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之外,《孙子》的底层人性代码|《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

秋实导言

 

记得去年Real用《孙子兵法》中的“五事”来解读小米生态链(见文末链接),今年行云通过华杉的解读对兵家常识的认识被彻底推翻。虽然人各不同,而两人在先胜后战的思想,以及“大道至简”的修心之法有相似之处,恰如行云所说“学问之广,终有同归”。在行云看来,孙子的底层人性代码是“非计谋而计算,非战而不战,非求胜而止败”,孙子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兵法,更是博弈学、心理学。

行云:一个勇于自省的二宝妈,在家教育老师。用“行云”作为精灵名,源于对天空流云的热爱,同时亦是生命中一次次出发,一次次止步,一次次在认识上的翻山越岭,一次次行到水穷坐看云起…努力保持思想肌肉的紧实,对生命抱有好奇且充满敬畏,简单地相信所有遇见皆有上帝的美意。


《孙子兵法》一直以来的印象,神秘,奇谋诡计,深山秘籍,“兵书”也常冠以阳刚之气而保持安全距离,倒是在MBA学习、经营管理、人际社交中常常被人引用,基本上耳熟能详的几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走为上策”…构成了对它感知的初见。

这次通过华杉的通俗执笔,白话翻译,集结大量史料,整合十一家注解,在这半年翻拨撒种的人文牵引,由战事又一角度将中国历史别样地串联一番,人物悉数登场,读起来饶有兴味许多。特别的收获是,每每置于床头的读本,这次先生倒是比我读得更带劲儿,可能是他偏爱三国的缘故,增添了与先生之间的谈资,也构成了本月读书的bonus。

唏嘘之余更多的是震撼:读的过程是探知“认识”的过程,也是不断斧正、推翻和重建的过程,某种程度是对兵家常识的彻底推翻。

  • 务实谨慎的孙子

首先书中开篇谈“计”,其意非计谋之计,而是通过客观分析提前计算概率。从小的斗争教育,很容易将战争兵法与风声鹤唳、见血封喉、名留青史等等联系起来,而孙子首先考虑风险,其次才是代价和利益。在做一件事时,非常务实,只有在储备充足,提出衡量自己和衡量对手的参考标准从五事和七问后,必胜无疑,才能开战,将损失降到最小。

其次孙子主张不战,“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军事是国家之大事,是人命关天之事,不能轻举妄动,一定要仔细审查,评估各种因素,只有确定在绝对优势下再行动,以强胜弱,其实开战前胜负已经分出来了。这也表现了孙子对战争和人的敬畏心,避免劳民伤财,尽可能要做到的是全体的保全,甚至还要保全敌人,最好不动一兵一卒,连对方的人也不要杀,由声势瓦解意志力,屈人之兵,实现安定。

最后华杉读解下的孙子,是以失败为前提而进行思考,“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在开动之前,先想清楚,失败了当如何,全过程统统围绕避免失败而为前提,非以成功为前提,去再思考、计算、分析、判断和谋划。

兵书中古人不是仅凭一腔热忱,沙场点兵,而从开始就提倡进行数据分析,重“客观”多于“感受”,“量化”多于“揭示”,在问题出现时,能对问题进行追溯、复盘,防止复发。今日大数据的思维实是可追溯到悠远。在科技化创业时代,伺机边缘,一战得名的当下,非计谋而计算,非战而不战,非求胜而止败,这是孙子本人底层的人性代码,带来思维方式的根本差别,也是圣贤留给我们的思考。身边很多的年轻人,愤怒是最大的资本,而遮挡了好奇心和行动力,而应该做的,有愤怒,有怀疑,但是有行动力,用理性和数据说话。

  • 等待是最好的策略

孙子认为等待是比进攻还要重要的策略。“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等待不是软弱,是积极地不作为,是积累和蓄力的过程。下日日不断之功,下滴水穿石之功,等待的过程不是不作为,是扎根基本功,最基本的战略原则和战术要点,是等待对方的失误,等待对方比你着急,等待最好的时机,然后果断出手。所以,《孙子兵法》不是一部求战之法而是修心之法,不战之法。其实儒释道,武学兵法及主耶稣基督,最终都在指向人心,“保守自己的心怀意念”,大道至简。

身边每一种生活,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碰到喜欢和欣赏的,大多天资聪慧博闻强记,心无旁笃脚踏实地,进一寸有那寸欢喜,即使知己既不可遇也不可求,可求的还有自己,打量身边微小事物的变化,即使一日三餐按部就班,也能闻到临家窗台的鲜花怒放,路边林立大树的岿然俯瞰,得失之间,在细微的变化中见证时间,见证世界和文史中的角落里,总有些东西,可以代代传承。

回到心灵深入,俯身下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一起出发,刘瑜说“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等待戈多,静待花开。

最后,在读的过程中多处渗透着道家思想,势”和“形”这两个核心概念解读上与道德经中的“道生之、德储之、物行之、势成之”有所呼应;在兵法战略中,也有很多成对范畴相互关联相互定义,如天地、攻防、进退、奇正等。

某种程度而言,《孙子兵法》在深层次的实践运用中,其核心“不在战”,是教授不战就能屈人之兵的心法,也可以说是以“道”为衡量战争取胜的。是一本论述战争的书,更是倡导和平,理解冲突,与解决办法之根源的书,孙子在教我们的,不仅是兵法,更是博弈论、心理学。

学问之广,终有同归,日月之交替盈亏是自然规律,人生亦如此,万事平和,心智见长,在接受自己意识雷达扫射的有界后,理解原来一些不能理解的,敬畏复杂,去繁从简,并积极走在各个十字路口,迎接每一次的阳光照射与创见!


关联阅读:

编辑 | 秋实

图片 | 网络

校对 | 秋实

排版 | 秋实

欢迎与我们一起成为【生活的思想家】!阅读更多创见读书生活笔记,参与创见者俱乐部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请点击《创见》微信账号(C-sight)自定义菜 单,您可以了解:为何发起《创见》,发起者,创见者,志愿者;同学慧,石头村,百宝乡,1st JOB,长青树等各类俱乐部活动。也可以阅读《智识文集》《创见文集》《旧文曦思》《传承笔录》等读书生活笔记。点击自定义菜单中【完整目录】更可以查阅 各类历史文章与活动,也可以浏览www.csight.org,网页版的同步更新!欢迎创见者一起分享各类建议或意见到《创见》合作联系邮箱:csight@126.com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创见Csight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