滴滴,下一个摩拜是在益涂的墙面上诞生的,我们会非常兴奋。
Q3:听了您创业的分享,前期非常艰难,在无人为你指路时,不惧缱绻一路前行。从艰难到坦荡,中间的动力除了死撑之外还有什么,接下来创业公司最大的困难来自哪里?
A: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黄金圆圈”,How、What、Why。
我觉得做益涂创业初衷是挣钱,我要把这个How弄明白。
我们已经在做的事情是what;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就是why,我要挣钱;how就是如何挣钱。
我现在做了3年益涂之后,更多地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做之前我都没有想过,反倒是现在边做边想。
我们公司现在的定位是一家能够内部孵化的企业,能对自己的员工负责,能对员工成长有帮助。
我希望这可以变成支撑公司往前走的动力。
益涂能成功,是我们的希望;益涂不能成功,员工从益涂获得成长出去,我们也很开心。
Q4:我之前的工作经历和您的有点类似。有一句话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尝试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能力,你的边界由你的能力决定。当您从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走出去去迎接挑战,您如何判断自己足够有能力去做这件事?
A:确实在那个阶段,一直在犹豫、在彷徨。
在外企很舒服,机场出来,经销商就开着车来接,五星级饭店让你入住,到晚上的娱乐活动全部帮你安排好,非常舒服。
当自己出来创业之后,一下子从五星级酒店到住经济型酒店。
当时我想清楚了3年益涂最差的结果是什么。然后这个最差的结果我能接受,所以我最终决定去创业。
任何超过底线的都是上限、是加分项。
年会参与者共鸣——
· 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无知;
· 跨界之前留出止损下限,超出的都是奖励;
· 创业需要开启人生的hard模式;
· 外企—price,创业—value;
·冥想,自省
2017创见年会速递
继2015年《创见》第一届年会“少有人走的路”与《创见》2016年第二届年会”直面人生与事业的不确定性” 之后,2017年第三届《创见》年会,我们依旧邀请了10位创见者们与大家分享和探讨本届年会的主题:打开我们内心的边界(Open the Boundary)。
边界是我们用来分类这个世界和定义自我的重要元素,因为有了边界,我们才得以区分事物之间的不同,区别我与他人之间的差异。同时,因为边界的存在,我们也可能变得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不愿意走出自己内心边界围绕的“舒适圈”。打开内心边界,与更多人交流,经历与体验新鲜事物,与不同的世界及多元的观念融通,有助于我们始终保持内在的活力和生命力。各种“跨越边界”的经历也成为我们打开内心边界的宝贵经验。
关于“益涂”:益涂是一种透明的高分子液体。将益涂简单涂刷在普通墙面后,在墙上就可以用普通水笔写字画画并轻松擦除。我和我的牛津大学合伙人都想用益涂来改变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式。我们希望大家的创意可以在墙面上不受约束的表达。益涂目前已经出口到全球14个国家,并且在IBM、SAP、GE、HP、腾讯、阿里、滴滴等这些全球最具有创意的公司中广泛使用。同时包括交大,复旦,同济等知名学府也在将益涂结合到日常教学中。益涂的目标是“成为全球书写墙领导者”。
(以上内容由橡皮人提供)
编辑 | 毛毛
图片 | 紫霞、荟爷
校对 | 碔砆、秋实
排版 | 毛毛
—————-
欢迎与我们一起成为【生活的思想家】!阅读更多创见读书生活笔记,参与创见者俱乐部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请点击《创见》微信账号(C-sight)自定义菜 单,您可以了解:为何发起《创见》,发起者,创见者,志愿者;同学慧,石头村,百宝乡,1st JOB,长青树等各类俱乐部活动。也可以阅读《智识文集》《创见文集》《旧文曦思》《传承笔录》等读书生活笔记。点击自定义菜单中【完整目录】更可以查阅 各类历史文章与活动,也可以浏览www.csight.org,网页版的同步更新!欢迎创见者一起分享各类建议或意见到《创见》合作联系邮箱:csigh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