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实导言
第一次听说“第一性原理”是在一个音频节目中,举例说伊隆·马斯克将其运用至商业,创造出了特斯拉。所谓第一性原理就是,从所有事物的本源看待问题。本文中“墨迹”谈她在「得到」平台听完施展老师的《中国史纲》50讲后,结合自身对“第一性原理”的理解,打开了全新史学观的脑洞。那就让我们来读读她这篇听后感吧!
墨迹,之前是广告圈混迹的一只“广告狗”,溜达到枫叶国后,遭遇中年危机和人生瓶颈的双重打击,幸遇小花老师,鼓起勇气,继续人文素养和职业进修的再教育,希望在不断的摸索中寻求心安事顺。附录一句话共勉:The best time to plant a tree was a decade ago, followed by now.
《中国史纲50讲》: 不是学术研究,不是为了告诉你过去是怎么回事,而是为了和你一起思考:到底什么是中国?中国的未来有没有前途?这门课,就是在回答这两个终极问题。要想推想未来,首先要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因此,施展会带领你,回望3000年的中国历史,用超学科的视野,帮你重新理解中国。
施展,青年学者,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工科出身的北大史学博士,徐小平三次隆重推荐的教授,让罗胖认知升级的秘密武器。
–摘自【得到】平台
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浓缩在50个10分钟里来讲清楚,想想是很有难度的一件事。其实用一句话来总结这门课,就是“什么是中国,中国怎么来的,和中国的未来发展在哪里”。有别于曾经历史课上所学习的,用时间线来串起发生了什么,事实是什么,这门课用了一种全新的角度来说明历史背后演变的逻辑是什么,这让曾经觉得历史除了死记硬背根本无他学法的人(比如,我),有了崭新的视角和理解,怎么通过过去看未来。

施展的历史观从维度上是两条线:时间和空间。时间上事件更替,空间上中原草原高原海洋相互影响,而到了近代更是世界与中国的相互塑造。华夏大地在内部上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多元国家,而外部成长为世界秩序中的重要枢纽。
施老师呈现了解读这复杂历史逻辑的独特分析工具—历史的第一性原理。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社会发展基本就是人和人之间,团体之间的博弈过程,而影响博弈过程的两个因素,就是内部的欲望和外部的秩序。这两个因素就是第一性原则,基本上历史发展的各种事件都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找到答案。那历史也就不再是曾经说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压迫与反抗,而是不同博弈团体的变换结盟关系,他们的位置、关系、力量和资源决定了结盟的对象和行为。现在宫斗剧里老说的制衡之术,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在博弈平衡的时候,社会结构会稳定下来,但是还有两个影响博弈的变量,就是气候变化和技术发展。这两个变量都会打破平衡,带来新的转折和变迁。

这样宏大的解读视野下,看历史就不再是感叹盛唐辉煌、哀思近代苦难,也不是简单的民族自豪感、抵制XX货、口诛笔伐非洲援助和美国强权政策。这种大开脑洞的历史解说,可以让我们冷静的透过现象看本质。
听完这50讲,可以打破不少对传统中国历史的印象,比如初高中学过的历史其实是汉族角度为主的描述,说汉族是中国的主要群体,但其实民族的混合从3千年前就开始了,现在动辄溢美之词的大唐盛世的李世民只有1/4的汉族血统,主要是鲜卑族的。这么看别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也许几千年前,所谓的民族血统早就是一家了。所以按照民族的差异来划分是不是中国,就未免狭隘了。

还有常说的封建社会,普遍认为是商周开始一直到大清,但根据施老师的解释,其实封建是指分封诸侯国,割据领土,虽然诸侯们表示效忠天子,但在各自地盘还是各自为政。这样的状态其实在秦朝大一统以后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郡县社会,从豪族把持官僚系统,到平民通过科举选拔进入权力中心,基本还是皇帝说了算的高度统一社会。而西方是没有这种情况的,他们的领主制持续了很多年,而且各领主们有高度的政治独立性,所以他们的君主立宪是有社会基础的。但是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高度大一统,权力和财富的高度集中,相比君主立宪的基础不管是经济层面还是政治觉悟性都缺乏太多,曾经大张旗鼓表面搞共和的袁世凯真实想法也是做个有实权的皇帝。

另外关于宗教,比如大清为什么能一统中国两百多年,长城内外,高原平原都能纳入它的治理范围,因为它不仅理解中原和草原的不同统治逻辑,对于藏传佛教的控制和推广也功不可没。藏传佛教和蒙古的萨满教有相似之处,在蒙古各部落混战的时候,藏传佛教被引入蒙古作为信仰基础,在蒙藏统一了精神秩序后,大清的统一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大清的皇帝封为佛教中的文殊菩萨转世,也在教众中树立了特殊的控制地位。一个皇帝,多重身份,来面对不同的群体,汉满蒙回藏互相融合,互相制约,在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很高超的政治手段了。

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施老师提到了伊斯兰教的变化,作为和基督教同源的伊斯兰教,理应也秉持着温和宽容,怎么现在就是闻之色变的“邪教”感浓郁的角色了。在中世纪的欧洲,伊斯兰国家也曾经是文明富饶的发达地区。但是到了现在,伊斯兰教处于弱势地位,经济脆弱,沙漠里的绿洲资源匮乏,而犹太教和基督教变成了发达地区,人民生活富足。一对比,生活如此不如意,但是主是没错的,那就是世界错了,伊斯兰教徒的暴力反抗不妥协的地方就被突出了,开始搞事情。目前来看,压制恐怖主义,重建社会经济秩序,调和民主与世俗、现代和传统的冲突,伊斯兰国家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对于中国往哪里去,我想施老师的一个词“枢纽”,很好的诠释了中国的角色,于西方国家,我们是制造业的输出方,而于东南亚及非洲等国家,我们是收取原料和初级加工品的接收方。作为维持经济循环体的中间的枢纽国家,眼光要放在世界的格局上,才是中国发展的重点所在。
最后要给施老师大力打call,脑洞大开,精彩纷呈!
图片 | 墨迹、网络
编辑 | 秋实
排版 | 秋实
校对 | 秋实
欢迎与我们一起成为【生活的思想家】!阅读更多创见读书生活笔记,参与创见者俱乐部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请点击《创见》微信账号(C-sight)自定义菜 单,您可以了解:为何发起《创见》,发起者,创见者,志愿者;同学慧,石头村,百宝乡,1st JOB,长青树等各类俱乐部活动。也可以阅读《智识文集》《创见文集》《旧文曦思》《传承笔录》等读书生活笔记。点击自定义菜单中【完整目录】更可以查阅 各类历史文章与活动,也可以浏览www.csight.org,网页版的同步更新!欢迎创见者一起分享各类建议或意见到《创见》合作联系邮箱:csight@126.com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创见C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