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对你来说,是一时解药还是一种习惯? |《创见·2018年拾集》合集

前言

2018年创见年会结束了,只是“留白”还在时不时地回响,好像有一种“年会后遗症”在延续,潜移默化地滋生着我:

比如拥有不同背景不同性格、处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嘉宾们、

比如年会现场的开场默剧表演、白色装置和卷筒纸们、

比如生活中我开始会对每一个留白的事物有所觉知、

比如每每遇到猫猫狗狗的舒心感、

比如安静吃食时会想到它是如何生长出的、

比如看到《十三邀》时许知远和每个嘉宾的对话和发问… 


不论是一时解药还是一种习惯,希望这样一种正向的“留白”都能留在你每日生活的节奏里,引导着你,帮助解除焦虑。

今年我们涉猎的话题是:给人生“留白”

每一位嘉宾的分享围绕着以下3个问题展开,他们的故事里或许有你要的答案,也或许你能给你一些启发:

1. 你会如何形容(比喻)自己平时的工作与生活状态? (What does your daily life look like? Describe it)

2. 你最焦虑与心思烦躁的生活场景或状态是?(What makes you feel most anxious in your daily life, any specific moment?)

3. 在你的生活中,你如何给自己“留白”呢?(How to bring inner peace into your life?)

就让这篇《创见·2018年拾集》合集,带着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今年三月的那场留白吧!

倒数开始(点击每篇标题阅读原文):

寒泉:留白?留白  | VOL.10


于分享者:7年数字营销, 5年上市公司数字产品部管理经验,目前某转型公司中国业务总监。爱折腾、易发呆,业余时间弄弄酒、种种树、养养花。

关于留白:寒泉最终相信的一句话,老天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你所有走过的路,流过的泪,滴下的血最终都不会白费(寒泉提示:千万不要偷懒)。

王二:Geek 的精神家园 | VOL.09

关于分享者:Geek、Hacker、架构师及项目经理。创业多年,现在南京,服务于某信息安全上市企业,带领一支年轻的队伍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 IT 服务 SaaS 平台,并在培养未来二十年的 Geek 们。王二:关于这个名字的更具体和感性的认识,请参见王小波《2010》和《红拂夜奔》等作品。无论王二在北京、北戴河或南京,是大学数学老师、科技部常务副头或软件工程师,都在努力用 Geek 的方式探索、创新以及寻找有趣的生活。

关于留白:Geek 读的不只是 specs, whitepaper 和 manual 。只是,要打动他们,慰藉他们的心灵,微信朋友圈是不行的。你想想,给他们写个故事,还得先把高数线代逻辑学有机无机化学世界科技宗教地质史都学了才行,这是帮多矫情的人啊!他们的精神世界,本身就是种留白吧!

任大侠:用另一种“满”来填“白” | VOL.8

关于分享者:任大侠,从小被认知为乖乖女和学霸。然而事情并不简单,她实则是一位敢于追求自己想法和人生选择的叛逆青年。她有一股敢于追求和打破砂锅的神气,就算偶尔垂头丧气几天,又很容易被激发鸡血重头再来。Success is not final. Failure is not fatal. That is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that counts. 来自丘吉尔的这段话,经常能激励到她。现阶段的目标,是希望能带领团队,从商业诉求和公益情怀之间找到共赢点。

关于留白:对于“留白”,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周末和休假时间也基本上安排得满满,这种做事儿的感觉给我安全感。但并不代表我缺乏思考,每件事儿我会反思和总结,从经验的得失中学习。


悠爸:因为不想留白 | VOL.07

关于分享者:因为希望自己的女儿无忧无虑,身心健康,就给女儿起名吴悠。然后,就自然而然地被因吴悠而认识的小朋友大朋友们称之为悠爸。悠爸喜欢运动,喜欢用手机随手拍身边遇见的美好,喜欢写朋友圈,喜欢看动画片。2011年看《海贼王》,特别喜欢路飞那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劲头,受此影响写下了“人生,一路向前,~~~”的个性签名至今。人生路,十之八九不如意,常思一二,无论发生什么,生命的进程是不会停歇的;有出生,就有入死,有道云向死而生,生死不二,故而人生一路向前。

关于留白:一件事做完,另一件事还没开始之间的那部分,就是留白。遇到不安就去做那些可以降低自己不安感觉的事儿,如果没什么事可做,那就由着不安去。生命层面的话,哪儿都不去,就在当下。顺其自然,活在当下,随遇而安。


张弛:留白,去找回直觉 | VOL.06

关于分享者:将近10年互联网营销的工作历程,曾转战新加坡三年,回国后开始做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品牌和项目。热爱自然间的旅行,热爱一切原生态的事物。 此生梦想:望人如其名。

关于留白:我绝对相信那偶尔的“一弛”是为了让我从死胡同的僵局里释放出来,帮助我看清一些事情,这里所说的“事情”并不是我的事业, 而是去回看我的初心,去感觉我正在做的事情是我想要做的吗? 留白对于我的意义是找回感觉,找回直觉。

小花:领悟舍得,学做减法- 给人生“留白” | VOL.05

关于分享者:小花(黛正),一个不小心写了“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灵魂,奔放的思想”,而发起了《创见》这个爱“裸烹”与“慢炖”的独特社群的大女生,一个写《创见文集》老是絮絮叨叨的家伙,一个把“燃灯”当成最幸福志向的女宝妈妈。人生,因为可以有爱有梦,追求美好,常发灵感,助人成长,而安享福慧!


关于留白:可能大家会诧异今年的《拾集》里竟然出现了我。或许这也算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吧。2017年会后就定了今年的主题,并提前约了几位分享嘉宾,与“留白”话题有缘的嘉宾其实可能是最难“留白”的人。这个春天,果然也应验了约请时的直觉,大家都太忙了,忙得无法安静下来“落笔”梳理、反思关于自己生活的点滴。于是,这个“我自己挖的坑”,只好自己“填了”。领悟舍得,才能做好减法, 对抗焦虑。能够“发呆”,“清空一下头脑里的缓冲”是生活中的独特享受与特权!今年的年会无法到会场与大家相聚,由此也让我觉得有必要与大家“分享”关于我的“留白”,正所谓“见字如面”,以表达我对大家的惦念!

一只桃:把兴趣填满,给生活留白 | VOL.04

关于分享者:不会打棒球的胖子不是好产品经理。初中一年级开始从动画片开始喜欢棒球,大学四年级离校之际加入社团开始打棒球。至今打棒球八年,是我坚持了最久的一件事情。敝姓陶,大名陶亦之。反过来念就是一只桃。好了这下大家一定能记住我的名字了。

关于留白:工作的时候能拼命干,玩的时候也要用力玩。这样的生活状态中最大的幸福感是源于我日常的几个兴趣爱好让我在工作的苦闷、压力、焦虑中留白并慰藉我的精神世界,仿佛在大夏天骄阳下喝到第一口冰镇汽水那样畅快!


Silver:不惧过往,不畏将来,活在当下 | VOL.03

关于分享者:Silver @ Orang,一个在异乡带着三娃的70后水瓶麻麻。生性浪漫无羁,固执地走着不寻常的人生旅途,所以虽然书读得不多,故事却不乏精彩。人生过半,珍惜每一个当下。

关于留白:过去的我不够爱自己,只是一味地在追赶着所谓时代的速度,却遗忘了每个人内在心灵的渴望。Cancer是对我来说是一个警醒,它让我明白了真正扰乱我内心的是什么。来到美国陪孩子经历了迥异于国内的教育体制后也开始反思自己曾经对孩子的苛刻是否合理。

碔砆:从孤独患者到孤独享受者,独处本身就是种留白 | VOL.02

关于分享者:创见1st JOB二期星星,一个刚毕业两年目前在私募做股票研究员的95前小毛孩,热爱生活,喜欢观察,内心冒险,略带闷骚,有数不清的强迫症但却唯独没有不工作就难受的强迫症。

关于留白:对于人生的留白我觉得就是一种独处的能力。让自己跟自己待在一起,慢慢放下对外界的诉求,去寻找真正跟自己联结的方式,并且是你喜欢且愿意坚持的方式。如果你挺过去了,就会获得一种别样的快乐。

明渡:走过浮躁浮华,“无聊处”助我走入“专注” | VOL.01

关于分享者:“明渡”,加拿大 Ivey 商学院 可持续商业博士生。青藏高原东南边陲羌人。研究各原住民地区通过商业的方式在迎接全球化的同时保留自身的文化和土地。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巴黎HEC商学院,曾受邀在纽约“克林顿全球倡议”2014年会上展示社会创业项目Bee Healthy,该项目得到克林顿特别点评。会中、英、法三语;在发达、发展中、欠发达国家有过学习、工作经历;爱电子乐、爱旅行,在亚欧北美非20多国留下跳舞的足迹。

关于留白:留白,可能就是让自己不要那么执着吧;禅修、旅行、间隔年,如果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被迫或模仿,都是都不再白;房、车、北京户口,如果可以带来生活的平静和安心,也许他们最留白。

亦伦:人生“留白”——当代人与焦虑的对弈 | VOL.番外篇

关于分享者:1stJob项目第四期“星星”,98年元气少女,给自己的日程总是安排得满满的,又常常继续建立自我挑战的新高度。


关于留白:在这里,讨论的是当人们置身于一个变化极快的时代,焦虑感充斥着我们周围时,该如何给自己的人生“留白”,与外界“断舍离,让自己重新掌握生活的节奏。


如果您对这些创见者的故事或本人感兴趣,或者您对这些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想与我们分享和交流,欢迎在对应文章下方留言或发送邮件至csight@126.com



《创见》作为荟聚生活思想家的俱乐部,每一年“年会”我们都相约在一起,探讨关于人生的话题,聊聊我们奔放的思考,遇见有趣的灵魂。


过去几年,我们分别讨论了以下主题(欢迎猛戳,延伸阅读):

–   独立的人格:那些少有人走的路  (2015年会主题)

–   the U(Uncertainty) of life:直面人生与事业的不确定性(2016年会主题)

–   打开内心的“边界” (Open the Boundary) (2017年会主题)

–   给人生“留白” (2018年会主题)


2018刚刚过了第一个季度,我却要说:

“让我们一起期待2019年的创见年会吧!

明年见!”

(据说年会主题已经选好了哦-只是现在🙊)

图文 | 嘉宾

编辑 | 菡萏

排版 | 菡萏

校对 | 竹玉


欢迎与我们一起成为【生活的思想家】!阅读更多创见读书生活笔记,参与创见者俱乐部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请点击《创见》微信账号(C-sight)自定义菜 单,您可以了解:为何发起《创见》,发起者,创见者,志愿者;同学慧,石头村,百宝乡,1st JOB,长青树等各类俱乐部活动。也可以阅读《智识文集》《创见文集》《旧文曦思》《传承笔录》等读书生活笔记。点击自定义菜单中【完整目录】更可以查阅 各类历史文章与活动,也可以浏览www.csight.org,网页版的同步更新!欢迎创见者一起分享各类建议或意见到《创见》合作联系邮箱:csight@126.com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创见Csight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