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内容概要
石头村在19年开展了一场关于“生涯跨界” 探索的主题工作坊,主讲人石头奶奶,对生涯跨界现象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在大量案例中发现,“VUCA时代下的生涯是混沌系统,个体需要经历一段时期的充满成长的、不稳定的、折腾的、多样的、发散的混沌状态”,并总结到:“生涯跨界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自我改变的过程,是从外在自我不断向内在自我探索和认知的过程,是自我意识不断扩大的过程。”
*VUCA:不稳定(Volatile)、不确定(Uncertain)、复杂(Complex)、模糊(Ambiguous)
工作坊现场与参与者分享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此次的参与者有着非常不同的职业经历,但相信每个人都从中获得了不同的思考、共鸣和启示。其中,参与者碔砆与我们分享了他的职业经历以及从中对这个话题的捕捉与思考:
工作坊收获分享
毕业四年,在三次“职业转换”中探寻多面的自我
石头奶奶的工作坊“从混沌到意义:开启自我探索的生涯跨界之旅”从发布开始我就非常关注,一方面是因为石头奶奶本身对于生涯转换有非常深刻研究,每次参与奶奶的工作坊都会打开一片未知领域的探索,二是因为我本身谈不上是生涯转换的实践者,没有在领域内做到专家再进行跨行业的转换,但也在3年多的时间里换了3份工作,从金融到教育行业,从甲方到乙方再到甲方,其中也有很多挣扎和无奈,面对自己总是最难的,正在从事第4份工作的我多了几分笃定,少了几分焦虑,不能说找到了使命或者人生的事业,但脚下的步更踏实了,身上的担子也轻了。
很多人会好奇我的职业转换的经历,由于参与的公益组织与大学生有密切的接触,很多在校学生和初入职场的人也会问我“是考研还是工作?”“现在的工作不是感兴趣的工作,该怎么办?”等职业规划的问题。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在帮助别人进行自我觉察的时候,可能那是你走过的路,总能同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想法;但在面对自我的时候,总是觉得没有耐心,总不想去触碰或者回避不悦的感受,面对自己是最难的。当你审视过往那些受挫的时刻,总会责备自己为什么这么失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为什么总是不开心?其实每次受挫都是与未察觉的自己相遇的机会,每次受挫就像是打怪掉出来的buff名叫“自我的碎片”。当你慢慢了解自己,把自己慢慢拼凑完整,就会慢慢呈现出自己对工作的使命感,工作即修行。如果你还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那恭喜你,这是善意的提醒,你会得到有益的发现,慢慢回忆那些感受,你的心会告诉你答案,这是学习的好机会;但是最终拼凑出来的不是“一个自我”,而是多个自我(possible-selves),多重自我处在流变当中,某些自我会发展更快,凸显出来。



在寻找职业方向的时候,是在“寻找”最好的答案,而不是自己能“得到”最好的答案。重点在这个寻找的过程,并且内心是不确定已经掌握了最好的答案,或者最好的“稳定点”,这样才会拥有更开放的头脑,会不断地矫正自己的“平衡点。认为自己选错了也没关系,学会选择本身比某次选对重要,好的选择是需要经验积累、开阔视野等因素叠加的,选择也只是提供了不同的道路,转型也不是拍脑门想出来的,路上也别忘时常回顾自己的初心,工作即修行,祝每一位修行者的每段旅程都能收获不同美好的风景,遇见未知的自己。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创见C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