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来自创见书架项目组
6月 6日三门县有为图书馆–创见书架落成行刚刚结束,星承班班长芷草关于这场爱的旅程的记录已经让很多人大致了解了此次行程的前后始末(创见微信号中回复 “6002”获取文章详情)。而此篇文章是分别从上海步入三门县的创见者“大朋友”与有为图书馆初中生志愿者“小朋友”各自的角度,进一步地从心去感悟这 次旅途带来的心灵洗礼。
在此次行程中,有一个很特别的环节是【真人图书馆】,我们20来号人,每个人选取一个关键词,为有为图书馆的初中小义工们分享一个有关于自己的故事,小义工们也可以针对我们分享的话题提出自己的问题。一开始,我们都按照自己想好的思路尽情分享,但后来越来越发现孩子们最关心的可能并不是原先我们所想说的重点,或是孩子们的提问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发现了自己生活中原先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正如有为图书馆创始人章二妹所言:“很多人都以为,公益图书馆就应该是在很穷的地方,因为那里的学生需要书。而富裕的乡镇是不需要这种帮助与服务的。这种误解,就跟觉得‘找到了工作的人就不需要精神与学习指导’一样。我们在学习、工作、人生过程中,总有许多困惑与茫然,需要指引、需要倾诉。”而真人图书馆就是一个很好的互相倾诉,互相指引,互相学习的机会,下面,就让我们看一下几个姑娘分享的故事和心得以及三门小伙伴对此次活动的反馈……
【竹玉的故事】
我选的是主题词是“拍手,讲话”,叙述从一个倾听者,变成一个讲述者的感受。
做一个观众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听完演讲拍拍手,但这并不能让我们很好地进行自我的思考,通过讲话,也就是在很多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慢慢地培养自己的自信,形成自己的逻辑和求知的方向。主体想表达的就是可以通过珍惜身边每一个可以上台的机会,不管台下有多少观众,通过前期的准备工作和一步一步的积累以及演讲过程中抱着平等交流、互相学习的心态来和大家分享,会发现自己其实收获了很多。
竹玉的分享后采访:
曾经的我被拘束在应试教育的范畴内,从来没有过想要去了解人生的方向。因为在眼前方的感觉是条单行道:上最好的高中,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光鲜的工作,养活自己和家人,如此而已。然后考上了大学,经历过越来越多的事情,才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不再只为了一场即将到来的考试。因此,也是想乘这次“拍手讲话”模式的真人图书馆分享机会中,鼓励孩子们多勇于表现表达自己,提升自我,并尽早形成自己逻辑和求知的方向。
小朋友们给我很多思考,也给我带来更多的困惑。我会说,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我们可以从小型的社团或者英语俱乐部开始,好好利用每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每一次准备其实都是一个自我锻炼的机会,说服自己才可以说服别人。可 是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来了,小朋友会问,台下有多少个人,有多少个人会拍手,我答有十几个人,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我没有回答,因为对于我自己来说,除非是 自己非常不认同的,出于尊重我都会在演讲之后拍手。我反问那你认为拍手代表着什么呢,有人说是台上的人讲得好,有人说是鼓励。我对于自己的分享的感觉是并 没有到达孩子们的心里,然后产生思考,
一 直以来,我都是一个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轻易地讲给别人听的人,所以我会选择一些方法性的东西拿来分享。但可能每一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在评判事物方面就会产生 巨大差异。有效的沟通基于彼此了解,也许我们需要对小朋友们有更多的了解,也要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来,想要真正教育好一个孩子,真的是一个浩大 的工程,具体到每一个细节。
在我们的身边现在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诱惑,我一边在和自己纠结,不断地辨识和选择,一边也在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发现太多的选择是别人为自己做出的,而我并没有很明白为什么,有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也没有很好地知其然,更不用谈知其所以然。但 至少我现在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先做人再做学问的重要性:因为知识总是可以慢慢学到的,学做人需要从小就开始培养,影响很深远;另一方面,我也觉得,有为图 书馆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可以让感兴趣的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耍,在一起和大朋友们交流,学习,各种不同的思想可以在一起交融。
南怀瑾老师有一句话“但开风气不为先”,有更多不同背景的人在一起,会让有为变得更加丰富和有人情味,但也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教育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期待有更多可爱的人在一起。
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不会讲故事,尤其不擅长孩子们通常喜欢的幽默和生动的故事。
【阿巫的故事】
可我也很想分享一个与自然和陌生人亲近、信任的故事。因为,我的童年与大自然(包括植物与动物)有较多的“对话”,我也深信这样的成长环境让我得以有了朋友们所说的“善于发现美和微观,对身边的一草一木很敏感,平和自然”的特点;有时候看到现在的小朋友和“人造娱乐”相伴过渡,心里不免难过;天上的星星仔细看会越看越多,有些不起眼的野花反而精致无比,这些都需要一些耐心与静心去慢慢发现。如果这些天然趣味被一再地错过,那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情。所以,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分享了夜游泰山和青岛游的一些故事,但还是很不幸地把本来挺有趣的故事讲得很无聊,所以后来也增加了乱吃东西导致食物中毒的意外,希望他们至少能知道了乱吃东西会很麻烦的教训……
阿巫的分享后采访:
因为整场图书馆会让每组说故事的人在四组小朋友中依次讲,说实话,这对我们也是个挑战(同一个故事短时间内重复四面真不是特别有趣的事),所以活动进行到一半,我们同组的都默契的开始一致调整策略了:“大丸子”逐渐丰富了故事的主旨,在纯粹的“高考”外增加了与高中时代的竞学目标最后终成眷属的故事,励志又有人情味,小朋友都对现场哪个是大丸子先生很感兴趣,完全暴露了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哈哈”在发现大家都对她在加拿大期间的故事比较感兴趣,但反而忽略了她最想讲的“健康最重要”的部分后,机智的删除了根据小朋友意愿选择故事的环节,用生动、有趣、曲折离奇的方式分享了自己曾遭遇的健康危机;“石头爷爷”也同样如此,用升级的幽默告诉孩子们不要怕因为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喜欢的而改变、放弃;菡萏在分享音乐故事的同时进一步“改革”讲故事的方式,在最后一组中,鼓励小朋友们说了更多的心里话,大家有了更深、更真的交流。我觉得在某些角度上,最后一组的感觉是最好的。
比如,大 丸子本来是想通过自己励志的故事,鼓励孩子们要多努力学习,将来可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和可能,但后来却发现这里的孩子们似乎已经够沉浸在“学海无涯”中, 不需要更多的激励了,而是需要更多告知他们学习的某些意义价值,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厌恶与疲惫,也要尽早发现自己的擅长与兴趣所在;
而菡萏也是分享到后面很悲哀地发现没几个孩子对音乐有兴趣,在练乐器或是学声乐的孩子更是屈指可数。究其原因,大多数孩子还是把学习作为了“第一生产力”,没有很多的余力去做其他事情,乃至看课外书也成为了一种“罪恶的奢侈”。
我们也试图想去告诉孩子们不用给自己那么多压力,但从孩子们似懂非懂而又有些无奈的神情中,我们也体会到了自己在这方面上的一些无力。一两个小时的交流实在太短暂,我们根本无法判断对于这些孩子最适合的道路是什么,而自己对于学习以及人生的理解对于孩子们来说似乎也没有太多的说服力,毕竟,我们都来自于有着更多选择可能的大都市,拥有更丰富的资源,而一切的所有还需要孩子们的父母提供更多的支持与理解。
就我本人而言,2015年初,工作一年多的我感觉自己变得低落、无趣、疲惫。这时遇见创见,且用时下不多的期待和冲动加入这个陌生的,“听起来很美好”的组织。时至今日,我觉得创见就像我生活的滤镜,滤掉束缚、困倦和无所期待,当我置身其中,我愿意一反常态的表达自己,变得兴致勃勃,也开始期待更多形态的快乐、更多方式的选择、更多尘封的勇气。
我觉得自己变了,不知旁人是否察觉,我为此而开心,像一个兴奋的小孩,启动一切感官搜集自己一丝一毫的变化。
也曾加入过一些类似的组织,虽也可以长期的开展有价值、有趣的活动,但在我看来,创见却拥有一个核心差异—我们有一颗集合的大脑,集合着多元的智慧,还有一颗集合的心脏,拥有统一的脉搏和追求,真的很厉害!
而因为创见,现在又认识了有为。
第一次“听”有为图书馆,儿时对知识、外界、以书会友的梦复苏了;这一次,走进有为,看到这座有些念头的大书屋,看到“即使明天世界灭亡,我也要摘我的小苹果树”,心里生出很多感动,只要心中有梦想,不论外界怎样变迁,内心都会淡定且愉悦。或许,这也是有为的性格与信仰。
【一只桃的故事】
我要讲的故事叫做:老天自有安排
先要交代一个故事背景。三年前,2012 年的时候我还在一个政府单位工作,当时渐渐开始对互联网行业产生了兴趣。于是之后我慢慢开始学习互联网了解互联网,想要往这个行业去发展。之后我经历了 8 次面试,每一次都失败,每一次失败的理由都是“我们担心你没有相关从业背景”。这当中有些是借口,有些可能是真的。好吧,总之这是之前十分心塞的一段经历。
14 年 3月份的时候,我突然遭遇了人生中的一个变故——我在打棒球的时候把膝盖扭伤了,左膝前交叉韧带断裂,这是一个相当麻烦的伤。之后的三个月里我经历了养伤 ——>恢复不佳——>复诊——>误诊——>截然相反的治疗方案——>四处求医问药的过程。工作上职业发展不顺利,受伤前 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戛然而止,以及最糟糕的——对未来的不确定(到底怎么治疗?我会不会今后一辈子都没法打球了?)等等。这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时间,好多次问自己我活得这么开心的为什么让我遇到这样的事情……有时候郁闷起来到物业堆垃圾的地方摔烂几个纸箱砸坏几块玻璃才肯罢休。
再 后来到了7月份,终于确诊需要手术治疗。那么,手术,之后是卧床三个月的休养。病假休养期间躺在床上摸不到电脑,只好玩手机。当时整个人是无聊到刷完微博 刷微信,刷完微信刷知乎,刷完知乎刷论坛——仔细到论坛里的每一个帖子我都要点进去看一下,回复,再关闭页面出来。其中有一条帖子呢,发帖人是我现在的老 板,我们在帖子里聊了起来。后来他说:我这里有一家公司正在招人,你要不要来聊一下试试看?
我就去了,这是一家做食品安全的互联网公司,和这个我今后的老板聊得十分投机。经过几轮的面试和作业,我加入了这家公司。现在,我成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有一个非常好愿意教我的老板,结识了一个非常好的团队,还在这个团队里面遇到了很重要的人——而这一切,全都是我之前非常努力争取想要的时候不可得,但是“躺在家里”的时候却自己找上了门。
不, 我并不是说今后你们不用努力躺在家里好事就会自己找上门的。为 了能够进入互联网行业我也是做了很多学习获得了很多积累,在一次次的面试失败中吸取教训再做下一次的努力的,终于一步步到了今天的。我想说的是,当你经历 很多挫折、遭遇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时,不要灰心,不要沉沦。坚持住,再坚持一下下,好的事情一定会在后面发生的——因为老天自有安排。
【有为小义工分享后采访】
参加真人图书馆的有为小义工们说:
【有为小义工徐铭希(七年级)】:
……(和哥哥姐姐们)谈得十分愉快。他们有来自厦门大学的高材生、有互联网公司的高级工作者、有即将有成就的画家、有生活自由的平面设计师、有金融专业的精英……真是群英荟萃啊!更 有意思的是他们都给我们带来有趣而有料的故事:有每晚坚持练长跑,终于从一波又一波人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的;有夏天在房产公司外徘徊,从羞于启口每天 碰壁到拓展业务被提升为骨干的;有为矫正口吃含着石头说话,转为含着六个橄榄每天坚持讲述故事,从而使自己流畅讲话的;还有……
妈妈常说,读书能丰厚我的人生经验。我想听这些人谈话,就能丰厚我的人生经验。他们没要求我什么,但他们已向我传递了什么叫坚持,什么叫自信,什么叫付出……现身说法,用讲故事的方式向我们传递正能量,这不正是真人图书馆的真谛吗?
【有为小义工叶子悠(七年级)】:二十个故事,多多少少提到了“梦想”,我扪心自问:“你真的有梦想(吗)?”他们中,有人很早便有了确切的目标,为了梦想而努力,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啊!
他们永远是聚会的中心,即使有些人很沉默,但在讲属于自己的故事时,也相当骄傲,他们感谢那些不知走对了还是走错了的岔路,他们也感谢那些狼狈至极的日子,我想,这便是我追逐的潇洒。当下,无法辩论天南地北,只得丰富知识,丰富思想,因为,我知道,未来的路注定不平凡。
【有为小义工陈一瑄】:不知不觉中,二十分钟的时间在后来几位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的言语间悄然流过。虽然已经听完他们五人的故事,但思绪还沉浸在上一个故事,上上一个故事,上上上个故事……
交换人员,旧的人走了,新的人又来到我们身边,继续用他们的声音开导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讲述风格。像这样一个循环之后,二十个人的故事都听完了,有讲高考的,有讲自己职业的,而更多的是将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所经历过的、蕴含深刻道理的人生。其中,有一个讲有关健康的故事的姐姐让我记忆深刻,那故事本事和病魔战斗时的辛酸和痛苦,但她的语言中却透露出一股乐观、快乐的气息。听完这些故事,我的脑中像是浮想联翩,又感觉一片空白,好像明白了什么,又似懂非懂。
【有为小义工王思婕(七年级)】这次真人图书馆活动很有趣,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只桃和石头爷爷,一只桃在生病期间的机遇,被公司选中,让我懂得人生都充满了机遇,每个人都有机会。石头爷爷在专业毕业后,才发现自己原来并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反而改了专业,也让我懂得,要选择好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真人图书馆,让我感触颇深!
【后记】
还是很感谢有“真人图书馆”这个机会,让创见者和有为图书馆的小义工们有了面对面“联结”的机会,相信彼此收获的东西已经驻扎在每个人的,它们会生根、发芽、收获更多的果实。
而 “联结”实际上也是此次“有为-创见书架”的主旨,如今的有为图书馆里,有整整一个书架落了两三百本通过上海创见者俱乐部征集来的书籍,所有的书籍经过有 为的辛苦工作被整齐的贴上了标签,《亚当斯论摄影》《向前一步》《古典音乐》……而翻开封面,里面黏贴有记录着赠书人联结信息及共同分享心得的自制单页, 再往下翻还有赠书人亲笔写的一些读书心得与祝福,一本书经过用心的翻阅、特别的记录与推荐,有了除知识以外的温度与内涵,这些都是包括赠书人在内的创见者 和有为的朋友共同的“有为”。
每个读者都可以通过提供的联结信息与赠书人以及共同阅读过这本书的人发生“联结”。我想,每一位自创见书架取书阅读的读者都定能感受到这些用心与不同,因为我们有希望读者能通过“悦读联结世界”“共创’有为’未来”!
欲获知更多捐书计划详情,向我们发起捐书,或是为您的朋友们推荐这个捐书计划,又或是报名下次的有为图书馆行(预计今年秋天),都可以通过发送邮件csight@126.com或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与我们发生“联结”。记得,有为书架书籍捐助联结活动还在继续,欢迎您一起加入我们,成为“联结”故事里的主角!
我们,在等着你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