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父母成为“1亿”空巢老人中的孤弱者【长青树计划】

IMG_3552

导言

我 是【长青树计划】的项目负责人之一“钢铁侠”,这篇内容旨在分享空巢老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包括空巢老人的分布及人群特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状态,到老 年人对社会组织和政府的期待以及我们的思考。文中的数据引用多处均已注明。为什么写本篇其实有两个目的,一是希望每个年轻人都能够了解到空巢老人的现状, 二是希望能从我们做起,多去关心“空巢”父母,别让这样的“空巢”状态一直延续。

中国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约有1亿,多数面临着孤独,贫困,疾病,寡欢等问题。今天我们不去关心自己的父母,直面中国空巢老人问题;不去通过自身努力,同时督促社会与政府为老人晚年生活幸福提供真正妥善的解决之道;当我们老了,我们的子女就会有更好的方法吗?三十年后,我们也会是“孤弱”的空巢老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巢”老人占60岁以上老人总人口近50%(约1亿)

截 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据预测,本世纪中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4亿峰值,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 个老年人。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空巢”老人(子女离家后的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卫计委家庭发展司有关负 责人表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加速。

数据来源:2015年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

空巢老人:孤独比贫穷更可怕 ,无人照料,生活不易

大 庆市2012年曾做过一次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及关爱情况的调查,其中显示:85.7%的空巢老人有子女,14.3%的空巢老人没有子女或子女已过世。对于有 子女的空巢老人,49.5%的空巢老人希望或愿意与儿女一起生活,41.9%的空巢老人不希望或不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另有8.6%的空巢老人表示住不住 在一起无所谓。空巢老人不能与子女一起生活的原因调研结果如下图。这个调查还对未与子女一起生活的空巢老人就子女探望频率和电话联系情况进行了统 计,54%的子女半个月、一个月或者几个月才探望父母一次;62%的子女电话联系父母并不频繁。

数据来源:2012年《大庆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及关爱情况调查报告》

57%农村空巢老人仍需自己种地维持生活

调 查发现,农村空巢老人经济收入相对城市低很多。在农村,57%的老人仍然需要自己种地生活,依靠子女赡养仅占15%。在调查经济收入的反馈发现,经济收入 较好的空巢老人占空巢家庭的4%,年人均收入在3500元—4000元左右;经济收入一般的占空巢老年人的59%,年人均收入在1500元左右,他们的收 入与支出基本持平;经济收入困难的占空巢老年人家庭的37%。

数据来源: 2015年《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状况调研报告》

八成空巢老人可能患有慢性疾病,但看病简单,治病不易

身 体健康无疑是空巢老人是否拥有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安徽医学院曾在2009年调查了1016名空巢老人,有686人患病,患病率67.5%。 慢性病患病率见下表,其中患一种疾病的人员占患病总人数的82.07%,患两种疾病及以上的人员占患病总人数的17.93%。

数据来源:2009年安徽医学《合肥市社区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根据之前的数据对照,可以想象务农、受儿女供养和社会救助等的空巢老人中,患有一种慢性病可能达到80%以上,他们一旦病症发作,有多少空巢老人能支付得起医疗费用?

空巢老人容易“精神寂寞,郁郁寡欢”

身 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让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据北京、上海、武汉、厦门等多个地方对城乡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调查显 示:心情暗淡、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脾气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与人相处,得过且过等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体验与情绪状态,一些空巢老人甚 至想到了自杀。

数据来源:2013年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实践活动之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

一 份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内容调研显示,33%的老人选择聊天,老年人聊天最大的动机是倾诉,他们可能通过聊天互相了解资讯,讨论家长里短的事情,也有一部分是 倾诉内心的不悦感,从而减少孤独的时间。聊天和打牌(能与人“交流”的活动)占比46%,其他活动包括看电视,散步(较为单独的活动)占47%。我们应该 思考如何能让老人们有更多机会走出家门,增加他们与其他人交流的时间,从而减少孤僻感。

社会与政府救助,切勿形式大于实效

据 接受调查的空巢老人反映,在元旦、春节、五一、重阳节、十一等重大节日前后,或部门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时,他们会集中受到关爱救助。日常社区或社会志愿者 给空巢老人提供的服务较少,也不定时,没有规律,而大学生志愿者虽然给空巢老人提供的服务较多,但大多是陪同聊天打扫清洁之类的,绝大部分的空巢老人们感 到不习惯。

数据来源:2012年《大庆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及关爱情况调查报告》

数据来源:2012年《大庆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及关爱情况调查报告》

从 2012年大庆市空巢老人调查数据示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空巢老人的社会救助服务一定要深耕细作,浮于表面的偶尔上门慰问、节假日问候远远不够。而空巢老 人针对政府的期望则主要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完善志愿者服务是需求关键。而提供文娱活动,倡导儿女看望也是老人们“心底”的殷切期待。

无法忽视的“空巢老人”孤独贫困寡欢等问题

出生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增加正导致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过去中国由于传统家庭结构趋于稳定,这个问题还不明显。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社会渐行渐远,趋向解体,三代同堂、四世同堂的景象已经很难看到。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我们的计划生育国策推行独生子女制,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孩子,给家庭赡养老人带来了新问题。与其同时,新生代成长于文化断裂阶段,传统“孝敬老人”的美德在新生代身上的痕迹也没有过去深刻,更不用说4-2-1结构造成赡养老人的经济压力。父母有养老金还能得到一些保障,如果没有退休金,光靠子女,就会给子女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已迎来了“银发浪潮”,孤弱的“空巢老人”这个社会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钢铁侠思考

我们是特殊的一代人,父母经历的年代和我们差异甚大。我们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压力,压得我们忽略了自己的父母,又不能很好的照管子女,我们到底为了什么?三十年后,我们也会是“孤弱”的空巢老人吗?

今天我们不去关心自己的父母可能的孤独,贫困,与寡欢,我们不去通过自身努力,并且积极主动督促社会与政府为现今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幸福提供真正妥善的解决之道;当我们老了,我们的子女就会有更好的方法吗?

我们“用心”走近自己的父母,直面中国空巢老人问题,同样也是为了也会老去的我们自己!

创见【长青树计划】
“长 青树”是一个研究与倡导相结合的计划。参与该计划的“创见者”将持续致力于研究与倡导社会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与中国当代“代际沟通”问题的理解与关 注。“长青树”愿景是群聚长者积累的独特人生阅历与人生经营智慧,贡献给社会发展,学术研究,及商业创新;同时传承给年轻一代,促进代际之间的沟通互爱, 造福未来中国与全世界社会,经济,人文的发展。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和位育,传承始终!
编辑| 钢铁侠
图片| 小花
校对| 叶子
排版| 叶子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