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努力”的我们,能否抵御一个时代的焦虑——创见@南京

秋实导言

信息爆炸的时代,因为人的自身能力有限、竞争巨大、未来不明确,人往往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或者信息的不足产生深深的焦虑。因为焦虑,所以努力。然而对于努力的诠释众说纷纭,“你只是假装很努力”,“努力是一碗浓浓的鸡汤”……

焦虑驱动努力,而需要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努力以及怎么去努力?是为了做个“努力”的演员让大家羡慕和获得赞许?还是突破自己舒适圈,弥补自己的认知缺陷?

7月8、9日由星创班主办的南京行,创见二度携手扇贝。让我们跟随星创班的星星们来回顾活动,且看知识焦虑时代下我们的思考。

南京行的主战场是“扇贝”。扇贝是拥有数千万用户的移动互联网英语学习平台。旗下拥有包括扇贝单词、扇贝听力、扇贝阅读、扇贝口语、扇贝炼句、扇贝读书共六大英语学习产品。

星星们这里开始了为期两天关于市场营销的Brain Storm, 内容包括PEST分析法,五力模型,市场容量预估以及扇贝单词商业模式画布等,犹记得起初的一脸茫然……

除了对“扇贝”作了完整的商业分析外,星星们对产品“定位”案例分析每组有8分钟的演讲,各位馒头的辛辣点评,市场营销的头脑风暴,大家的踊跃发言……虽然距离南京行已经有一段时间,但仍历历在目……

活动结束后,陆续收到了星星们对本次活动的许多感想,大家似乎都对努力很有感触。如灵冲提及“努力是必须的。这不仅是战术上的勤奋,更是战略上的功夫。”但是细细斟酌,我们有没有假装自己很努力的时候呢?正如蜗牛谈到 “ 假装很用心甚至连自己都相信了很用心。不患无能而患无意识。”……接下来就我们一起去看看经过南京行活动,星星们的心路历程发生了哪些改变呢?

蜗牛来自现场的报道

南京行线下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关于我们产品定位分析作业的演示与点评。

侃侃而谈的豆哥

这是我们之前模块二的任务作业:产品定位,分组输出,当时我和可栖、豆哥同组。想到之前准备作业花的心思、耗的时间,心里还是多少有点底气的。但是,结果却并不如预想中那么乐观。方向大而全却不具体,缺乏原创性观点以及演示超时等等。我们收到的反馈甚至是我们此前都从未想到过的。某种角度上来说,我们仍然只是将它当做是作业对待,用小花老师的话讲,没有角色带入。

我记得之前曾经看过一本超级鸡汤的书叫《你只是假装很努力》,书里的内容忘记的差不多了,但是书名我一直记得。南京回来之后,再回想起当时馒头的点评,的确,假装很用心甚至连自己都相信了很用心。不患无能而患无意识,我们都以为花了时间,用了心思,PPT做得超级漂亮,作业就完美了,馒头就开心。却在之后才意识到,作业要给馒头看,这是展示,但展示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自己思考,有代入感的,身临其境的当自己是对方公司的产品经理,从他的角度去看问题,去想解决方案。

那天下午,五个小组的作业演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相似的问题,几位馒头点评了很多。

小花老师的点评

我记得小花老师后来讲,写作业并不是为了求让别人满意,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去有所突破。

从模块一到模块二,每一次的作业都是完全不同的方向。我自己也曾想,做这些究竟意义何在,似乎每个点都所涉及,却浮于表面从不深入。不过,很快我就被自己说服,因为模块一的作业所需接触到的依恋类型和个体心理学,作业以外自己也买了一堆的心理学相关的书来看,越来越觉得对自己的了解更加深入。而模块二市场营销相关的涉及以及和百宝乡之前的接触,也早早就引起了我对这些的兴趣。

回想起刚开始的时候,别人说创见之虐,都还以为是苦哈哈的题海战,现在看,和写作业其实没有半毛钱关系,虐人的是思维角度的转换和认知升级。就像之前年会主题说的“打开边界”,摆脱思维惯性,跳出舒适区,尝试打开边界的不适与尴尬。

活动的第二天,前一天来打过招呼的扇贝创始人王捷大叔做了演讲,言谈间感觉得出他温和可亲的一面,加之之前看到他在知乎的一些回答,多少是可以体会到创始人对一个产品情怀的影响。

当天的workshop其实也是围绕扇贝的产品展开,星创班、百宝乡和扇贝的同学分组讨论,上台演示。用同组伙伴的话讲,各种脑洞大开,天马行空。大家口才都很棒,怼起人来也毫无顾忌,相比前一天,气氛轻松活跃了许多。原定上午结束的活动一直持续到午后才结束,而欢快的氛围则是一直延续到了最后。

活动结束之后,回过头来再想,才意识到其实这次游学本身并不是目的。两天中经历的人与事,头脑风暴,怼与互怼以及怼完之后的思考,才是此行最大的收获了。

灵冲来自活动后的感言

南京行回来的那天晚上,我和紫霞特意绕路复盘了那个收获满满的周末。我想每个人都可以从中take away很多东西,但其中的内容又都不尽相同。而使我感触最深的其实是以下两点。

认知缺陷存在的普遍性

最先开始提出认知缺陷的是小花老师针对于星创班依照着“照着样子画葫芦”而缺乏了个性化的对作业的思考和见解,更重要是我们不知道这样的认知是有缺陷的。认知缺陷是互联网时代信息聚集爆炸的时代病症,其主要的体现是无法筛查过滤信息,而直接依赖于现有的标准直接下结论。比如,紫霞在南京行当晚晒朋友圈“一次充满意义的扇贝之行”,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一顿点赞评论,心中感叹自己又做了一件很牛的事情,真不知道建立起来的是自信心还是虚荣心。两种的区别其实在于前者关注“一次充满意义的扇贝之行”的后续行动及思考,而后者将社会的主流价值套用在现象本身,显得愚蠢而傲慢。当我们用很酷的事情来掩饰苍白的灵魂,灵魂并没有变得有趣,只是落入了认知的陷阱。

努力是必须的

南京行被吐糟的最多的就是星星们每况愈下的作业质量,我自我反省的结论是不够努力。努力不仅是战术上的勤奋,更是战略上的功夫。我们扪心自问对于创见的作业,其实是连战术上的勤奋都很难做到的,就不要提在如何做得更好更高效上下功夫了。那为什么要努力呢?所有人都知道努力不一定成功,而不努力一定很舒服。努力从来都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第一,努力是主动付出的开始,这种付出的过程会调动你内在的积极性,并期待一个美好的结果。可以说开始努力的时候,其实就开始在为成功的其他要素,例如必要的资源,适合的时机,一点点运气,做准备了。第二,在不具备成功所需要其他所有的资源的时候,努力是必须且唯一的通途。

以上两点,并不是南京行所学内容上的感悟,但却是渗透在生活实践中结出的果子,酸酸甜甜,生津可口。

集体照

南京行线下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对于营销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就如扇贝slogan所言,知道你在改变。相信在创见的大家庭中,各位星星们会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完善自己的认知缺陷,懂得如何去努力和为什么要努力,缓解自身的焦虑及有所进益。

1st Job项目与星创班介绍

《创见》是一个生活思想家的“俱乐部”,自2014年推出了“以老带新”的导学项目“1st JOB”,旨在让社会工作创业年资长的创见者(馒头Mentor),给即将踏入社会的20-28岁年轻人(星星Star)“导学”(原则上18-35岁皆可),主要学习经营人生与事业的智慧,把个人发展、人生价值,事业乐趣与社会意义结合。做好“自己的人生”,这场最重要的创业的CEO。

1st JOB的含义,一方面指第一次正式踏入社会去工作(即第一份正式工作),也指Jump out of your box,跳出自己的盒子,打破陈规,突破自己。导学项目旨在帮助学生拓宽企业管理,营销规划,研究咨询,广告传媒,社会创业创新等方面的全局与前瞻视野,养成系统化的自我学习方法及商业思维,形成独立自主的人生与事业的规划和选择,寻找到独特闪亮的“自我”,成为自己生活的思想家。

“星创班”是《创见》2017年“传承计划”导学项目继一期“星承班”和二期“星航班”之后的三期学员班级。一年的导学项目中,班级同学将逐渐平和人生心态,种下商业种子,慢慢形成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将独立思考、自由灵魂、奔放思想之生命之种播撒在心灵之中。

“星创班”名字由来:“创字的延伸意有很多,比如开创、创造、创新、创痕等。正如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创痕来到1st JOB,虽然抹不掉它留在我们身上的印记,但这都代表过去,我们依旧可以带着这些印记开创属于我们的新生活,去创造属于我们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在这里我们遇见未来,而遇见未来最好的方式是创造未来。”

编辑 |Lilly、竹子、惜缘

图片 | Lilly、竹子

校对 | 秋实、碔砆

排版 | 惜缘

欢迎与我们一起成为【生活的思想家】!阅读更多创见读书生活笔记,参与创见者俱乐部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请点击《创见》微信账号(C-sight)自定义菜 单,您可以了解:为何发起《创见》,发起者,创见者,志愿者;同学慧,石头村,百宝乡,1st JOB,长青树等各类俱乐部活动。也可以阅读《智识文集》《创见文集》《旧文曦思》《传承笔录》等读书生活笔记。点击自定义菜单中【完整目录】更可以查阅 各类历史文章与活动,也可以浏览www.csight.org,网页版的同步更新!欢迎创见者一起分享各类建议或意见到《创见》合作联系邮箱:csight@126.com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