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 |
3月是无比美好的一个月,充满着希望和能量。 每一年的三月底,我们都会号召身边的好友同窗们聚集在一起,花半天的时间,停下手边的事情,探讨一个与自己息息相关人生话题。
《创见》作为荟聚生活思想家的俱乐部,不知不觉已经将这一场春季聚会做到了第五年。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分别讨论了哪些话题呢?
-
少有人走的路 | 2015
-
直面人生与事业的不确定性 | 2016
-
打开内心的“边界” | 2017
-
给人生「留白」 | 2018
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紧密相连,我们无法解决一个时代病,但我们希望能通过集体的能量自我审视,自我觉察,让每一个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可以看清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去掉负面情绪,努力去争取,也坦然接受生命的馈赠。

谷 儒
> > > 分析师 / 创业者 < < <
“谷儒“取义:投资界的老学究。分析师是我对自己最认同的身份,创业者是我始终保持的状态。人生像是行走在迷宫,走得越久,越怕遇到十字路口……
Q1:什么样的“十字路口”会让你彷徨不安?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在我过去四十多年的生命里,好像从来没有遇到过让我彷徨不安的“十字路口”,我左思右想,这可能是一个女性视角考虑的问题,女性在做一些人生决策的时候,总需要去平衡、取舍、纠结一些选项,而对我这样一个显性大男子主义的人来说,人生的抉择都简单的多,虽然从事后来看,有各种对错、得失、成败,但是在那个遇到“十字路口”的关头,我都是头脑清醒、毅然决然的,没有彷徨不安、没有过什么不安全感。然后,我开始逆推法,就是思考过去人生里,那些“十字路口”如果选错了,会让我没有安全感?我发现排名第一的是选择我老婆。我和我老婆相识是在1994年,25年前,我们是同学,都在读大一。首先,我们能认识,就建立在超级多的偶然性之上,其次,我当时的选择真的有不少,当然,她的选择也很多,不是郎财女貌,而是相似的价值观、彼此的包容感与责任感,让我选择了她。这个“十字路口”之所以最重要,因为其他的十字路口,比如事业上、工作上、选择的城市上如果再重新选择,我大致可以推测出各种选项之后的过程推演与结果,但是,如果在20多年前没有选择我老婆的话,我真的无法想象我现在的生活,完全无法推演和想象。我无法设想和另外什么女人一起生活,养育一个不是我现在儿子的孩子,会是怎样一种场景?所以,如果用逆推法,我发现最让我有不安全感的十字路口,就是这个。我发现,之所以我遇到每一个“十字路口”能够不彷徨、毅然前行,正是因为我老婆的支持与包容,刚工作,和父母一同居住在不到20平方米的一居室,她没有怨言;第一次换工作就离开上海去外地,她支持我,辞了外企的工作陪我一同前行;辞职年薪400万的高薪工作去冒险自主创业,她还支持我;正是她过去20年始终对我的包容与支持,才让我感到在过去的生命里,居然没有遇到过让我彷徨不安的“十字路口”。
——–
Q2: 你所经历过最印象深刻的人生“十字路口”是什么样的?
我所经历的最彷徨无措、举步维艰的人生境遇当然就是长达8年的创业期了。创业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任性。创业最苦的时候,就是没有一件事是甜的,吃糖都是苦的。在创业最初的几年,没有任何收入,也没有拿到投资,烧自己的钱养团队,当时为了节约场地租金成本,异想天开地收购并经营了一家饭店,结果饭店也是一直亏损着,创业时自己就像一个神经病人,整天胡思乱想,乐观时,会傻乎乎地笑出声来,悲观时,总觉得第二天就关门了吧。创业八年,连续失败了两次,期间短暂打过两次工,现在准备重启第三次创业。你问为什么还能任性地继续创业?其实,对我来说,创业的驱动力已经不一样了。前两次创业,更多是为了自己能成就一番事业,现在打算创业,则确实是为了让孩子不能有一个一事无成的父亲。究竟是什么让我可以勇敢地、自由地选择持续创业呢?是投资。创业者一定要学会并具备一门手艺或本事,让你在连续创业连续失败后,仍有养家糊口的能力,这是最最重要的。毕竟人老年华去,当整个社会都离你远去时,你仍然可以开着大奔、住着别墅,过自己的生活。
——–
Q3:你站在“十字路口“的抉择方式往往会是什么?是什么让你可以勇敢伫立,从容应对呢?
我肯定是想法走出去的,因为自己的命运要依靠自己,不能依靠别人。大概过了42岁这个门槛,站在十字路口,看到的是归途,而不是前途了。我已经在做退休的规划了,逐渐认命了。说到什么东西可以让内心真正的“从容”?拥有一定的财富。老实说,只有当你拥有一定的财富,你才能给家人更有保障的健康、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更投入到你的爱好,拥有一定的财富是基础,当然买不到生命中那些无价的东西,但是它可以守护好生命中那些无价的东西。
——–
Q4:当我们所处的世界,与我们的人生,都站在“十字路口” ,你想对自己与世界大声说什么呢?
我们这一代人(70后)应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最幸福的一代了。现在的确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在时代面前,每一个人都是极其微小的,无力的。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会上升,会在未来10-20年深入影响到中美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中国,你会更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去美国,你会更难申请到热门专业的学位,但是,也有一些机遇在其他地方发生,富士康在越南大量招工了,越南房价地价猛涨,股市暴涨,copy from China的互联网模式在印尼遍地开花,很多中国人开始移民东南亚,还记得苏拉威西嚒?我上次分享会提到的那个印尼的岛屿,已经开始准备建设那颗点燃木星的转向发动机了。欧洲与中国的关系开始紧密,中国孩子开始更多地选择欧洲的大学留学,而不是美国。在阿姆斯特丹或苏黎世的创业空间里,开始有更多的中国面孔,他们或者是刚毕业的创业者,或者是VC投资人。我只想说,地球不大,未来让你自己更具有流动性。多熟悉几门语言,多到处走走,多交一些朋友,你就能在更加国际化的地球村里,找到属于你的事业机遇。
延伸阅读:
王捷:一百万种可能 | 《创见》2019年拾集 VOL.04
水灵白骨精:面对抉择,矛盾体的坚持 | 《创见》2019年拾集 VOL.03
寻常:凡事经历,必有“恩典” | 《创见》2019年拾集 VOL.02
作者 | 谷儒
编辑 | 米粒
图片 | 谷儒
校对 | 谷儒、米粒
排版 | 米粒
欢迎与我们一起成为【生活的思想家】!
阅读更多创见读书生活笔记,参与创见者俱乐部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请点击《创见》微信账号(C-sight)自定义菜 单,您可以了解:为何发起《创见》,发起者,创见者,志愿者;同学慧,石头村,百宝乡,1st JOB,长青树等各类俱乐部活动。也可以阅读《智识文集》《创见文集》《旧文曦思》《传承笔录》等读书生活笔记。点击自定义菜单中【完整目录】更可以查阅 各类历史文章与活动,也可以浏览 http://www.csight.org,网页版的同步更新!欢迎创见者一起分享各类建议或意见到《创见》合作联系邮箱:csight@126.com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创见Csight