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最长情的相伴 |《创见文集》 21

黛正导言

又到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今天也是《创见》的四岁生日。


前几日正巧叶子与我谈到《创见》最底层的部分,我码了这样一段话:“这个世界太混乱动荡,有灵魂的人其实很孤独无奈,需要彼此点亮与彼此温暖,告诉彼此这个世界还有欣赏纯净本真,鼓励理想的地方。最长情的陪伴,就是我们一起为彼此心中燃起的灯!”。而这也正是这个生日我想写的主题。


01

再议为什么《创见》?


坦率说,刚开始发起这个俱乐部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有一个宗旨是始终不变的:“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灵魂,奔放的思想”。


我与其他参与发起的伙伴们,希望能探索各种“道法术”整合的方式来补全过去几十年中国独特历史时期所遭遇的社会性问题与这么多年应试教育给当代人(尤其生于70,80,90年代)带来的“创伤”与“缺憾”。希望创见者们能成为更加“身心灵健全”,有独立人格,善良正直的人;拥有自己对生命,对人生事业,与对最后的智人社会的积极信仰,泛起属于自己人生的那点美好的浪花。这四年,我们一直在路上。

 

更坦率的说,其实这四年,我是“谨小慎微”的,因为支持《创见》健康发展的绝对不是“控制”“指挥”,而是“自然”“随顺”。


与建立商业组织不同,“自组织”很重要的是“由下而上”的自然形成,从实践中逐步积累生成出这个组织最恰当的价值体系,文化氛围,形式规则等,可以说是一个行动研究,或者说是一个所有人参与共创的研发过程。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创见者宣言》(见文末)过去三年里并没有刻意更新,我们也没有像国际头马俱乐部(Toastmaster)或其他社团组织那样,发出很多标准操作手册与规范来指导(或“约束”)每一位来到创见大家庭的成员。我们在石头村,百宝乡,1stJOB,年会等各种活动中,总是这样说:“你来诚挚参与体验过创见,你会自然理解《创见》是什么……。”

 

拿1stJOB项目举例,今年已经运营到第四期了。第一期毕业的星星担任了第二期的教务组并依此不断传承。至今整个项目的运营管理,各种项目管理表格,教务管理方法等,都出自每一期毕业星星组成的教务管理团队的自发创造。其实,馒头们要预先发布一套规则与命令,比如一定要填这样的表格,一定要那样具体操作,是容易的,但真正让项目受益的星星们能自主共同设计创造自己项目的未来才是最具挑战的。

 

然而,四年过去了,《创见》的愿景与文化已越来越明晰了,很多时候我更多的是听到创见者们自发的在提醒彼此“什么是创见精神”,这种文化与价值观的共识共鸣已经越来越强烈了。所以,我也在思考将第5年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收敛迭代”之年。也由此,接下来一年里,我每个月会写一篇《创见文集》来梳理总结我们过去4年时光里共同的收获与可见的未来之道。 

 

02

关于“己欲立而立人”

说到我自己的“谨小慎微”,还有一个原因是作为发起人,或者说“托底人”,对我自身而言的巨大挑战。


无论是独立丰富公正性的思考,还是本身做好一个终身学习者,我都责无旁贷。尤其,大家可以看到整个创见大家庭里,真是人才济济,年轻人的才艺与成长速度真是让我特别羡慕。光一点“谦卑”是不够的,保持好奇心与年轻的心态,保持勤奋与自律得从自己做起。比如,今年1stJOB成立了校友会,为满足大家持续共同学习的期待,我开始设计高阶的“创见公开课”系列。拿《领导力》课程而言,要为大家定位合适的阅读资料与案例,提供足够开阔与整体性的视野,在大家讨论的时候能反馈更多洞察,我自身需要继续阅读与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另一方面,人生因缘际会,我过去一年里更多驻扎枫叶国,开始了国内国外两边跑两边都要照应的生活。接触一个新的社会生态体系,由零开始(点击阅读),我自己真正做到了跳出“舒适圈”,才好建议更多人勇敢去实践打破成规(Jump-out-of-the-box)。正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是吗?

 

回顾过去4年,我的个人学习成长其实可以围绕着如下的三个专业能力圈而不断建构。


  • 完成管理学博士阶段的学习,让我聚焦到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创业创新的前沿领域,思考探究共创型的领导力培育模式,为此,我今年又在学习与实践国际领导力教练技术。

  • 过去三年在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担任梦想课程研究院执行院长的角色,又让我对中国教育第一线有了深入的理解,对国际前沿的素养教育理论与方法形成了全面的认知与把握,并通过指导研究院完成梦想课程2.0体系的规划、设计与落地、评估等实践,得以形成自己对素养教育“知行合一”的感悟。

  • 这个秋天,我不仅继续进修国际领导力教练技术的高阶课程,而且开始了“心理咨询”专业的新三年学习。我想大家通过“石头村”的各类活动,应该对心理健康意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一个人不仅要最大化自己的心理潜能,也要能排除心理亚健康的困扰,这其实是“一体两面”。如果把支持“人的发展”比喻成设计最前进的跑车,研发工程师本身也应该是优秀的机修工,不仅知道如何设计最佳的引擎与配备空气动力系统等,也能及时排除各种机械故障。

    最近翻看心理专业的教科书,四分之一的美国人一年里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而一半的美国人在整个人生过程中都会遇到一种或多种心理亚健康问题。其实,当下的中国,我们在心理支持方面的需求量一点不亚于美国社会。然而,北美的心理咨询师从业执照与道德准则规范要求却远比中国要严格得多。虽然之前硕士学了组织与社会心理学,我实在不敢说自己懂很多心理学,而是打算自己先真正系统性的研究一遍。

以上唠叨这些自己在管理,教育,心理方面的学习情况与计划,归根结底是基于一种理念:要做一样好东西带给别人,不能不懂装懂,还得学明白了,才能把“作品”做好,才能真正帮助他人,也惠及自己!

 

03

《创见》我们的大学!

与我交往十多年的伙伴都知道,我的理想是创办一所社会开放大学。其实,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探究最合适的组织形式。从物理形态而言,一座图书馆是一所大学,一个咖啡馆也可以是一所大学,一个书房,一个在线平台也可以是。然而,更重要的其实是这所“大学”最重要的特色与追求本身。

如果今天问我这个问题,《创见》这所“大学”最大的办学特色将是什么?我想说的是“陪伴”。当下中国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最缺的一样东西:一份值得信赖的可长期依托的最耐心与长情的精神陪伴。

 

不是填鸭知识,而是启迪思维认知视野

不是探究对错,而是接纳多元认知突破自我

不是追求结果,而是享受终身学习的过程与乐趣

不是说教习惯,而是提供实践好习惯与自主创新的平台

不是恐惧错过,而是赞赏感恩所有人生的遇见与成长的收获

 

也由此,又回到导言里那段话:“创见者在一起彼此点亮,彼此温暖,彼此看见这个世界还有欣赏纯净本真鼓励理想的地方”。

 

《创见》路上,最长情的相伴,就是我们一起为彼此心中燃起的灯!”


在一起,携子之手,与子偕老❤


创见者宣言


1.  创见者,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生活的思想家”; 创见是一个平台,一个品牌,一份初心,更是一个生活思想家的俱乐部。


2.  每个创见者都可以给自己取一个精灵名字(精灵=代表你的精神与灵魂),去掉你各类面具与社会属性,大家回归本真,平等相处。


3.  创见,本身是一个系统化的共创;会引入学术理论,引导大家共同思考与消化吸收,然后步入实践;《创见》本身就是认知-思考-实践的过程,一本打开的创见者一起不停在写的书。


4.  创见的各类活动提出一定的“深度”, 所有线下互动活动,都需要有事先主题分享(参会者了解话题基础上的参会审核),活动中的互动沟通共创,活动后的感想总结反思分享。


5.  《创见》不做单纯的信息收集分享,而是希望激发思考,分享思考。我们发布的每一份思考背后都有一个“人”,有一个思考的灵魂;所以是手工做的奢侈品,拥有一份“匠心”。去掉“浮华”,倡导“纯粹”,坚持“裸烹”。


6.  《创见》不会为了追赶“流行”而写作而办活动,但可以帮助记录一个时代的思考,如同一份《时代周刊》,记录下我们每个年份里思考与感悟生活的方式。


7.  创见者在《创见》这个俱乐部里“来去自如”;但是,一旦承诺完成某事,必须兑现实践。


8.  2015年 《创见》年度主题为:深诚 (深:深度思考,深度阅读,深度写作,深度交流;诚:直面初心,对自己真诚,接受多元的他人);创见者首先要自己做到“深”“诚”,然后影响周围的人,为周边的人点一盏思考生活的灯。

—— 第一届创见年会志愿者

草拟通过

更多往期《创见文集》内容,请点击查看:

肆拾“不惑” —《创见文集》20

管理创新组织的必要“领导力”–《创新公司》读书笔记

小花:领悟舍得,学做减法- 给人生“留白” |《创见·2018年拾集》VOL.05

由零开始,我们真的敢嘛?- 2018新年开篇《创见文集》17

“三年慢炖” – 《创见文集》16

读懂“领导者” —《创见文集》15

“读书”与安静的影响力 —《创见文集》14

人生没有“岔道口” – “自由职业者”的点滴探究《创见文集》

“社会企业化创新”运动之实质探讨 –《创见文集》

给新年一张“安静”的书桌 –《创见文集》

中国教育之“纠结”发展–中国教育公益行业正在思考的问题【收藏版】 –-《传承笔录》

【创见一周年】暨教师节特别献礼:Become A CEO of Life – 人生即创业

在中国读博这几年 — 《创见文集》

你能去掉心底的【贪图】吗?– 《创见文集》

旧文曦思 10 — LSE小老师的“亲切尽责”

旧文曦思 09 — 上下课生活与“妄自菲薄”

旧文曦思 08 — 小组讨论会遇到“文化差异”

旧文曦思 07 — 班代表选举看“合适的锋芒”

《创见文集》06 致为人父母“与孩子一起修行” — 教育之“道”与“术” 上篇 (你自由,则TA自由)

《创见文集》05 你自由,则TA自由 – 献给挚爱 — 《创见文集》之“黛正”新年开篇

《创见文集》04 为什么我们需要《创见》?- 因为我们的“怕”与“恨”,更因为“爱”

《创见文集》03 — 游学欧洲 (写给想出国留学的年轻人)

《创见文集》02 —人生的命题(Why weknow & ask?)

《创见文集》01 — 间隔年 (如果“回不到过去,走不进未来”)

编辑 | 竹玉

图片 | 菡萏

校对 | 菡萏

欢迎与我们一起成为【生活的思想家】!阅读更多创见读书生活笔记,参与创见者俱乐部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请点击《创见》微信账号(C-sight)自定义菜 单,您可以了解:为何发起《创见》,发起者,创见者,志愿者;同学慧,石头村,百宝乡,1st JOB,长青树等各类俱乐部活动。也可以阅读《智识文集》《创见文集》《旧文曦思》《传承笔录》等读书生活笔记。点击自定义菜单中【完整目录】更可以查阅 各类历史文章与活动,也可以浏览www.csight.org,网页版的同步更新!欢迎创见者一起分享各类建议或意见到《创见》合作联系邮箱:csight@126.com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创见Csight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