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自己生活的思想家”-《创见》思想家俱乐部新年号角-桌子铭
2015.1.28, 本是一个传统上海特色的阴冷冬夜,于我来说却因2015年《创见》志愿者们的第一次线下见面会而与众不同。还堵在下班高峰的高架上时就看见志愿者群里的大 家纷纷到场并开始了讨论,内心期待的同时难免又有点小忐忑,毕竟我和大多数人都不认识,又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志愿者活动,到底能不能顺利融入呢?好在当我在 那家星爸爸的大长桌边落座不久之后,心里这点小不安立马就消失殆尽。
16个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年龄、不同行业,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的人,被一个“形而上”的目的吸引而聚在一起,可以说没有比我们更“相同”的了吧?甚至不需要什么破冰,很自然地大家就侃侃而谈了起来。写下本文,也是想就我们聊了些什么,以及想要做些什么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和记录。
在正式说到我们这次聚会的内容之前,我先插播下自己与《创见》的结缘经过吧。这次聚会上我也提到:《创见》于我,是一次深入思考的契机。
本人毕业也有好几年了,职业发展一直不算顺当,自认为处于初入社会的迷茫期已经为时不短,始终没有摸索到自己真正认可并打算全心投入的道路。一种隐藏在日常生活下的持续性焦虑和不安全感一直折磨着我,而内心的负面情绪又更加重了现实中的困难。
直 到最近堆积起来的内忧外患把我逼到了一个不得不做个决断的岔路口(ps.嗯我是选择困难癌晚期的天秤座=。=pps.平时喜欢这样说只是好玩儿啦,并没有 当真作为借口的意思_(:з)∠)_),而朋友又适时地给我推荐了“创见”(估计她也是希望我能借此机会好好想清楚吧,感谢么么哒~),于是我开始了深刻 的自我解剖。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然而这个审视的过程实在不能说轻松,甚至可以说是异常残酷的。不过既然一开始选择了做“痛苦的人”,就逃不过“直面自己”这道坎。首先我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即《创见》年会报名表上的第一个问题:你是否拥有独立的人格?
当时我没想太多就得出了否定的答案,并且轻易地又沉浸在了消极的情绪里。幸而在报名成功后到年会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好几个夜晚我辗转难眠,回想这一路以来的人生,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毕业工作,几乎所有算得上重大的决定父母都是尊重了我自己的意见。(里人格吐槽:就这样我还是越活越纠结也真是够了Orz)而且我自认也是个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比较鲜明的小朋友,虽然我经常“纠结”,但不代表我不思考,更不代表我会简单接受别人“替我思考”。“纠结”的原因正是在于我“想太多”以及相伴而来的“不确定”。(希望你们没被我绕晕>///<)
一 路走来我自己做的这些决定在目前看来并不是全部正确或者有成效的,所以渐渐地信心开始流失,相应地下决定的过程就越来越困难。记得悟空在之前<创见 真人秀>第二集里说过“一个人只有立足现有的工作和学习任务,勇敢地客服困难和不断改进并取得成绩的时候,才能看清下一个阶段应该前进的方向和自己 要做的事情。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一个人才能够发掘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当时看到这句话我就被震住了。简单来说,我现在的困境和痛苦,就是我之前人生不谨慎和懈怠的直接恶果。说实话得出这样的结论心里特别难受,但是只有直面现在,才能拥有未来,对吗?
回 到独立人格的问题,我现在认为自己是有独立人格的,只是还缺乏强大的内心。Anyway,值得庆幸的是,我这几年也不全是白挣扎的。从最初的迷茫“不知道 做什么”,现在变成了“不确定怎么做”,也算是踏出了一小步?(笑)创见年会之后,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某些想法。因为营销和鸡汤的滥用,现在谈Follow your heart也许会惹人发笑,但果然我还是拥有一颗理想主义者的内心,无“爱”不能活。当然空有理想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当下最重要的还是磨砺实践的能力。怎 么说呢,梦想是有的,目标是有的,问题更是多多,就看能摸到哪一步了吧。
好了让我们拉回正题,说说这次志愿者聚会。其实加入创见志愿者,只是年会填表格时突然起意。正好最近想要调整一下生活节奏,自己一直对志愿者活动也挺感兴趣(以前阴差阳错总是没做成过QAQ),加上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意义,自己能出微薄的一份力也好,就放手尝试一把好啦~
遵照《创见》的“深度”“高效”原则,所有线下互动活动都需要事先有主题分享。这次聚会之前,《创见》的发起者小花就先在群里给我们布置了“预习作业”:
1. 对年会与2015年创见各类活动与栏目的建议。
2. 你为什么喜欢并愿意投身于《创见》计划,你觉得《创见》应该始终坚持哪些方面的原则?
3. 2015年《创见》考虑与不同的“有意义”的项目合作共创,大家意见如何?如何高效的“自组织”与“共合作”?
我们这次的讨论基本也是围绕自我介绍和第2点来展开的。正如我前面提到的,这是一群思想上的“同类”。而“同类”在一起总会话匣子打开就停不下来。正处于职业转换阶段的叶子,被小花❀女神的魅力吸引进《创见》的Iris,认为《创见》最后会成为“小众版的逻辑思维”的小超人,从警察到自己开工厂的乌鸦,喜欢独自思考有点纠结的石头,骨子里是个理想主义者的石头奶奶,相信人生目标和人生意义无论通过什么方式一定可以实现的石头爷爷,感性又任性的水晶,很爱笑的平面设计师阿巫,因《创见》激发自我剖析的菡萏,个性鲜明想到什么就去做的麦子……
可以说每个人的故事和想法都非常有意思。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大家说的内容各不相同,“深度”“纯粹”“真诚”“理想主义”这几个关键词却被多次提到,是不是“君子所见略同”呢?
大家应该都记得了,《创见》倡导“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灵魂,奔放的思想”。在座的志愿者们同时更是创见者,大家都是生活的思想家,所以我们集合在一起,是一个思想家的俱乐部!在这个俱乐部里,创见者可以自由分享你的精神与灵魂,大家来去自如,但是承接下的工作更要负起责任。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样一想,是不是干劲更足了呢~(笑)
这样一个活泼又严肃的“思想家俱乐部”的初次聚会,当然必须着重强调一下咱们的交流成果!会后小花总结出《创见者宣言》,代表了《创见》的“核心价值”和创见者们的“初心”,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以下皆引自黛正《创见者宣言》)
1. 创见者,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生活的思想家”; 创见是一个平台,一个品牌,一份初心,更是一个生活思想家的俱乐部。
2. 每个创见者都可以给自己取一个精灵名字(精灵=代表你的精神与灵魂),去掉你各类面具与社会属性,大家回归本真,平等相处。
3. 创见,本身是一个系统化的共创;会引入学术理论,引导大家共同思考与消化吸收,然后步入实践;《创见》本身就是认知-思考-实践的过程,一本打开的创见者一起不停在写的书。
4. 创见的各类活动提出一定的“深度”, 所有线下互动活动,都需要有事先主题分享(参会者了解话题基础上的参会审核),活动中的互动沟通共创,活动后的感想总结反思分享。
5. 《创见》不做单纯的信息收集分享,而是希望激发思考,分享思考。我们发布的每一份思考背后都有一个“人”,有一个思考的灵魂;所以是手工做的奢侈品,拥有一份“匠心”。去掉“浮华”,倡导“纯粹”,坚持“裸烹”。
6. 《创见》不会为了追赶“流行”而写作而办活动,但可以帮助记录一个时代的思考,如同一份《时代周刊》,记录下我们每个年份里思考与感悟生活的方式。
7. 创见者在《创见》这个俱乐部里“来去自如”;但是,一旦承诺完成某事,必须兑现实践。
8. 2015年 《创见》年度主题为:深诚 (深:深度思考,深度阅读,深度写作,深度交流;诚:直面初心,对自己真诚,接受多元的他人);创见者首先要自己做到“深”“诚”,然后影响周围的人,为周边的人点一盏思考生活的灯。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水晶的一段话作为结语:
“我们是生活的思想家,我们用灵魂深诚关注一个时代的思考,我们不一定能把每件事都做完美,但我们一定用心去做每一件事”
——致创见者
编辑| 桌子 水晶
图片| 菡萏
校对| 叶子
排版| 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