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争”——【1st JOB】”星星”分享

秋实导言

新晋星星们进入1st JOB的第一关便是模块一任务1的“阅读挑战”(《老子》、《庄子諵譁》、《了凡四训》和钱穆《湖上闲思路》的选段内容)。通过共同阅读,大家能看见彼此,聆听他人感悟,并懂得欣赏他人;同时,“在阅读中发现古典之美、哲学之美,激发经典阅读、哲学思辨的好奇心”也是小花老师设置这一任务的原意。

一年的“慢炖”起于阅读让人心静。作为老腊肉星星,被馒头问及,是否在作业后还会阅读“老庄”?我的回答是,会!都说“静定是面对纷乱的最佳状态”。当心情浮躁时,为了静下心来,我随手会翻一翻“老庄”。感慨于众多经典的“处世之道”蕴藏在这些简短凝练的语句中,探寻着、触摸着老子的智慧结晶“道”,是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作为新任副班长的花生,似乎也对以“无为”为主张的《老子》情有独钟,他竟然从中得到启示“要争”!让我们且看且思,是否爱阅读爱动脑的你也是这么想的呢?

花生简介

首先,因为我爱吃花生,我种过花生。其次,一颗花生仁只要埋在地里,就能迅速生长并长出更多的花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内在力量。最后,成熟的花生像外柔内刚的植物,露在地面上的枝干伤痕累累,让人觉得它将要枯萎,毫无生机。

事实上,它在地里硕果累累。花生就像跟我的个性一样,喜欢暗地里努力,跟自己较劲,不会太在乎外部评价,尽管在外界看来自己是那么破败不堪,也会坚持初心。除此之外,它还有与生俱来的保护自己内心的坚硬外壳。

前言

很小的时候就会念叨“道可道,非常道”口头禅,但仅此这一句。那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是出自《老子》。直到上了中学才知道是出自《道德经》,如今才知道《道德经》原名《老子》。现在抄写一遍,读过两遍,还在读第三遍,貌似在“道”上,感觉这本书应该会是我的年度书单,慢慢再读,反复研读。接下来,就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从《老子》得到的启示,进行自我争辩:我要“争”。

《老子》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这章中老子提出了三个观点。

第一,绝活意识;

第二,谦虚内敛;

第三,不争不辩。

绝活意识的启示来源于“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就像是说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谦虚内敛的启示则来源于对“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的理解,因为不固持己见,所以能认清事物本相。因为不自以为是,所以能明辨是非。因为不自我炫耀,所以能功勋卓越。因为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足发展。不争不辩的启示即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本章思想核心是“不争”,而“不争”的本质是无为,不争才符合“道”,争强好胜,急功近利都是有为,与“道”所提倡的无为相反。争与不争的辩证关系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倡导“不争”,但我却要“争”,这是为了实现“不争”。由此,我要“争”是符合老子所说的“道”。

我要“争”,是为了“不争”

我要争,是由于自私的基因。从生物学的角度,我还是一只“蝌蚪”的时候,就学会了竞争。若不是在成千上万的竞争者PK当中胜出,面对的只能是消亡殆尽,也就没有当下在电脑前码字的我。而这竞争的过程是为了“不争”,一旦争取到唯一而且排外的宿主(卵子),便实现了不争。“争”是与生俱来的基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正是因为“争”,所以才有如今人类历史的绵延不绝。由此,我要争不是由于被社会世俗的教化而变得“有为”,而是天性使然。

我要争,是源于后天的学习。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自从我开始懂事以来,耳濡目染的都是在竞争。最显而易懂的体育竞赛,最贴近生活的同事比拼,最近功近利的品牌竞争……生活当中哪一处不在竞争呢?广告在抢眼球,公关在博同情,营销在抢客户,企业在夺利润……竞争无处不在。小时候,因为是留守儿童,所以爸妈就只会拿我的成绩来说事,成绩便演变成我和隔壁老王家小孩的竞争。只有当我的成绩是邻居家小孩所不能匹及时,这样的竞争才会结束,爸妈才开始不再语重心长地唠叨“你要努力学习,超过隔壁老王家的小王”,取而代之是满脸自豪地表扬。那时便意识到努力去超过对手就不会听到爸妈的唠叨。现在想来,是“争”让我可以“不争”。从和隔壁老王家小孩的成绩之争中,脱颖而出,对手超越不过,至少在一段时间超越不过,那我就不再是他的直接竞争者,而是榜样,那我可以不争,至少在这个事情上我可以选择不争。在我看来,当开始萌发争的念头,都是为了可以不争的期盼。

我要争,是来自内心的呼唤。我内心深处一直在呼喊,要是能不争就好了。但现实生活当中,哪能不争呢?不争只是自我内心的期盼,是安抚内心那份焦虑,让自己享有一份宁静。而我的内心和行动都是在争,而且还乐此不彼,争是因为我内心有那么一点点的不甘心,争是因为我能有更多选择不争的权利。特别庆幸与隔壁老王家小孩比拼成绩,这样让我安全走过高考独木桥;特别庆幸与潜在星星的竞争中胜出,这样让我有机会成为第三期的星星……记忆犹新的是,在星星面试的时候,麦子馒头问我:“你如何打动我,让我们选择你而不是另一个潜在星星。”那一瞬间,我整个脑子一片空白,猝不及防的问题可是让我有点儿招架不住,默默哀叹:竞争四处潜伏,不争还真的就不行呀。最后勉强吐露出几个字,以传递我想争的弱弱声音,然后带着我的懊恼,悻悻而走。在离开的路上,披着倍感失败的外衣,脑子里都是埋怨自己的懊恼,都写了上万字的材料,一开始就要争,为什么在面试的阶段没有要争的冲劲,做好应对各种难题的准备?本以为我与C-sight没有交集,在我慢慢淡忘的时候却传来喜讯,那是争带来不争的感动。

《老子》第二十二章抄写 —— 竹子

我要争,争核心竞争力

争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为了不争。核心竞争力是老子所说的绝活意识“抱一为天下式”,是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我的简单理解,就是“我有别人没有,别人有而我精”的竞争优势,即是美国知名营销专家罗瑟·瑞夫斯在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广告理论USP。USP理论的基本要点是:每一则广告必须向消费者说一个主张,必须让消费者明白,购买广告中的产品可以获得什么具体的利益。所强调的主张必须是竞争对手做不到的或无法提供的,必须说出其独特之处,在品牌和说辞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强调人无我有的唯一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个残酷无情的竞争社会,我们想要不争就需要先争到核心竞争力,当具有核心竞争力时才有权利选择不争。而这与老子的思想也不谋而合,老子所说的“不争”,是指不争外在表面的东西,而是争内在永恒的东西。老子所不争的东西,是我第一次读后感想所要争的名与利。老子所争的是万世流芳的东西,比如伟大的功业、超前的思想或核心竞争力等等。BAT三家高科技公司,各怀绝技,造就了当下中国互联网三足鼎立的格局。这是因为他们争出来的不争结果,百度争得搜索技术,阿里巴巴争得大数据,腾讯争得社交,他们虽是彼此竞争却可以选择在各自的核心领域里不争。

而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都在拷问自己!我核心竞争力最应该是忠诚,忠诚于自己的初心,忠诚于自己的契约,忠诚于自己的事业。每当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回想自己的初心,就会坚持下去。即使面对别人对契约的践踏,还是一如既往会尊从契约精神。因为忠于自己的事业,所以造就了一个工作狂人。或许是忠于初心,在我面对金钱、职位和名利的诱惑下,还能踏踏实实地履行自己的三年合同契约。毕业这些年来,见证了自己从一个职业小白,变成了公司团队里一专多能的职业小咖——专研于广告和公关行业,文案里面最会设计,设计里面最会写文案,客户沟通里面最会设计和写文案。争核心竞争力,最后结果是可以选择不争。

我要争,想方设法争而不是知难而退

老子提倡的不争,是让人不要在无所谓的事情上争辩,消耗自己的精力。或许在修身养性的层面上是恰当的,在古往今来,凡是成就大事业、思想超前的人都不被世人所理解,常常受到非议,这样的单凭一个人口舌如何能与千万人争辩?因此,老子的不争,我也就理解了,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于别人不理解,自己很委屈的事情,去争辩绝对不是好的选择,即:夏虫不可以语冰。

但是,我要争,而且是想方设法争而不是知难而退。争取自己核心竞争力,怎么能不全力以赴?即使是“夏虫不可以语冰”,那也是要争,是运用奏效的方法去实现“夏虫亦可以语冰”。在我短短的职业生涯中,我知道方法总是比困难多。老东家给我深刻的印记是:要是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办到的事情,那你的价值在哪里?把别人办不成的事情办成了,那才是你的价值,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而且没有一个领导会喜欢不能解决问题的下属。一旦遇到问题,采取不争的态度,只会被无情的淘汰。然而,一旦迎难而上,就会发觉并没有想象中困难。当争到了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就可以选择不争,至少在此类工作上。

总而言之,《老子》虽然只有五千字言,但文约意丰,字字珠玑,句句精辟,内容涉及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科学、宗教等诸多领域。我读下来感触良多,以上仅仅是对书中第二十二章的要义进行深入学习,结合自己的经历,阐述自己为什么要争,我要争什么,怎么争三个部分。

我要争,在核心上也是追求老子提倡的“道”,即不争、无为。而我是认为要想方设法地去争。争,才有选择不争的权利。争,才可以不争。

1st Job项目与星创班介绍

《创见》是一个生活思想家的“俱乐部”,自2014年推出了“以老带新”的导学项目“1st JOB”,旨在让社会工作创业年资长的创见者(馒头Mentor),给即将踏入社会的20-28岁年轻人(星星Star)“导学”(原则上18-35岁皆可),主要学习经营人生与事业的智慧,把个人发展、人生价值,事业乐趣与社会意义结合。做好“自己的人生”,这场最重要的创业的CEO。

1st JOB的含义,一方面指第一次正式踏入社会去工作(即第一份正式工作),也指Jump out of your box,跳出自己的盒子,打破陈规,突破自己。导学项目旨在帮助学生拓宽企业管理,营销规划,研究咨询,广告传媒,社会创业创新等方面的全局与前瞻视野,养成系统化的自我学习方法及商业思维,形成独立自主的人生与事业的规划和选择,寻找到独特闪亮的“自我”,成为自己生活的思想家。

“星创班”是《创见》2017年“传承计划”导学项目继一期“星承班”和二期“星航班”之后的三期学员班级。一年的导学项目中,班级同学将逐渐平和人生心态,种下商业种子,慢慢形成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将独立思考、自由灵魂、奔放思想之生命之种播撒在心灵之中。

“星创班”名字由来:“创字的延伸意有很多,比如开创、创造、创新、创痕等。正如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创痕来到1st JOB,虽然抹不掉它留在我们身上的印记,但这都代表过去,我们依旧可以带着这些印记开创属于我们的新生活,去创造属于我们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在这里我们遇见未来,而遇见未来最好的方式是创造未来。”

编辑 | 秋实

图片 | 花生、竹子

校对 | 秋实

排版 | 秋实

欢迎与我们一起成为【生活的思想家】!阅读更多创见读书生活笔记,参与创见者俱乐部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请点击《创见》微信账号(C-sight)自定义菜 单,您可以了解:为何发起《创见》,发起者,创见者,志愿者;同学慧,石头村,百宝乡,1st JOB,长青树等各类俱乐部活动。也可以阅读《智识文集》《创见文集》《旧文曦思》《传承笔录》等读书生活笔记。点击自定义菜单中【完整目录】更可以查阅 各类历史文章与活动,也可以浏览www.csight.org,网页版的同步更新!欢迎创见者一起分享各类建议或意见到《创见》合作联系邮箱:csight@126.com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